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稅項目計算應交增值稅分錄怎麼做
Ⅰ 免稅收入會計分錄怎樣做
收入直接減免增值稅作分錄:
借:銀行存款或有關科目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
貸: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
企業所得稅免稅做分錄:
借:所得稅費—當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當期所得稅費用
(1)免稅項目計算應交增值稅分錄怎麼做擴展閱讀
方法
初學者在編制會計分錄時,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涉及的賬戶,分析經濟業務涉及到哪些賬戶發生變化;
第二:賬戶的性質,分析涉及的這些賬戶的性質,即它們各屬於什麼會計要素,位於會計等式的左邊還是右邊;
第三:增減變化情況,分析確定這些賬戶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增減金額是多少;
第四:記賬方向,根據賬戶的性質及其增減變化情況,確定分別記入賬戶的借方或貸方;
第五:根據會計分錄的格式要求,編制完整的會計分錄。
此外,要勤,多學、多問、多練。
1)首先從會計科目入手,背熟科目核算內容。
2)學習記賬規則和記帳流程,學習會計制度,學習基礎知識。
3)多練,多積累實際經驗。
4)及時了解各種財稅政策,拓寬知識面。
5)注意靈活運用,逐步做到精準核算,合理避稅。
6)根據會計分錄的格式要求,編制完整的會計分錄。
同時,要想快速掌握會計分錄的正確應用,不能靠死記硬背,也不能以某一會計教材給出的舉例分錄來作為萬能的金鑰匙,可參照以下幾個方法:
1、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2、結合經濟業務來來捋順各科目之間的對應關系。
3、把所有的經濟業務歸類,找出各類經濟業務涉及的會計科目,搞清在哪裡用那些會計科目進行賬務處理。
4、聯系會計准則,結合會計科目弄清各科目核算的內容。
5、重點的掌握資產減值、公允價值變動、遞延稅項、或有負債等賬務處理。
6、理清成本歸集與分配、成本結轉、損益結轉、各項稅費的計提與核算。
7、多做一下賬務處理練習,強化記憶內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會計分錄
Ⅱ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的會計分錄應該如何處理
企業應交增值稅的發生、抵扣、進項轉出、計提、交納、退還等情況,應在「應交稅金」科目下設置「應交增值稅」和「未交增值稅」兩個明細科目核算。
一般納稅人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明細賬的借、貸方設置分析項目,在借方分析欄內設「進項稅額」、「已交稅金」、「轉出未交增值稅」等項目;在貸方分析欄內設「銷項稅額」、「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轉出多交增值稅」等項目。
一般納稅人在應交稅金下設置「未交增值稅」明細賬,將多繳稅金從「應交增值稅」的借方余額中分離出來,解決了多繳稅額和未抵扣進項稅額混為一談的問題,使增值稅的多繳、未繳、應納、欠稅、留抵等項目一目瞭然,為申報表的正確編制提供了條件。
按照您的表述,月末應當還需要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月份終了,企業應將當月發生的應交未交增值稅額自「應交增值稅」轉入「未交增值稅」,這樣「應交增值稅」明細賬不出現貸方余額,會計分錄為: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次月15日前申報繳納時
借: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2)免稅項目計算應交增值稅分錄怎麼做擴展閱讀:
為了核算企業應交增值稅的發生、抵扣、進項轉出、計提、交納、退還等情況,應在「應交稅金」科目下設置「應交增值稅」和「未交增值稅」兩個明細科目。
一般納稅人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明細賬的借、貸方設置分析項目,在借方分析欄內設「進項稅額」、「已交稅金」、「轉出未交增值稅」等項目;在貸方分析欄內設「銷項稅額」、「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轉出多交增值稅」等項目。
一般納稅人在應交稅金下設置「未交增值稅」明細賬,將多繳稅金從「應交增值稅」的借方余額中分離出來,解決了多繳稅額和未抵扣進項稅額混為一談的問題,使增值稅的多繳、未繳、應納、欠稅、留抵等項目一目瞭然,為申報表的正確編制提供了條件。
「進項稅額」專欄,記錄企業購入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而支付的、准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增值稅額。企業購入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支付的進項稅額,用藍字登記;退回所購貨物應沖銷的進項稅額,用紅字登記。
「已交稅金」專欄,記錄企業已交納的增值稅額。企業已交納的增值稅額用藍字登記;退回多交的增值稅額用紅字登記。
「銷項稅額」專欄,記錄企業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應收取的增值稅額。企業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應收取的銷項稅額,用藍字登記;退回銷售貨物應沖銷銷項稅額,用紅字登記。
「出口退稅」專欄,記錄企業出口適用零稅率的貨物,向海關辦理報關出口手續後,憑出口報關單等有關憑證,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出口退稅而收到退回的稅款。出口貨物退回的增值稅額,用藍字登記;出口貨物辦理退稅後發生退貨或者退關而補交已退的稅款,用紅字登記。
「進項稅額轉出」專欄,記錄企業的購進貨物、在產品、產成品等發生非正常損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應從銷項稅額中抵扣,按規定轉出的進項稅額。
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科目下還需設「轉出未交增值稅」和「轉出多交增值稅」專欄,分別記錄一般納稅企業月終轉出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稅。
月份終了,企業應將當月發生的應交未交增值稅額自「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科目轉入「未交增值稅」明細科目,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科目。
將當月多交的增值稅自「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科目轉入「未交增值稅」明細科目,借記「應交稅金 ——未交增值稅」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科目。
當月上交當月增值稅時,仍應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Ⅲ 增值稅減免稅款時,怎麼做分錄
增值稅減免與退還的核算
根據有關規定,企業收到返還的增值稅,或者直接減免的增值稅,都應作為企業利潤總額的組成部分—補貼收人,並增設「補貼收人」賬戶進行核算,對於直接減免的增值稅還應通過「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賬戶核算。
企業按規定享受直接減免的增值稅,應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賬戶,貸記「補貼收入」賬戶。實際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後退、先徵收後返還的增值稅,應借記「銀行存款」賬戶,貸記「補貼收人」賬戶,不通過「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賬戶核算。
例如,某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某月份購進貨物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註明價款220
000元,增值稅額37
400元,當月實現銷售收人350
000元,銷項稅額5900元。經企業申請,主管稅務機關批准,該企業減半徵收增值稅1年,如果該企業享受免稅優惠屬於直接減免形式,則該企業會計處理如下:
(1)購進原材料並驗收人庫時:
借:原材料
220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7400
貸:銀行存款
257
400
(2)銷售產品實現收人時:
借:銀行存款
409
500
貸:主營業務收人
350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9
500
(3)計算、繳納當月應納增值稅額並享受減免稅時:
應納稅額=(59
500-37
400)
×
50%
=11
050(元)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11
050
貸:銀行存款
11
050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
11
050
貸:補貼收人
11
050
例如,承上例,假設該企業按規定享受先征後退辦法進行減免,則該企業會計處理如下
(1)當月購進原材料和銷售產品會計處理同上。
(2)計算、繳納當月應納增值稅額時:
應納稅額=59
500-37
400=22
100(元)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22
100
貸:銀行存款
22
100
(3)收到先征後退的增值稅稅款時:
借:銀行存款
11
050
貸:補貼收人
11
050
Ⅳ 增值稅減免的部分怎麼做會計分錄,怎麼做憑證,謝謝
近日,《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以下簡稱「39號公告」)發布,細化增值稅改革具體政策措施。其中,最暖心的亮點之一就是允許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即加計抵減政策。但是,你知道其中的十個細節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吧。
一要注意政策執行期間
是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二要注意確認條件
生產、生活性服務納稅人是指
提供郵政服務、電信服務、現代服務、生活服務(簡稱四項服務)
取得的銷售額佔全部銷售額的比重超過50%的納稅人
三要區分不同設立時間
2019年3月31日前設立的納稅人 自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間的銷售額(經營期不滿12個月的 按照實際經營期的銷售額)符合上述規定條件的 自2019年4月1日起適用加計抵減政策 2019年4月1日後設立的納稅人 自設立之日起3個月的銷售額符合上述規定條件的 自登記為一般納稅人之日起適用加計抵減政策 四是確認的連續性 確定適用加計抵減政策後
當年內不再調整,以後年度是否適用
根據上年度銷售額計算確定
五是准確計算加計抵減的基數
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的10%計提當期加計抵減額
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部分
不能作為計提的基數
已計提加計抵減額的進項稅額按規定作進項稅額轉出的
應在進項稅額轉出當期相應調減加計抵減額
六要區分三種情況抵減
抵減前的應納稅額等於零的
抵減前的應納稅額大於零且大於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的
抵減前的應納稅額大於零且小於或等於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的
七要記住一個例外
出口貨物勞務、發生跨境應稅行為不適用加計抵減政策
兼營出口貨物勞務、發生跨境應稅行為
且無法劃分不得計提加計抵減額的進項稅額
需要按政策規定予以剔除
八是單獨核算加計抵減
納稅人應單獨核算加計抵減額的
計提、抵減、調減、結余等變動情況
九是首次需填表聲明
在年度首次確認適用加計抵減政策時
需提交《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聲明》
同時兼營四項服務的
應按照四項服務中收入佔比最高的業務在表中勾選確定所屬行業
十是有始有終
加計抵減政策到期後
納稅人不再計提加計抵減額
結余的加計抵減額停止抵減
Ⅳ 全免增值稅企業的會計分錄應該如何做
月份終了時,將應免稅的銷售收入折算為不含稅銷售額,按6%或4%的徵收率計算免徵增值稅稅額。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貸:補貼收入
註:此種處理存在不同意見,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完全可以不核算免繳的增值稅稅額,即不必進行會計處理,免稅銷售收入減銷售成本即為企業毛利。不必單獨計入補貼收入。
(5)免稅項目計算應交增值稅分錄怎麼做擴展閱讀:
減免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1) 實行「免、抵、退」辦法的生產性小企業,按規定計算的當期出口物資不予免徵、抵扣和退稅的稅額,計入出口物資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 (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按規定計算的當期應予抵扣的稅額,借記本科目(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貸記本科目(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因應抵扣的稅額大於應納稅額而未全部抵扣,按規定應予退回的稅款,借記「應收賬款」科目,貸記本科目(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收到退回的稅款,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
(2) 未實行「免、抵、退」辦法的小企業,物資出口銷售時,按當期出口物資應收的款項及按規定計算的應收出口退稅的合計金額,借記「應收賬款」等科目,按規定計算的不予退回的稅金,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按當期出口物資實現的營業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規定計算的增值稅,貸記本科目(應交增值稅 —銷項稅額)。收到退回的稅款,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
企業將自產或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非應稅項目、作為投資、集體福利消費、贈送他人等,應視同銷售物資計算應交增值稅,借記「在建工程」、「長期股權投資」、「應付福利費」、「營業外支出」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隨同商品出售單獨計價的包裝物,按規定收取的增值稅,借記「應收賬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購進的物資、在產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以及購進物資改變用途等原因,其進項稅額應相應轉入有關科目,借記「管理費用」、「在建工程」、「應付福利費」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本月上交本月的應交增值稅,借記本科目(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月度終了,將本月應交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稅額自本科目(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或轉出多交增值稅)轉入本科目(未交增值稅)。結轉後,本科目(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反映尚未抵扣的增值稅。
Ⅵ 求應交增值稅會計分錄步驟
應交增值稅會計分錄如下,借貸雙方需要做平,如果不平需要進行核對檢查,以做平為准:
1、月底,進項稅額大於銷項稅額,不進行賬務處理,直接作為留抵稅額;
2、月底,銷項稅額大於進項稅額:
(1)計算應交增值稅:
銷項稅額-進項稅額-以前留抵進項稅額=本期應交增值稅
(2)結轉: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未交稅金
(3)繳納: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未交稅金
貸:銀行存款
(6)免稅項目計算應交增值稅分錄怎麼做擴展閱讀:
應交增值稅是指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活動本期應交納的增值稅。本項目按銷項稅額與進項稅額之間的差額填寫。應注意的是,如果一般納稅人企業進項稅大於銷項稅,致使應交稅金出現負數時,該項一律填零,不填負數。
計算公式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減免稅款+出口退稅
計算方法
為方便企業填報,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下列方式填報:
(1)一般納稅人企業,在實際操作中也可以根據「增值稅納稅申報表」計算該指標,計算公式為: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免抵退貨物應退稅額)。同時注意,計算該指標時應包括即征即退貨物及勞務對應項目。
(2)執行簡易徵收辦法的一般納稅人企業,可根據「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簡易徵收辦法計算的應納稅額」填報該指標。
(3)符合財稅部門規定的對某些產品實行稅額減征的一般納稅人企業,在根據「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填報該指標時還應扣除「應納稅額減征額」。
(4)小規模納稅人企業,可根據「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本期實際應納稅額」填報。
Ⅶ 免稅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你說的是小規模2w以下的免稅收入嗎?如果是那個的話直接不用計提的。
借:貨幣資金
貸:主營業務收入
免稅一般都是不用計提的。直接不要做。
Ⅷ 免稅的稅金怎麼做分錄。
提的什麼稅?抄
增值稅是不用計提襲的,跟據銷項稅-進項稅-期初留底稅額+進項稅額轉出即可計算得出
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等要計提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城建稅(按已交增值稅和營業稅的7%)
貸:應交稅費--教育費附加(按已交增值稅和營業稅的3%,《企業會計制度列為「其他應交款」)
還有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等都照上述方法計提,土地使用稅按土地面積分類別計提,房產稅按房屋價值的70%的1.2%計提,租金按租金收入的12%計提。
印花稅按收入的萬分之三,不用計提,憑稅票直接做管理費用--印花稅。
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Ⅸ 減免稅在應交稅金中的分錄應如何做
結轉就是賬抄戶的結轉,先看看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的結構,借方明細有「進項稅額、轉出未交增值稅、減免稅額」等,貸方有「銷項稅額、進項稅轉出、出口退稅」等,期末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余額在借方,則為留抵稅額,貸方余額就應該轉出未交增值稅。
因此,平常該科目不需結轉。年底終了,為了新帳當年累計數准確,應將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各明細科目余額借貸方轉平。如果有留抵稅額的情況下,則只保留進項稅額一項數字,即為留抵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