百货商场兴起于什么时候
就是乾隆~~ (传说)乾隆皇帝到江南私访。这一天,他打扮成一个庄稼人,来到一个镇上,街面上有买有卖,挺热闹,十字路口有家买卖,字号是“万货全”。乾隆看了,心想:好大的口气!我倒要看看是不是万货全。于是就进了铺子。铺子里的货是挺齐全,大的有箱子、柜子,小的有扣子、簪子,吃的、用的、穿的、戴的都有。乾隆顺着柜台转了两遍,叫小伙计;“我买把粪杈子。”小伙计连忙拿了几把粪杈子说:“老客,管挑管拣,”乾隆摇了摇头,说,“我要的是金粪杈子,不是铁的。”小伙计楞了,定了定神,才说:“老客,请等一下!”小伙计急忙跑到后柜找掌柜的,掌柜的一听有人买金粪杈子,连忙来到前柜,点头哈腰地说:“老客,粪杈子是拣粪用的,只能用铁打,不能用金子。”乾隆说:“我就用金粪杈子拣粪。” 掌柜的一想,不对,庄稼人还能用金粪杈子拣粪?再一打量这位老客,不像庄稼人。来者不善!他急忙陪笑说:“老客,这金粪杈子,小店里确实没有。”乾隆说:“你不是‘万货全’吗?”掌柜的一下子明白了,叫小伙计赶快把招牌摘下来,又请这位老客给起个字号。乾隆说:“叫‘百货全’吧!”这家“万货全”就改成“百货全”了。以后,掌柜的听到乾隆皇帝到江南私访,来过他们这个小镇,认定买金粪杈子的就是乾隆。他告诉子孙说:“买卖再大,货再全,只能叫百货全,口气不能大了!” 打那以后,商店只有叫百货店的,没有叫万货店的。
❷ 百货的发展历史
百货业发展历史:
1852年,法国商人亚里斯泰德‧布西科( Boucicaut)在巴黎市中心开了一家店,希望在这个迅速富裕的城市中赚到一些钱。
1917年10月20日,中国第一家自建百货大楼先施公司在上海南京路正式开业。当时由于到商场的人太多,整个南京路都堵塞了。先施公司不单纯是一个购物的场所,开业当日,其附设的屋顶戏院、东亚旅馆和豪华餐厅也开张,杂耍、宁波滩簧、绍兴戏、京戏、变魔术的、吃点心的,一时间人山人海,甚至有人流连忘返,数日不归。
2000年至2003年期间,百货业一度陷入低谷,直到2004年下半年,销售收入与毛利率才开始同步上升,并在此后几年稳定、快速增长。专家也曾据此预测,百货业又进入黄金发展周期。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逐渐深入的影响,这一进程开始变得充满变数。
2008年百货企业的扩张并未因此减速:首先,一些外资百货企业仍在抢滩中国市场。2008年8月1日,韩国乐天与银泰百货在北京王府井大街黄金地段联手打造乐天银泰百货。这也是韩国乐天继在北京市场上收购万客隆进军超市领域后在百货业态上开出的首家店。
英国著名零售商玛莎百货的内地第一店于2008年10月在上海正式开业。上海门店由其全资拥有,占据南京西路863号的四层楼面,建筑面积为4900平方米,是玛莎百货亚洲的最大门店。此外,日本永旺北京首店也于2008年10月正式开业。包括百盛、新世界等内外资百货企业也都不同程度地加快开店速度。
内资百货企业也争相开店。北京王府井百货在2008年上半年开出内蒙包头第二店的基础上,2009年也将开出北京大钟寺店、太原店和兰州店等新店。茂业、深圳佳华、天虹等企业都在扩张。由此可见,在上半年百货业增长良好的情况下,百货企业的开店计划仍然按部就班,至少2008年没有出现大的变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百货也在电子商务中频繁出现,电子商务中,卖百货比较专业的b2c网站有哈妹网,c2c有淘宝网等。
随着优质电商“竞合拓市场”逐渐扭转“烧钱换市场”的游戏规则,当当网和一号店,联手合作,让电商品类竞争从粗放扩张回归到精细运营的轨道。在电商激烈竞争、行业以亏损换份额的背景下,两大互驻品类均是盈利品类,双方互驻后,将提升各自盈利能力。
❸ 词兴起于什么时候,流行于什么时候
词产生于唐,流行于五代,极盛于宋。
由于它渊源唐代的民间曲子词,和音乐有着版极为密权切的关系。因而在声律上有其特殊的要求,每首词都有一个标志曲调的调名和固定的句数、字数、韵味、平仄。在创作过程中,由于感情需要不同,作家选用词调便有不同的倾向性,因此词作风格上也就存在差异,形成不同的风格流派。
❹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超市的
据说世界上第一家超市于1952年首先在美国诞生。开张那天人们尚不知超市为何物,纷纷抱着好奇的心态前往光顾,并把逛超市作为一种时尚。但过不多久,人们逐渐尝到了超市便利的甜头,上超市购物又成为人们日常的一种需要。于是乎,超市像雨后春笋似地布遍世界各地。
智利是较早出现超市的拉美国家之一。1957年, 在圣地亚哥目前的老富人区PROVIDENCIA 和RICARDO LEON两条大街的交汇处出现了智利首家超市"ALMAC", 这家所谓的超市,以现代人的目光看来, 只不过是一家店面既小商品也不丰富的原始超市而已。现而今,智利已有大小超市668家。其中占地10000平方米左右的大超市有36家,建筑总面积32.4万平方米。首都大区占了21家(LIDER 11家,JUMBO 5家,CARREFOUR 5家), 其他大区15家; 小于10000平方米的有632家,建筑总面积80.88万平方米。 首都大区占有178家, 其他大区454家。 2002年超市销售总额为43.44亿美元, 为当年全国GDP的7%, 占了全国零售额的60%。
像其他国家一样,智利的超市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的演变、发展过程。具体说来,1960年至1070年间为演变期。在这时期,零星、单个的超市逐渐向合作、连锁的方向发展,在首都圣地亚哥的一些超市还开始进行初步的改造。与此同时,在圣市出现了第一家大型超市-JUMB; 1980年-1990年为发展期,超市开始向各大区发展; 90年代为巩固期。在这时期,智利超市业趁国家经济发展之际,获到巨大发展,超市年均增长 20.42%,实际增长10.86%(减去倒闭超市后的净增长)。大型超市也随之迅速增加,并且向阿根廷、秘鲁、乌拉圭等周边国家进军。与此同时,各大区超市业的发展态势也十分强劲; 进入21世纪后,智利的超市业方兴未艾,一是每年都在增加投资建新店,2001年新增投资3亿美元,2002年4.2亿美元, 今年估计为2.5亿美元。二是超市越建越大,为数不少的超市"巨无霸"正在圣地亚哥周围拔起。现有超市的兼并风也在暗地里进行着。因此,大超市在全国零售业中的占有率正在逐年扩大:2002年为 72.11%, 今年首季增加到了74.78%,预计2003年超市实际增长率将为6%-7%。
像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在拉美国家中超市正在占据越来越多的零售业市场。2002年,智利超市销售占全国零售额的比例高达59%(预计2003年将超过60%),与阿根廷并驾齐驱,居拉美各国之首,墨西哥次之,为49%,巴西和哥伦比亚位居第三,为46%。在激烈的竞争中,传统的百货商店正在逐年丢失市场份额:1994年,百货商店和售货亭占全国零售业销售总额的百分比还高达33%,到2002年已猛跌至22%。饭店、酒吧、冷饮店和食品店的销售比例从1997年的14%降到了2002年的9%。只有药店的销售比例有所增长,从1997年占6%提高到了2002年的10%。
智利很大一部分的超市、特别是大型超市的业主为外国跨国公司,D&S、LIDER、JUMBO、CARREFOUR等世界大型超市连锁店集团在智各地均有分连锁店,并且在智超市中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智利对外洽签越来越多的自由贸易协定,将为这类超市集团在智业务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消费习惯方面,79%的智利居民日常主要到超市进行采购。逛超市的主要是妇女,占了60%,与其他地方一样,往往问得多,实际购买的少。超市促销产品特别受消费者光顾。越来越多的顾客喜欢用现金购买,用信用卡的正在减少,近年来用信用卡到超市购物的顾客人数减少了30%。智利人购物虽然也看重品牌,但更看重价格。在购买品牌商品时,大多专注一种自己喜欢和用惯了的品牌,很少有变动。
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智利超市中进口货也在逐年增多,15年前进口货所占比例仅为0.75%, 目前已增加到10%。
在智利超市的货架上不乏中国商品,其中纺纺织品、服装、五金、厨房用具、鞋类、箱包占了很大份额。虽然大多商品为外国品牌的定牌货,但令人高兴的是,像"海尔"这样的家电名牌产品已在近年进入智利超市和大百货店。相信随着我价廉质优的品牌商品越来越多地被智利人民所了解,将有更多的中国名牌商品出现在智利超市的货架上。
❺ 百货公司的发展简况
无论是大连大商、上海百联,还是重庆百货、武商百货、广百集团……全国知名的大专型百货零售属集团均是区域的龙头企业。
而且,包括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浙江银泰百货、深圳佳华百货、深圳天虹百货、深圳茂业百货等,都是以区域发展为重点,稳打稳扎,并已登陆或即将登陆资本市场。
百货企业区域发展,一是区域发展空间巨大。不仅区域中心城市的次核心商圈和次中心城市的核心商圈尚有空间,而且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空间更大。二是区域品牌号召力辐射性强。由于大部分品牌实行区域代理,区域品牌的资源共享性强,新店培育期的承受能力强,因此区域发展在品牌招商上往往是事半功倍。三是市场环境好。外地扩展往往受到本土商业的挤压,缺乏公共关系的支持,而这些在区域发展中都不存在。
❻ 百货商店的发展历程
世界上最早的百货商店是1862 年在法国巴黎创办的,名称为好市场。世界上专最大的百货商店是美属国的希尔顿百货商店。在中国,百货商店是城镇零售商业的一种重要形式。百货商店的经营范围广泛,商品种类多样,花色品种齐全,兼备专业商店和综合商店的优势,便于顾客广泛挑选,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购物要求,拥有一定的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服务设施,服务质量较高。商店内按商品的类别设置商品部或商品柜实行专业化经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百货商店的经营方向和经营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呈现出两个新的发展趋势:一是经营内容多样化,除销售商品外,还附设咖啡厅、小吃部、餐饮部、娱乐厅、舞厅、展览厅、停车场、休息室、电话间等多种服务设施;二是经营方式灵活化,除零售外,还兼营批发,并设立各种廉价柜、折扣柜,以满足顾客的多层次需求,提高商店的竞争能力。
❼ 百货大楼的发展历史
百货店的发展历史在我国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目前基本上已经到了成熟的阶段。从民国初期上海的先施百货算起,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岁月,每家连锁百货店和专业的管理顾问研究机构都积累起了丰富的运作经验,不管是对于新店的筹备运作还是老店的升级改造都已经做的比较出色,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就针对百货店的发展和改造谈上一些简单的看法,希望抛砖引玉,能对百货的长期健康发展有所益处。 我把百货公司在我国的发展分为3个时期,第一是1912年10月20日澳大利亚华侨在上海开设先施百货至1949年10月1日前的国统区百货发展时期;第二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78年党的11届三中全会的百货发展时期;第三是11届三中全会到现在的现代百货发展时期。 先施百货的开设是海外华人把先进的零售业态引入中华大地的开始,其后在南京,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等地也出现了类似的百货公司,性质一般为国民政府官办;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几乎所有的省会城市都开设了大小不一的百货公司。这个历史时期的百货公司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官办性质,地理位置优越,经营面积不大,经营商品品种单一,消费客群特定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开始了公私合营时期。大量民国遗留的官办百货直接接管不说,少数优秀的民营百货公司也开始了合营时期的发展;由于建国初期全国经济的困难和“文化大革命”10年浩劫的损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百货公司在这个时期的发展非常有限,主要是为全国人民提供基本的生活生产资料,所有商品实行计划供给,以百货大楼为直接表现形式。这个时期的百货公司具有经营网络庞大(由省级扩展到了乡镇一级),商品调度高度统一,商品量基本满足一般消费的特征。 前两个时期的百货都是卖方市场来主导,虽然所处的社会形态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也经过了66年的漫长发展期。1978年党的11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发展方针,随着对外开放口岸的逐渐增加和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日本,台湾,韩国和新加坡等亚洲近邻也加强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经过到1989前超过 10年的市场试探摸底期,太平洋百货,百盛百货,伊藤洋华堂百货,西武百货,崇光百货以及巴黎春天百货等开始了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发展开来;加入WTO时至现在中国的自有时尚百货品牌已经有王府井,卓展,广百,大洋,天虹,赛特,世纪金花,民生,新世界,华润,茂业,铜锣湾,银泰,新玛特,美美,连卡佛......等等50多个连锁品牌,中国的百货产业进入了全面发展提高的成熟时期。 在成熟百货的圈子里经常走动,更多的是学不完的知识和努力拼搏的动力。不管是外来的,还是本土的百货公司都有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有些是一开始成功,但经过一两年的发展后,却开始失败了,怎么都找不好原因,最后自生自灭了;还有些是一开始失败,但是经过细致的调研分析后,做了有针对性的改造,又重新走上了成功的轨道,发展壮大了。这里都说到了百货公司的改造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百货才需要改造呢? 百货的改造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全方位的整顿改造,一种是有针对性的升级改造,针对百货不同的问题我们实行不同的改造方案。一般开发商成立百货公司的目的首先是赢利,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现金流来源;其次是为区域内的消费群体提供所需服务,保障供需平衡。这也是许多百货公司需要改造的根源所在,赢利和供需平衡的前后问题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但就是在具体做的时候大多数人做不到。所有成功的百货公司都是在充分满足供需平衡的前提下,实现长期稳定的赢利目标的。接下来就我操作过的陕西两个成功百货项目简单的说说这两种改造,供大家探讨。 第一个项目位于古城西安,所在地曾经是比较繁华的地段,由于地铁的建设,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拦截在繁华之外;与此同时,在地铁的内圈上项目一千米半径内又兴起了一家三万方的流行百货,基本上分走原有的繁华。一个机会朋友和我介绍到了这个项目的开发商,让我想想对策,于是我在经过详细的调研分析做出整改计划书的同时很自然的接管了该项目。 首先,项目由于地铁建设的原因自然的被分割出来,总消费人口被削减了近40%;第二,附近三万方百货的强势开业对我2.5万方的项目形成了强势的冲击,对手除了在化妆品和运动等我项目的强项上做的更到位外,还加强了女装品类的招商,活跃在西安市各大百货的流行品牌大多进驻;第三,地铁的建设已对我项目影响了2个多月,整改工作必须马上进行;第四是个有利的消息,就是项目开业2年至今只接到了3次投诉,并且处理结果很好,通过我对商场近一周的观察也基本上证明了这一点;第五,开发商的资金大部分回笼,使项目走出困境的信心坚决,这对我来说是个最好的消息;第六,在附近三万方的项目开业以后,区域内迁来了一个大学的分校区——这应该就是项目成功改造的重要突破口。 在如上3:3利弊消息的基础上,我开始了项目的整改工作。这是一次有针对性的整改,目的是拿回原有的市场外,增加影响力,因为项目在此时还可以基本持平。我决定要对项目进行必要的升级后,首先书面请示了开发商的意见,结果不谋而合;于是我在第一时间对公司的主要部门负责人召开了一个整改动员大会,开发商列席。在会上我除了常规的给团队坚定信心打气之外,还成立了特别招商小组,针对大学新校区的新兴强大消费群对肯德基,麦当劳和数码电子产品开始招商,消息在招商两个月内密封;接着,负一层4500方的综合超市和四层的经济型影院也进入我的招商名单,当然,动线的修改也势在必行。这时的楼层布局变成了: B1 4500方综合生活超市(原来的运动卖场搬到4层,只留耐克阿迪彪马等近20个重点品牌,加大专柜经营面积,打出体验牌) F1 KFC或麦当劳的其中一家,建设银行和浦发银行的自动取款点,内部保留化妆品区,扩大彩妆的经营面积;整改珠宝区品牌,只保留老凤祥,戴梦得等4家专柜,引进曼谷银,老银匠,海盗船,印度银饰等时尚银饰品牌,吸引年轻的消费客群,设立1000方女鞋女包专业卖场; F2 时尚男女装品牌店,2000方电子数码体验广场; F3 大众服饰鞋帽综合卖场,美食广场(3,4越层经营); F4 运动精品体验店,经济型影院和美食广场 由于我在西安市场已经做了很多年时间,积累了丰富的厂商资源;公司同仁一起努力,齐心协力,我们的暗中招商还算顺利,对个别的次主力店进行的一定让利也争得了开发商的同意。在进驻项目55天的时候,招商基本完毕,整改方案开始实行;得益于之前和广大商户的充分沟通,这次调整非常顺利,公司也给出了增建过街天桥和1个月的免租期作为回报,整改工作大获成功,当月销量(算上交叉装修期,实际为19天)及赶上了修地铁前的水平,附近的居民和大学生成为了消费的主要客群,我压得宝终于算是成了!不仅留住了原来的商户,也完成了一次大换血,对项目进行了成功升级改造,成为了商圈里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朋友说我是在赌博,可又有哪一个职业经理不具备这种赌性呢? 另一个项目是在2007年进行的,说起来更简单,因为这项目内因外因导致几乎快要倒闭了,等于对项目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改造。项目位于陕西的一个偏远地级市,位置也不是最好,但是周边的军工单位,工业厂矿职工消费群非常稳定,项目的失败几乎可以全部归结到原来定位青春运动概念卖场的事情上。 找到了失败的症结,我们在第一时间对商场内部的经销商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分别谈话,发现大家还是愿意在这里经营的,只是商场总在限制他们必须经营运动休闲品牌,使他们不舒服,销售也不好。这显然是原来的管理者一厢情愿,违背了市场的基本规律造成的。商场不大,营业面积1.4万方左右,共有96个专柜,74家经销商,我派人专门征求了同时经营2个柜以上的少数经销商的意见,他们愿意和我们一起来对商场进行改造。我根据周边人口年龄分布35岁以上占60%,且没有一家真正的生活超市的的基本特征,做出了5000方加9000方综合百货的组合业态规划,并提出了把项目外立面改造的更简洁明快的方案。 三层分别经营:F1 中高档化妆品,黄金珠宝,大众眼镜店; F2 中档男女服饰配件,精品运动休闲体验馆; F3 5000方的综合生活超市 开发商对我做超市最感兴趣,全部否定原来的运动休闲定位认为有些冒险。我为他分析周边主要消费群体的结构和生活喜好,他才勉强点头,半信半疑的说试一试。我说项目改造都有风险,但是我们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做改造方案并以我们的职业操守来保证实行的质量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这种风险,让项目早日的走出困境,实现盈利目标。最终开发商在改造执行书上签了字,同意了我的方案。我知道他冒了很大风险,我用实际行动来感谢他对我的信任。 重新招商是这个项目最大的难题,为此我把西安的总代理商请到了项目来,和商场中愿意留下继续经营的商户面对面的洽谈;又派专人带他们到西安代理商的展厅实际的了解品牌的情况,替他们来谈经销政策,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辛苦了26天之后迎来了一个集体的签约日,当天签署了21份合同,开发商喜出望外,当即拍板了我申请的招商动员的酒会的事情。随着招商动员酒会的顺利举行,陕西本地的一家连锁超市也和我们签署了合同,项目招商完成率达到了90%以上,我一边拟定开业计划,一边加大力度对剩余区域的招商。至开业前的一周时间,在我的“苛刻政策”下,招商100%的完成了!但是我的招商部马上进入了品牌储备阶段,开始了开业后经营指导的铺垫工作。 再开业那天,当地的市长也来讲了话,在锣鼓喧天的气氛中,市长说这才是他们想要的商场,以后群众再不用攒着一起到西安消费了!我的有些员工当即热泪盈眶,这是他们呕心沥血,30多个小时不合眼换来的成果呀!开业当天百货和超市销售总计104万,开发商也激动了,紧紧地握住我的手,久久的不松开...... 大家做百货都很辛苦,改造百货更为不易。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百货店都需要改造呢?从广义上说是的。良性发展的百货店改造我们一般称为调整,就是要一步步的把它营造的接近完美;赢利难和负赢利的百货店我们需要用到前面说的有针对性的升级改造和全方位的整顿改造,通过这种改造来让它发生巨大的良好转变,最终也要变的接近完美。在改造的过程中会出现方方面面的阻碍,有来自于经销商或来自于开发商的,还有其他我们想不到的方面的,其实他们阻碍的真正原因还是害怕失败,害怕再次失败!——没有人不怕失败,也包括付出整个身心、专业做商业的我们,可我们只有按照科学的方法一步步的制定并实行准确有效的方案,才能够打消这些阻碍者的疑虑,为他们的投资增加保障,也为他们的项目带来良好的发展,为当地的消费结构平衡作出努力。
❽ 超市起源于什么时候
据说世界上第一家超市于1952年首先在美国诞生。开张那天人们尚不知超市为何物,纷纷抱着好奇的心态前往光顾,并把逛超市作为一种时尚。但过不多久,人们逐渐尝到了超市便利的甜头,上超市购物又成为人们日常的一种需要。于是乎,超市像雨后春笋似地布遍世界各地。
智利是较早出现超市的拉美国家之一。1957年, 在圣地亚哥目前的老富人区PROVIDENCIA 和RICARDO LEON两条大街的交汇处出现了智利首家超市"ALMAC", 这家所谓的超市,以现代人的目光看来, 只不过是一家店面既小商品也不丰富的原始超市而已。现而今,智利已有大小超市668家。其中占地10000平方米左右的大超市有36家,建筑总面积32.4万平方米。首都大区占了21家(LIDER 11家,JUMBO 5家,CARREFOUR 5家), 其他大区15家; 小于10000平方米的有632家,建筑总面积80.88万平方米。 首都大区占有178家, 其他大区454家。 2002年超市销售总额为43.44亿美元, 为当年全国GDP的7%, 占了全国零售额的60%。
像其他国家一样,智利的超市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的演变、发展过程。具体说来,1960年至1070年间为演变期。在这时期,零星、单个的超市逐渐向合作、连锁的方向发展,在首都圣地亚哥的一些超市还开始进行初步的改造。与此同时,在圣市出现了第一家大型超市-JUMB; 1980年-1990年为发展期,超市开始向各大区发展; 90年代为巩固期。在这时期,智利超市业趁国家经济发展之际,获到巨大发展,超市年均增长 20.42%,实际增长10.86%(减去倒闭超市后的净增长)。大型超市也随之迅速增加,并且向阿根廷、秘鲁、乌拉圭等周边国家进军。与此同时,各大区超市业的发展态势也十分强劲; 进入21世纪后,智利的超市业方兴未艾,一是每年都在增加投资建新店,2001年新增投资3亿美元,2002年4.2亿美元, 今年估计为2.5亿美元。二是超市越建越大,为数不少的超市"巨无霸"正在圣地亚哥周围拔起。现有超市的兼并风也在暗地里进行着。因此,大超市在全国零售业中的占有率正在逐年扩大:2002年为 72.11%, 今年首季增加到了74.78%,预计2003年超市实际增长率将为6%-7%。
像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在拉美国家中超市正在占据越来越多的零售业市场。2002年,智利超市销售占全国零售额的比例高达59%(预计2003年将超过60%),与阿根廷并驾齐驱,居拉美各国之首,墨西哥次之,为49%,巴西和哥伦比亚位居第三,为46%。在激烈的竞争中,传统的百货商店正在逐年丢失市场份额:1994年,百货商店和售货亭占全国零售业销售总额的百分比还高达33%,到2002年已猛跌至22%。饭店、酒吧、冷饮店和食品店的销售比例从1997年的14%降到了2002年的9%。只有药店的销售比例有所增长,从1997年占6%提高到了2002年的10%。
智利很大一部分的超市、特别是大型超市的业主为外国跨国公司,D&S、LIDER、JUMBO、CARREFOUR等世界大型超市连锁店集团在智各地均有分连锁店,并且在智超市中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智利对外洽签越来越多的自由贸易协定,将为这类超市集团在智业务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消费习惯方面,79%的智利居民日常主要到超市进行采购。逛超市的主要是妇女,占了60%,与其他地方一样,往往问得多,实际购买的少。超市促销产品特别受消费者光顾。越来越多的顾客喜欢用现金购买,用信用卡的正在减少,近年来用信用卡到超市购物的顾客人数减少了30%。智利人购物虽然也看重品牌,但更看重价格。在购买品牌商品时,大多专注一种自己喜欢和用惯了的品牌,很少有变动。
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智利超市中进口货也在逐年增多,15年前进口货所占比例仅为0.75%, 目前已增加到10%。
在智利超市的货架上不乏中国商品,其中纺纺织品、服装、五金、厨房用具、鞋类、箱包占了很大份额。虽然大多商品为外国品牌的定牌货,但令人高兴的是,像"海尔"这样的家电名牌产品已在近年进入智利超市和大百货店。相信随着我价廉质优的品牌商品越来越多地被智利人民所了解,将有更多的中国名牌商品出现在智利超市的货架上。
补充:
超级市场产生于1930年的美国纽约,被称为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
1930年8月美国人迈克尔·库仑(Michael Cullen)在美国纽约州开设了第一家超级市场--金库仑联合商店。当时,美国正处在经济大危机时期,迈克尔·库仑根据他几十年食品经营经验精确设计了低价策略,并首创商品品种别定价方法。它的超级市场平均毛利率只有9%,这和当时美国一般商店25-40%的毛利率相比是令人吃惊的。为了保证售价的低廉,必须做到进货价格的低廉,只有大量进货才能压低进价,迈克尔·库仑就以连锁的方式开设分号,建立起保证大量进货的销售系统。它首创了自助式销售方式,采取一次性集中结算。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超级市场这种零售组织形式由美国逐渐传到了日本和欧洲。在我国,超级市场被引入于1978年,当时称作自选商场。
❾ 银座的起源和发展史
楼上那是“银座股份”股票的来历。
银座,全称“山东银座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现在属于鲁商集团旗下。
这个鲁商集团,是“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简称——而它,就是当年的山东省商业厅。
背景简述完毕,
银座,可以说现在很不错。发展势头很猛,也让一大批当年商业厅下属的单位人员,企业职工,没有因为转制而饿肚子。因此我们老百姓眼里,可以。
发展:1996年6月22日,银座商城成功开业。第一家银座,和当时几乎差不多起来的贵和商厦一道,成为济南市的新式商场。能吃喝玩购物一体,这在济南以前的室内商场,是没有过的。
老百姓爱逛,地方政府也夸。记忆中的银座就是这样的。
1999年10月31日,银座购物广场隆重开业。“银广”开始为人熟知起来,开在当时新落成的泉城广场下,商品档次从银座高档而高贵,降低了许多,不少新兴品牌入驻银广,对当时济南的许多家庭来说,银广的那些品牌比起济南原有的大观园和人民商场,依旧算不上便宜,但是很多人觉得买的起了。还有了济南自己的大型超市——银座超市,火热的台湾大润发有了强有里的竞争对手。
银座受到了济南市,以及山东省的高度重视,银座的发展越来越快
2001年1月12日,银座泰安店开业,这是银座在山东省内开设的第一家外地分店。
2002年9月15日,银座北园店开业,9月28日,银座八一店开业。2003年1月18日,银座滨州店开业。
2003年8月16日,银座家居店隆重开业。接着银座开始上市,有了自己的股票代码。
时至今天,银座已有一百多家分店,旗下便利店式的统一银座超市,遍布大街小巷。
(以上时间信息来自银座首页,各店信息可以详。并以一个外人角度,和你说了说我记忆中的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