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交稅費減免稅額怎麼傳出
⑴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務-減免稅額如何結轉
該科來目不需結轉。年源底終,為新帳當年累計數准確,應將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各明細科目余額借貸方轉平。如果有留抵稅額的情況下,則只保留進項稅額一項數字,即為留抵稅額。
為了計算利潤,要把當期的銷售收入、銷售成本、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所得稅、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等科目的發生額都要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最後,要在會計年度末把所有會計科目的余額結轉到下個會計年度。
(1)應交稅費減免稅額怎麼傳出擴展閱讀
本年利潤賬戶的余額表示年度內累計實現的凈利潤或凈虧損,該賬戶平時不結轉,年終一次性地轉至利潤分配一未分配利潤賬戶,借:本年利潤,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年終利潤分配各明細賬只有未分配利潤有餘額,需將其他明細賬轉平,借:利潤分配一未分配利潤,貸:利潤分配— 提取盈餘公積、向投資者分配利潤等。至此,所有結轉分錄可以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⑵ 關於減免增值稅分錄處理為: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額 貸:營業外收入
關於增值稅核算,需要注意的是,進項稅額、銷項稅額、減免稅額這些本身並回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明細科答目,他們是對應交增值稅進行的項目分析。
因此,實際工作中,只要每月將應交增值稅科目的貸方余額轉入未交增值稅科目即可,其借方余額不結轉,留抵下期。
年末結賬,只要應交增值稅科目沒有餘額,應交增值稅科目下各項目自動清零(如有借方余額轉入下期抵扣)
⑶ 應交增值稅減免稅額如何結轉
小規模納稅人直接減免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月份終了時,將應免稅的銷售收入折算為不含稅銷售額,按6%或4%的徵收率計算
免徵增值稅稅額。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貸:補貼收入
2.一般納稅人直接減免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1)企業部分產品(商品)免稅。
月份終了,按免稅主營業務收入和適用稅率計算出銷項稅額,然後減去按稅法規定方法計算的應分攤的進項稅額,其差額即為當月銷售免稅貨物應免徵的稅額。
結轉免稅產品(商品)應分攤的進項稅額,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成本(應分攤的進項稅額)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結轉免稅產品(商品)銷項稅額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結轉免繳增值稅稅額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
貸:補貼收入
(2)企業全部產品(商品)免稅。
如果按稅法的規定,企業的全部產品(商品)都免稅,工業企業應在月終將免稅主營業務收入參照上年度實現的增值率計算出增值額(產銷較均衡的企業也可以按月用「購進扣稅法」計算),並將其折算為不含稅增值額,然後依適用稅率,計算應
免繳增值稅稅額;零售商業企業(批發企業可比照工業企業)應在月終將銷售直接
免稅商品已實現的進銷差價折算為不含稅增值額,然後按適用稅率計算應免繳增值稅稅額。
根據上述計算結果,作會計分錄如下:
計算免繳稅額時: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結轉免繳稅額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
貸:補貼收入
對生產經營糧油、飼料、氮肥等免稅產品的企業,雖然其主產品免稅,但也可能發生增值稅應稅行為,如糧食企業。按國家規定價格銷售免稅糧食時,可免交增值稅;但若加價銷售,就不能免稅。飼料企業如果將購入的原糧又賣出或在生產飼料的同時還生產供居民食用的製品,則要交納增值稅,會計上應分別設賬和分別核算。
⑷ 月底應交稅費減征額應怎樣結轉
月底應交稅費減征額結轉過程,以增值稅為例:
1、企業實際收到即征即退、版先征後退、先征稅後返還權的增值稅,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補貼收入」科目。
2、對於直接減免的增值稅,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科目,貸記「補貼收入」科目。
3、未設置「補貼收入」會計科目的企業,應增設「補貼收入」科目。
4、企業應在「應交增值稅明細表」「已交稅金」項目下,增設「減免稅款」項目,反映企業按規定減免的增值稅款,應根據「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的記錄填列。
⑸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額借方余額如何處理,要一直掛著嗎
是啥政策減免的?
待有了銷項稅,有了應交增值稅時,做抵減。
目前不能抵減的,只能掛著。
⑹ 應交增值稅減免稅額怎麼做會計分錄
免稅會計分錄:
如果確認免交,先按正常的分錄做,然後把免交稅金轉入「營業外專收入」屬科目核算;
發生是做:
借:應收賬款/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計算各種地方附加: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繳稅費—城市維護建設稅
貸:應交稅費—教育費附加
貸:應交稅費-地方教育費附加
確認免交時做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貸:營業外收入
各種地方附加確認減免:
借:應繳稅費—城市維護建設稅
借:應交稅費—教育費附加
借:應交稅費-地方教育費附加
貸:營業外收入
⑺ 應交稅費-減免稅款280怎麼轉到未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額)
⑻ 「應交稅金——減免稅」科目年末是否結轉
一、並不是年末要結轉所有應交稅金科目,余額的,但是應交增值稅科目應當結平,余額轉入「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科目,其餘科目因為12月計提的稅金,都是1月才交的,所以年末肯定是有也應該一一檢查,如果和下月應繳納金額有出入的,就應該好好查原因了。
上述航天服務費,本應該在減免時計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金」,然後隨增值稅其他明細科目一並結轉,結轉後應該無余額。
二、在發生時,一般可以這樣做:
借: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減免稅款)
貸:管理費用(負數)
期末時,根據(銷售稅額-進項稅額-減免稅款)數字,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這個賬戶的結轉是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間接的結轉。
三、一般是這樣:
1、結轉進項稅額:
借: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應繳增值稅
貸: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結轉銷項稅額:
借: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應繳增值稅
3、轉應繳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應交增值稅)
借: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應繳增值稅
貸:應繳稅費-未交增值稅
(8)應交稅費減免稅額怎麼傳出擴展閱讀:
應交稅金科目使用說明: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業應交納的各種稅金,如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所得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個人所得稅等。
小企業交納的印花稅、耕地佔用稅以及其他不需要預計應交數目的稅金,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應當設置以下明細科目:
(一) 應交增值稅小企業應在「應交增值稅」明細賬內,設置「進項稅額」、「已交稅金」、「減免稅款」、「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轉出未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轉出多交增值稅」等專欄,並按規定進行核算。
小規模納稅人只需設置「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不需要在「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中設置上述專欄。
本規定中以下各項除特別註明外,均指作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小企業的情況:
1、國內采購的物資,應按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本科目(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按專用發票上記載的應當計入采購成本的金額,借記「材料」、「庫存商品」等科目,
按應付或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銀行存款」等科目。購入物資發生的退貨,作相反會計分錄。
2、接受投資轉入的物資,按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本科目(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按投資各方確定的價值,借記「材料」等科目,按其在注冊資本終所佔有的份額,貸記「實收資本」科目,按其差額,貸記「資本公積」科目。
3、接受應稅勞務,按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本科目(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按專用發票上記載的應當計入加工、修理修配等物資成本的金額,借記「生產成本」、「委託加工物資」等科目,按應付或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等科目。
4、進口物資,按海關提供的完稅憑證上註明的增值稅,借記本科目(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按進口物資應計入采購成本的金額,借記「材料」、「庫存商品」等科目,按應付或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等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