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入免稅農產品怎麼算增值稅
⑴ 購進的免稅農產品銷售時交增值稅嗎
購進的免稅農產品銷售時交增值稅。
關於印發《農業產品征稅范圍注釋》的通知專(財稅字[1995]52號):一、《中華人屬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六條所列免稅項目的第一項所稱的「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業產品」,是指直接從事植物的種植、收割和動物的飼養、捕撈的單位和個人銷售的注釋所列的自產農業產品;
對上述單位和個人銷售的外購的農業產品,以及單位和個人外購農業產品生產、加工後銷售的仍然屬於注釋所列的農業產品,不屬於免稅的范圍,應當按照規定稅率徵收增值稅。
⑵ 購進免稅農產品是否要繳納增值稅
購進免稅農產品時不需要繳納增值稅,可以抵扣13%;
但是,生產加工回後又出售的,要交答納增值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免徵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137號)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免徵部分鮮活肉蛋產品流通環節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75號)兩個文件的規定,只有蔬菜和部分鮮活肉蛋產品流通環節免徵增值稅,其餘購買的農產品再銷售不得免徵增值稅。
⑶ 購入免稅農產品時增值稅的處理
購進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農產品(憑收購憑證)或者向小規模納稅人購買農產品(憑內普通發票)容,准予按照買價的13%計算進項稅額(票面金額*13%),進而抵扣增值稅銷項稅。但是要明白,購進的農產品要是用於生產或者銷售的。
例如:
某公司從農業生產者手中購入大米一批,取得憑證,票面金額30000元,另支付運費1000元。用於生產。
增值稅進項稅額=30000*13%+1000*7%=3970元
這樣繳納增值稅時就可以用銷項稅額再扣減這筆進項稅額之後的余額繳納了。
⑷ 購進免稅農產品增值稅的計算
B公司 是一般納稅人為什麼銷售的時候是按10%的稅率了,
⑸ 向農業生產者購進免稅農產品 如何計算增值稅
如果你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那麼取得增值稅進項稅金=6*13%+0.5=1.28萬元。應繳增值稅=銷項稅金回-進項稅金。農產答品銷售不繳消費稅。如果是小規模納稅人,應繳增值稅=不含稅銷售收入*3%。
增值稅:增值稅(value-added tax)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現的增值額徵收的一個稅種。增值稅已經成為中國最主要的稅種之一,增值稅的收入佔中國全部稅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稅種。增值稅由國家稅務局負責徵收,稅收收入中75%為中央財政收入,25%為地方收入。2011年10月31日,財政部公布財政部令,增值稅、營業稅起征點有較大幅度上調。
⑹ 一般納稅人購買免稅農產品關於增值稅怎麼計算
一般納稅人購買免稅農產品關於增值稅怎麼計算??
按購買金額*13%計算進項稅金。
希望能幫助到您!
⑺ 購進免稅農產品的進項稅額=買價*13%,成本=買價/(1-13%)對嗎為什麼
」購進免稅農產品的進項稅額=買價*13%,成本=買價/(1-13%)「這句話是是不對的。
農產品進項稅的轉出公式:進項轉出=賬面成本÷(1-13%)×13%
如果是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海關增值稅專用繳款書的農產品,改變用途,其進項稅額轉出的計算:
進項轉出=賬面成本×13%
具體推導如下:
購進的農產品,其進項稅額=實際采購金額×13%
農產品的入賬成本=實際采購金額×(1-13%)
故實際采購金額=賬面成本÷(1-13%)
進項稅額轉出=實際采購金額×13%=賬面成本÷(1-13%)×13%
(7)購入免稅農產品怎麼算增值稅擴展閱讀:
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額。進項稅額=(外購原料、燃料、動力)*稅率。
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接受應稅勞務(以下簡稱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額,為進項稅額。 下列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
(一)用於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徵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二)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及相關的應稅勞務;
(三)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四)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納稅人自用消費品;
(五)本條第(一)項至第(四)項規定的貨物的運輸費用和銷售免稅貨物的運輸費用。
⑻ 農產品如何計算增值稅的進項和銷項稅
購進稻穀1000公斤,幣1900元,抵扣13稅金。=1900*13%=247元。
銷售稻穀300公斤,銷售收入600元;餘下的700公斤稻穀加工為大米後銷售,其銷售收入為1600元,為初步加工按照13%稅率=(600+1600)/(1+13&)*13%=253.10
繳納稅金=253.1-247=6.10元。
(8)購入免稅農產品怎麼算增值稅擴展閱讀:
購進農產品,取得的增值稅扣稅憑證除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外,還有農產品收購發票、農產品銷售發票。可以按照農產品收購發票或者銷售發票上註明的農產品買價和13%的扣除率計算的進項稅額。
其相關的計算公式如下:
進項稅額=買價×扣除率
同時,如果屬於農產品的貨物,分不同情況處理:
(1)從一般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憑專用發票開具的稅額抵扣。
(2)進口農產品取得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的,憑繳款書開具的稅額抵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八條第三款的規定,購進免稅農業產品准予抵扣的進項稅額計算公式為:進項稅額=買價×扣除率.
因此,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在購進免稅農業產品計算抵扣進項稅額時,無需將收購價格人為地劃分為"不含稅價格"和"稅額"兩部分.
再者,購進的免稅農業產品本身不存在已經繳納的增值稅問題,認為地將收購價劃分為兩個部分,亦沒有實際意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八條,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接受應稅勞務(以下簡稱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額,為進項稅額.
下列進項稅額准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三)購進農產品,除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外,按照農產品收購發票或者銷售發票上註明的農產品買價和13%的扣除率計算的進項稅額."
⑼ 免徵增值稅的農產品如何計算消費稅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按照提供的資料看,老師說減按90%計算材料成本應該是在收購農產品時需要將包含的進項稅額進行扣除,即從32000元中扣除;但扣除率有些問題,具體解釋參考如下:
稅額抵扣又稱"稅額扣除"、"扣除稅額",是指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在計算繳納稅款時對於以前環節繳納的稅款准予扣除的一種稅收優惠.由於稅額抵扣是對已繳納稅款的全部或部分抵扣,是一種特殊的免稅、減稅,因而又稱之為稅額減免.
進項稅額=買價×扣除率
具體包括:
1、購進免稅農業產品.購進免稅農業產品,是指向農業生產者購入農業初級產品.
2、購進其他非固定資產貨物.納稅人購進其他非固定資產貨物的進項稅額為銷貨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
3、進口非固定資產貨物.進口非固定資產貨物的進項稅額,為海關開具的完稅憑證上註明的增值稅額.
4、購進應稅勞務.納稅人購進應稅勞務的進項稅額,為勞務提供者開具加工費或修理費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
5、購進或進口固定資產貨物.納稅人購進或進口固定資產貨物,無論是否收到增值稅抵扣憑證,都不能抵扣進項稅額.因此,其支付的進項稅額應並入固定資產價值,在固定資產科目核算.
而目前收購農產品沒有10%的抵扣稅率.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2}12號文件:
"增值稅農產品抵扣率從2002年1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進農業生產者銷售的免稅農產品的進項稅扣除率由10%提高到13%.
2017年7月1日,改為11%的稅率.
2019年4月1日後農產品的增值稅稅率調整為9%.
⑽ 農產品收購進項稅怎麼計算啊
2019年4月1日後農產品的增值稅稅率調整為9%
進項稅額=買價×扣除率
稅額抵扣又稱「稅額扣除」、「扣除稅額」,是指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在計算繳納稅款時對於以前環節繳納的稅款准予扣除的一種稅收優惠。由於稅額抵扣是對已繳納稅款的全部或部分抵扣,是一種特殊的免稅、減稅,因而又稱之為稅額減免。
具體包括:
1、購進免稅農業產品。購進免稅農業產品,是指向農業生產者購入農業初級產品。
2、購進其他非固定資產貨物。納稅人購進其他非固定資產貨物的進項稅額為銷貨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
3、進口非固定資產貨物。進口非固定資產貨物的進項稅額,為海關開具的完稅憑證上註明的增值稅額。
4、購進應稅勞務。納稅人購進應稅勞務的進項稅額,為勞務提供者開具加工費或修理費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
5、購進或進口固定資產貨物。納稅人購進或進口固定資產貨物,無論是否收到增值稅抵扣憑證,都不能抵扣進項稅額。因此,其支付的進項稅額應並入固定資產價值,在固定資產科目核算。
(10)購入免稅農產品怎麼算增值稅擴展閱讀:
(一)檢查時應注意事項
1.抵扣進項稅額的原始憑證是否真實、合法、合理;是否符合相應的使用范圍;專用發票的開具是否符合要求;票面的邏輯關系是否正確;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否經過認證;認證或是否及時申報。
2.有無將外購固定資產以低值易耗品、修利用備件的名義入賬,巧立名目,多抵扣進項稅額;有無將外購固定資產支付的運費申報抵扣進項稅額;有無將按稅法規定允許一次計入成本的科研用固定資產申報抵扣進項稅額。
3.有無將外購貨物改變用途後(如用於非應稅項目、集體福利個人消費等)仍然申報抵扣進項稅額。
4.有無發生非正常損失的外購貨物、在產品、產成品以正常損失報批,不結轉進項稅額轉出。
5.企業兼營非應稅勞務,分別申報繳納增值稅、營業稅的,有無按外購貨物全額申報抵扣進項稅額;外商投資企業兼營出口與內銷,有無按購買國內原材料的全額申報抵扣進項稅額。
6.有無發生進貨退出或折讓並收回價款和增值稅款時,不相應減少當期進項稅額,造成進項稅額虛增。
7.有無將從購買方取得的平銷返利轉做賬外小金庫,不沖減進項稅額;或將取得的實物返利以接受捐贈的名義入賬,不沖減進項稅額;有無將從購買方取得的平銷返利不沖減進項稅額而錯轉銷項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