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稅支出怎麼入賬
⑴ 免稅的收入,賬務上怎麼處理
根據 財稅[2008]151號:來財政部源、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財政性資金、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規定:「 一、財政性資金 (一)企業取得的各類財政性資金,除屬於國家投資和資金使用後要求歸還本金的以外,均應計入企業當年收入總額。 本條所稱財政性資金,是指企業取得的來源於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財政補助、補貼、貸款貼息,以及其他各類財政專項資金,包括直接減免的增值稅和即征即退、先征後退、先征後返的各種稅收,但不包括企業按規定取得的出口退稅款;」免稅收入應記入營業外收入繳納所得稅。會計分錄:
1、銷售時,借:銀行存款、現金、應收賬款等科目。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2、記入營業外收入時: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貸:營業外收入-補貼收入
⑵ 免稅購進的商品,含稅賣出,成本怎麼結轉
成本按來購進價格結轉。源
免稅購進的商品,是不含稅的,按購進金額記入成本。
含稅賣出,要換算成不含稅銷售收入和銷項稅額(應交增值稅)入賬。
不含銷售收入=含稅銷售/(1+13%)
銷項稅額=含稅銷售/(1+13%)*13%
增值稅是價外稅,不影響利潤。
⑶ 開具的普通發票稅額是免稅的怎麼做賬
借:銀行存款(或現金)
貸:主營業務收入
免稅發票通常用於下崗、殘疾、版失業人員等從事的餐飲服務權行業。
增值稅免稅收入,就是不涉及增值稅銷項稅額的收入,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時,選擇免稅貨物(勞務),那麼開出來的發票就是不含稅金額。如果開具網路發票或手工發票,直接開免稅金額就可以了。
(3)免稅支出怎麼入賬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納稅人務必按規定的時限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不得提前或滯後,如採用預收貨款、托收承付、委託銀行收款結算方式的為貨物發出的當天。
2、發票內容要根據實際銷售內容如實開,不能虛假開票,虛假開票被稅務局發現,不僅會罰公司款,還會吊銷會計執業資格。
3、開具的發票要有產品的明細,不能模糊的開,比如辦公用品等,這些模糊的內容不允許出現,如果發票的確要開辦公用品,就必須附有銷貨清單,清單上要有明細。
⑷ 免稅收入應入如何入賬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不含稅收入> 應交回稅費—答—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時,再將銷項稅額中的金額作為應免徵的稅額進行結轉,會計分錄為: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貸:主營業務收入
⑸ 關於免稅農產品入賬和納稅問題的會計實務
視同銷售的計算錯誤。
應為:銷項稅27000*87%*1.1*13%,進項稅27000*13%
是按成本×成本利潤率×稅率,而不是按利潤乘以稅率。
視同銷售是所得稅的計稅收入,因為所得稅計稅收入增加了27000*87%*1.1,同時增加計算業務招待費、廣告和業務宣傳費的基數。
當然是記入業務招待費最佳,至少可以抵扣一部分。新企業所得稅法要求業務招待費可按實際支出的60%和銷售(營業)收入的5‰孰低抵扣。記入其他科目則不可稅前扣除。
````````````
我認為有如下處理辦法
1、一種在賬上反映,既然反映就按會計制度反映,按稅法計提稅金,此可抵扣一部分所得稅,應上繳的稅金粗略計算一下是1000多。
2、另一種辦法就是不在賬上反映,那麼相關存貨的永續記錄、會計記錄就要做處理,可以少繳稅金1000多。同時承擔偷稅風險,500元~5000元左右的罰款。
3、你的問題是既要在賬上反映,同時可以少交稅。那就掛往來款,不記費用。這樣可以少繳一點稅。即只交視同銷售的,而不交納稅調整的招待費的。那隻交500左右所得稅。要注意的是該客戶是否與貴司存在經常性業務往來,否則可能會引起稽查關注。但一般金額很小,審計和稅務稽查都不具有重要性,缺點是要盡快將往來款以合理的方式結平。當然被稽查出來,罰款還是按偷稅金額的50%~5被進行處罰,同時影響貴司的信用等級。
視你司具體情況取捨吧。
⑹ 增值稅免稅收入如何開發票和記賬
增值稅免稅,是指的某項應稅行為,因為國家政策扶持,銷售環節不徵收增值稅,但進項不允許抵扣,不退還。雖然是免稅,但是按規定仍然是可以開具發票的,只是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國稅發[2006]156號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修訂《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的通知第十條銷售免稅貨物不得開具專用發票,法律、法規及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的除外。
《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納稅人銷售免稅貨物,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增值稅免稅發票如何開?其實目前並沒有統一的規定,而在具體實踐工作中,主要有下面三種具體實際開法。
1、稅率欄*** ; 稅額欄***
2、稅率欄"免稅" ; 稅額欄***。
3、稅率欄:"0%" ; 稅額欄***
雖然免稅收入在開具時選擇零稅率是混淆了零稅率和免稅的概念。零稅率不僅僅是指的銷售環節免稅,而且進貨環節包含的進項稅還給予退回。但是這也是現在最普遍的一種開具方式。
而且福建省國家稅務局為了解決免費發票開具問題有專門的條例進行了規定。
福建省國家稅務局關於增值稅納稅人適用免徵增值稅規定若干管理事項的公告 福建省國家稅務局公告2014年第3號第四條、納稅人發生適用免徵增值稅規定的應稅行為,不得開具專用發票,應按規定開具增值稅的普通發票,其中通過防偽稅控系統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時,「稅率」欄選擇「0」。
⑺ 免稅收入如何記賬減免的增值稅如何記賬
近日,《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號,以下簡稱「39號公告」)發布,細化增值稅改革具體政策措施。其中,最暖心的亮點之一就是允許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即加計抵減政策。但是,你知道其中的十個細節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吧。
一要注意政策執行期間
是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二要注意確認條件
生產、生活性服務納稅人是指
提供郵政服務、電信服務、現代服務、生活服務(簡稱四項服務)
取得的銷售額佔全部銷售額的比重超過50%的納稅人
三要區分不同設立時間
2019年3月31日前設立的納稅人 自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間的銷售額(經營期不滿12個月的 按照實際經營期的銷售額)符合上述規定條件的 自2019年4月1日起適用加計抵減政策 2019年4月1日後設立的納稅人 自設立之日起3個月的銷售額符合上述規定條件的 自登記為一般納稅人之日起適用加計抵減政策 四是確認的連續性 確定適用加計抵減政策後
當年內不再調整,以後年度是否適用
根據上年度銷售額計算確定
五是准確計算加計抵減的基數
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的10%計提當期加計抵減額
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部分
不能作為計提的基數
已計提加計抵減額的進項稅額按規定作進項稅額轉出的
應在進項稅額轉出當期相應調減加計抵減額
六要區分三種情況抵減
抵減前的應納稅額等於零的
抵減前的應納稅額大於零且大於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的
抵減前的應納稅額大於零且小於或等於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的
七要記住一個例外
出口貨物勞務、發生跨境應稅行為不適用加計抵減政策
兼營出口貨物勞務、發生跨境應稅行為
且無法劃分不得計提加計抵減額的進項稅額
需要按政策規定予以剔除
八是單獨核算加計抵減
納稅人應單獨核算加計抵減額的
計提、抵減、調減、結余等變動情況
九是首次需填表聲明
在年度首次確認適用加計抵減政策時
需提交《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聲明》
同時兼營四項服務的
應按照四項服務中收入佔比最高的業務在表中勾選確定所屬行業
十是有始有終
加計抵減政策到期後
納稅人不再計提加計抵減額
結余的加計抵減額停止抵減
⑻ 增值稅免稅收入的會計處理方法有哪些
增值稅免稅收入的會計處理,實務中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價稅分離記賬法,二是價稅合計記賬法。究竟採用哪種方法更合理?
兩種方法的分析診斷
1.價稅分離記賬法
政策依據:《財政部關於減免和返還流轉稅的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財會字〔1995〕6號,以下簡稱6號文件)第二條二款規定,對於直接減免的增值稅,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科目,貸記「補貼收入」科目。
會計分析:納稅人銷售免稅項目,盡管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但是開具給購買方的普通發票金額應該是銷售額和銷項稅額的合計數。如果不向購買方收取銷項稅額,納稅人的「補貼收入」從何而來?
會計處理:銷售免稅項目時,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和「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直接減免時,按照銷項稅的金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科目,貸記「補貼收入」科目。
稅務診斷: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條規定,用於免徵增值稅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同時,免稅只是免徵本環節的增值稅。而價稅分離記賬法,「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科目核算的減免稅款是銷項稅額,不是本環節的增值稅。
2.價稅合計記賬法
政策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國有糧食購銷企業開具糧食銷售發票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明電〔1999〕10號,以下簡稱10號文件)第三條規定,國有糧食購銷企業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時,應當比照非免稅貨物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企業記賬銷售額為「價稅合計」數。
會計分析:增值稅免稅的目的,不是讓稅於納稅人,而是讓稅於負稅人,也就是說,企業應當以無稅價格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勞務(服務)。2007年1月26日天津市保稅區國家稅務局《關於防偽稅控一機多票系統納稅人開具免稅貨物增值稅普通發票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防偽稅控一機多票系統納稅人暫以零稅率開具免稅貨物的增值稅普通發票。
會計處理:銷售免稅項目時,按價稅合計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
稅務診斷:當是否享受免稅政策尚不確定的時候,價稅合計記賬法是無法操作的。如小微企業的月銷售額是否超過2萬元,在月度中間不能判定。而且在企業所得稅方面,如果該項免徵的增值稅符合不征稅收入條件,價稅合計記賬法卻不能單獨核算,會使應有的政策得不到享受。
免稅收入的會計處理
增值稅免稅收入的會計處理問題,應關注6號文件和10號文件。其中,6號文件規定「直接減免的增值稅」,它減免的對象是「稅款」而非「收入」。如服務型企業招用失業人員可依法定額(每人每年4000元)扣減增值稅等稅款。10號文件規定「對承擔糧食收儲任務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銷售的糧食免徵增值稅」,它是對「收入」的一種免稅。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1.對於增值稅稅款的直接減免,應適用6號文件。
例1:某貨運公司(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當月運費收入(含稅)288.6萬元,當月成本費用支出180萬元(其中:進項稅額10萬元),當年新招用失業人員10人,經稅務機關依法確認定額扣減增值稅4萬元。會計處理如下(單位:元,下同):
實現收入時:
借:銀行存款 2886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6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86000
支出成本費用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17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00000
貸:銀行存款 1800000
減免增值稅款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 40000
貸:營業外收入——補貼收入 40000
2.對於確定的增值稅免稅收入,應適用10號文件的基本精神,即價稅合計記賬法。在企業所得稅方面,如符合不征稅收入條件,可將本環節免徵的增值稅作為「補貼收入」處理。
例2:某縣新華書店(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本月購進圖書5000冊,款項從銀行支付,取得增值稅普通發票註明價款10萬元,稅款1.3萬元。本月銷售圖書6000冊,款項全部存入銀行共計15萬元。會計處理如下:
購進圖書時:
借:庫存商品 113000
貸:銀行存款 113000
銷售圖書時:
借:銀行存款 15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50000
確認不征稅收入時:
借:主營業務收入 4256.64
貸:營業外收入——補貼收入 4256.64
註:150000÷1.13×13%-13000=4256.64(元)
3.對於不確定的增值稅免稅收入,適用價稅分離記賬法。其免徵的增值稅作為「補貼收入」處理。
例3:某設計公司(小規模納稅人、小微企業)2013年8月10日取得設計收入8000元, 26日取得設計收入12000元,均含稅。本月無其他收入,會計處理如下:
8月10日取得收入時:
借:銀行存款 8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7766.99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233.01
8月26日取得收入時:
借:銀行存款 12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1650.49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349.51
月底確認免徵增值稅收入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582.52
貸:營業外收入——補貼收入 582.52
⑼ 企業所得稅免稅額如何入賬
對於減免的所得稅,企業不應該將其重新納入損益計算中進行利潤或股利分配。因為版如果重新納入權損益計算,不僅會使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不實,而且也會對次年的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帶來影響的,下面列示了一些相關的會計處理分錄,僅供參考。
1.先計後退的會計處理
a. 計提所得稅時: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b. 減免所得稅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貸:盈餘公積(或資本公積)
2.先繳後退的會計處理
a. 計提所得稅時: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b. 上繳所得稅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c. 收到退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所得稅
3.法定直接減免,不作會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