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實惠 » 儲備油為什麼便宜

儲備油為什麼便宜

發布時間: 2021-01-18 15:13:04

Ⅰ 原油儲備有什麼意義

這個和國家的經濟建設、國家安全有重大意義。
就是通說的的國家戰略,沒有原油儲備回那麼這個國家一旦遭答受能源危機,國家安全等事物時,將在一瞬間崩潰。原因很簡單,現在的國家經濟是建立在巨大的能源上的,一旦汽車沒油了,這個國家的發展也停止了!

Ⅱ 我國為什麼要進行石油儲備

一項關於中國未來能源供需的預測,爆出了一個驚人的數字:到年,中國石油消費量缺口將達兩億多噸!面對目前國際油價不斷攀升,面對國內石油需求不斷增加,中國必須探索一條解決自身石油供應問題的最現實可行的途徑:戰略石油儲備。那麼,中國如何建立戰略石油儲備體系?美日德等國的戰略石油儲備體制有哪些可供參考?

早在1994年,也就是中國成為石油產品凈進口國的第二年,便有從事石油產業以及宏觀經濟研究的專家指出中國建立戰略石油儲備的必要性。十多年的實踐證明,戰略石油儲備依然是困擾中國能源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解決短期石油供應沖擊的方法

由於沒有被國際石油市場所認知的戰略石油儲備,中國為保障正常經濟和社會運行,對進口石油的依賴變成了國際石油交易商炒作的本錢。這種炒作的結果是,中國為滿足日常所需石油的進口價格提高,採用進口石油作為儲備油的成本也水漲船高。像鋼材、糧食等經濟和生活必需品一樣,國際上越來越多地把中國的石油進口量說成是一種全球范圍的威脅;同時在價格層面通過增加中國進口的成本而得益。2004年1至6月,我國進口原油6102萬噸,同比增長39.3%,但進口金額增長了57.4%。這些基本統計數字告訴我們,中國石油進口過程中對國際石油市場付出了什麼代價。

由於沒有使國內市場產生足夠信心的戰略石油儲備,在國家進出口政策管理部門於2004年初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要求放開石油進口經營權後,我國國內也不乏炒作中國石油進口依賴的商家。這種炒作的結果是,依賴現有技術水平而滿足消費量成了「能源安全」的核心內容。進口量的增長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重大問題:為什麼石油消費速度遠遠高出經濟增長速度?有沒有節油的消費方式,從而降低我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

戰略石油儲備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方法之一。更重要的是,戰略儲備只是應對短期石油供應沖擊(大規模減少或中斷)的有效途徑之一。解決短期石油供應沖擊的其它方法包括:抑制需求,能源轉換和突擊提高產量。在這些方法中,戰略儲備的主要經濟作用是通過向市場釋放儲備油來減輕市場心理壓力,從而降低石油價格繼續不斷上漲的可能,達到減輕石油供應沖擊對整體經濟沖擊的程度。

戰略石油儲備的作用

對石油進口國而言,戰略儲備是對付石油供應短缺而設置的頭道防線,但其真正的作用不在於彌補損失掉的進口量,而在於節制油價的上漲。戰略石油儲備還能夠起到以下作用:一、有了儲備便可以給調整經濟增長方式,特別是能源消費方式爭取時間。二、儲備可以起到一種威懾作用,使人為的供應沖擊不至於發生或頻繁發生。在石油生產出口國集團歐佩克交替實行「減產保價」和「增產抑價」的政策時,戰略儲備能夠使進口國的經濟和政治穩定不至於受到以政治或經濟動機為出發點的人為石油供應沖擊的影響。

由於國際經濟體系中不同國家經濟發展狀況的相互依賴性,一個國家戰略儲備的受益人包括了所有石油消費國。從這個角度看,戰略儲備也是擴大在能源和其它經濟領域從事多國合作的方法之一。國際能源機構之所以建議其成員國建立起維持各自消費90天的戰略儲備量,就是期望通過一個多國儲備網路,共同維護國際石油消費國在國際油價波動中的利益。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主要石油消費國也相應採取了一系列的能源政策。美國繼續力求在國際石油事務中起主導作用,加大對歐佩克產油國的壓力,同時啟用戰略石油儲備,加快能源多元化,減少對歐佩克的依賴。歐盟各國政府在高油價沖擊下加強了聯合行動。日本超前制定了能源安全、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三位一體的長期能源發展戰略,因而在油價高漲期間受到的損失較小。

Ⅲ 為何不用外匯儲備購買石油

轉的,你自己看下,不錯哦

文/端宏斌

中國外匯儲備連年增長,可是這些美元竟然大部分都買了美國國債繼續借給美國人消費去了。於是就有一些老百姓問道:我們還是個窮國,為什麼政府把這么多錢借給一個富國去消費?而不是用在本國老百姓的頭上?話音未落,那些自認為念過一點經濟學的專家立馬站出來說:外匯儲備是根本不能用在國內的,理由是……吧啦吧啦說了一大堆。他們一邊說著,一邊嘴角露出鄙夷的神色,似乎是在說:經濟學上的事兒,你們小老百姓不要瞎摻合,還是多念點兒書去吧。這些所謂的經濟學人會這么想也情有可原,因為他們念過的經濟學教材里從來不講這個問題。一個窮國竟然借這么多錢給富國消費,這在歷史上就沒發生過,教材里自然也不必談。

讓我們先撇開那些經濟學教條,就用最朴實的常識來問這樣一個問題:中國的外匯儲備就真的不能用在老百姓頭上嗎?真的就只能去買美國國債嗎?

那些經濟專家們認為外匯儲備不能用在國內的理由是不能「二次結匯」,所謂結匯就是說中國的工廠老闆們出口了商品,拿到了美元,但他不能拿美元在國內發工資,因此只能找央行換成人民幣再去發工資、購原料、買別墅、包二奶等等。央行拿到這些美元就變成了自己的外匯儲備,同時釋放出等值的人民幣。如果要把這些美元用在國內,那就意味著還要兌換一次人民幣,這是不可能的。這樣看來似乎外匯儲備還真的不能用在國內了。

但我要告訴你的是,這些專家們玩了一個小花招,由於他自身思維的僵化,反倒是偷換了重要的概念。請你先把那些復雜的經濟學術語全部忘掉,貨幣的本質就是欠條,比如,你通過付出勞動,賺到了100美元的錢,就相當於社會欠了你100塊錢的東西,於是你就可以拿著這100美元去市場上換回別人同等價值的商品或者服務。中國人現在通過自身的勤勞工作,賺到了兩萬多億美元的錢(即外匯儲備),因此他就可以在市場上要求別人提供兩萬億美元的商品或服務,這些錢根本就沒必要換成人民幣。

我再給你打個比方,張三欠了李四2萬塊錢,但張三沒錢,於是他給李四打了一張2萬元的欠條。那麼李四拿著這張欠條就應該跑去找張三。可現在突然蹦出一個磚家,他說這張欠條是不能用在李四家裡的,因為李四的老婆拿著這張欠條買不到柴米油鹽。廢話!我當然知道李四老婆沒法把欠條花了,但我是讓李四去找張三,誰讓李四去找他自己老婆了。寫到這里我忽然感覺一陣的悲哀,中國的某些磚家除了會忽悠自己老百姓,還有沒有其他本事了?

現在我來告訴你如何把這些外匯儲備花在老百姓的頭上,這點錢不僅可以花,而且方式多種多樣。

1,設立國家主權基金,購買大宗商品,如黃金、石油、鐵礦石、有色金屬、煤炭、大豆。把錢借給企業,讓他們在非洲以及拉美國家投資開發礦山和油田。等到中國控制了越來越多的基礎資源,那麼國內的通脹水平就會大大緩解,否則對方隨便開價你都要被動接受。

2,動用一部分外匯儲備作保證,向全體老百姓發放等額外幣消費券,老百姓想怎麼花就讓他怎麼花。你可以拿著這些消費券購買外國商品,或者直接去國外旅遊,如果你不想要它,你也可以在市場上出售,賣給想要的人。

3,用外匯儲備回購在海外上市的中國紅籌股以及國內的B股,我們都知道,咱們的股票賣給洋人的時候是跳樓價,賣給國人的時候是瘋狂價。現在咱們不玩了,把這些股票都回購,然後再劃歸社保賬戶,大幅降低老百姓的社保負擔,讓老百姓交的錢全部進入他自己的個人賬戶,而社會統籌賬戶則由國家全額承擔。還可以在A股設立國際版,吸引海外公司來中國上市。

4,取消所有形式的出口補貼,我們實在沒必要為了賺取那些燙手的美元而補貼國外消費者,中國政府不補貼中國消費者,反而去補貼國外消費者,請問這不是賣國行為還是什麼?

美國人的航母艦隊已經開進黃海了,可是我們還在繼續購買美國國債,要知道美國去年的軍費開支是6120億美元,而你所持有的美國國債是8467億美元,這就相當於有個強奸犯在強奸你的老婆,可是這個強奸犯所吃的偉哥竟然是借了你的錢去買的(他要不吃偉哥,其實是陽痿的),更要命的是還有一群磚家叫獸紛紛論證說:強奸犯買偉哥就可以給你增加GDP,拉動你的就業。如果這不是賤,我就不知道什麼是賤了。

100多年前,滿清政府同列強簽訂了無數的不平等條約,中日《馬關條約》滿清賠給日本人2億兩白銀,這點錢相當於日本當年全國財政收入的6.4倍,日本人拿到錢立馬去擴充軍備,這直接導致了此後的日本屢次侵華(因為日本人覺得中國錢多人傻)。咱們現在購買美國國債支持美國的軍備,我看不出兩者之間有什麼差別。要說有差別的話,其實也是有的,那就是清政府內心並不願意給錢,但是咱們現在是真心實意的想要買美國國債,還有一群磚家叫獸論證說:用咱們的外匯儲備購買美國國債,是最穩妥的投資方式。

Ⅳ 美國賣儲備油庫的石油是為了賺世界各國的錢,還是只賺能源需求國的錢

美國是為了全世界各國的錢。美國作為世界上非常強大的國家,在經濟內實力上非常強大,但是美國對於世界容石油資源的需求量還是非常大。美國通過儲備油庫來達到自己的經濟利益。

中東地區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中東地區的觀念是通過石油來換取了很多的財富。但是美國對於石油的需求量非常的大,不可能依靠著在中東進口石油,美國想通過賣儲備油庫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潤。

Ⅳ 美國增加石油∴儲備為什麼會使油價降低

美國不只是增加了石油儲備。他們提高了技術,能經濟性,商業化的開采以前不經濟回的國內的頁岩油,大答大減少了自國外進口的量,才逼使國際油價降低,以與美國國內油競爭。國際產油國將油價降到低於美國國內生產成本價,逼使美國石油公司停止國內的生產。轉向國際采購低價油品。長久下來,會使得許多美國國內石油供應商,開采公司無生意可做而退出石油生產業。到時國際油價又會再漲一些。這個游戲使得世界上石油進口國受惠不少。有得瞧的了。

Ⅵ 國際原油價格低位時為什麼中國不買入大量進行儲備

中國正在買入啊,最近在儲備

Ⅶ 為什麼油氣戰略儲備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手段

新時期國家安全的核心是保障經濟的持續增長,石油與天然氣供應又是這種技續增長的重要而不可替代的支柱。石油的安全就是保證滿足經濟持續發展需求的石油和天然氣供應。
目前威脅我國石油安全的主要國際因素有:
(1)原油進口依賴度不斷增大,加大了石油供應的風險;(2)由於種種自然或人為的原因,國際上可能出現短期和局部的供應短缺;(3)敵對勢力或國際競爭對手對我國石油供應的可能威脅或影響。
國內的不利因素則主要有:
(1)我國是一個面海背陸的大國;(2)潛在著地緣軍事和自然災害等不安全因素;(3)中國是一個經濟迅速發展的石油凈進口國;(4)中國處在總體缺油的東亞地區中部;(5)中國離世界主要出口源較遠,等等。
在我國進口原油達到1/3後,必須有戰略儲備,以應付突發事件。許多專家認為,要保證國家石油安全,當前刻不容緩的任務就是力爭做好資源、生產能力和技術三方面的儲備。所謂資源儲備就是增加資源的轉換率,增加儲量的置換率。所謂生產能力的儲備就是要把石油的戰略儲備提到重要的議事日程。在油價低時盡可能地進口石油,最安全的一點就是把優質的資源儲存在地下,包括國內的油氣田放緩開采、大力建設地下儲存庫等等。要做到這一點,國家必須有政策的支持。所謂技術儲備就是要將目前一些可以提高採收率但成本太高的技術儲存起來,等到特殊時期再啟用。
石油的戰略儲備在一些發達國家中已有一套完整的體系和措施,比如美國阿拉斯加的油氣田幾乎全部為戰略儲備油田,非到戰爭時期或國家遇到重大災難急需石油時是不會開採的,而且美國的石油戰略儲備已達數月之多。日本一方面極力開拓海外石油市場,加大勘探領域,另一方面也使自己的石油戰略儲備達到了70天之久!
縱觀各國的石油戰略儲備情況,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石油儲備是傳統的安全手段,應對突發事件的減震器,石油供應的調節器。我國已著手石油與天然氣的戰略儲備研究與實施,逐步完善管網與地下油、氣庫的建設。這將是中華民族的千秋大業。

Ⅷ 石油儲備可以穩定市場——石油價格,為什麼

戰略石油儲備是應抄對短期石油供應沖擊(大規模減少或中斷)的有效途徑之一。儲備可以起到一種威懾作用,使人為的供應沖擊不至於發生或頻繁發生。就是說在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所造成的石油供應急劇減少,導致價格上漲的時候,國家可以啟用石油儲備,減少進口量,以穩定價格

熱點內容
斷背山有幾分鍾 發布:2024-08-19 08:31:17 瀏覽:253
日本電影 女老師和學生私奔 發布:2024-08-19 08:29:36 瀏覽:49
台灣電影 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02:18 瀏覽:134
2020最新電影在線觀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7:56:06 瀏覽:641
男男電影虐 發布:2024-08-19 07:04:57 瀏覽:10
韓國電影李采潭主演的關於發廊的 發布:2024-08-19 07:01:57 瀏覽:2
每期都有做的動漫 發布:2024-08-19 06:44:33 瀏覽:778
東宮拍攝時間 發布:2024-08-19 06:44:12 瀏覽:5
林正英電影情節鬼抬轎 發布:2024-08-19 06:36:35 瀏覽:254
懂的都懂在線觀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6:26:11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