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免稅額貸方記什麼
1. 貸方是增值稅減免稅款,借方應該是什麼
1、企業實際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後退、先征稅後返還的增值稅,
借;「銀行存內款」
貸;「補貼容收入」
2、對於直接減免的增值稅,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
貸;「補貼收入」科目。
3、未設置「補貼收入」會計科目的企業,應增設「補貼收入」科目。
4、企業應在「應交增值稅明細表」「已交稅金」項目下,增設「減免稅款」項目
反映企業按規定減免的增值稅款,應根據「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科目的記錄填列。
2. 應交增值稅哪些記借方,哪些記貸方,我怎麼都分不清楚呢
比方說你購貨了
你會出現一筆科目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這個是借方的
例題:你買入5000元原材料
借:原材料 5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50
貸:應付賬款 5850
你賣貨了。
會出現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這個是貸方的
借:應收賬款 5850
貸:主營業務收入 5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850
此外如果你買的一批貨物出現比方說用於工程了。或者是遺失了
會出現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這個是貸方的
借:在建工程(或者應付職工薪酬或者待處理財產損益) 5850
貸:原材料 5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850
此外你賣貨了。最後質量不合格會出現退貨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這個會出現在借方。
借:主營業務收入 5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850
貸:應付賬款 5850
最後一種是你要交增值稅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這個是借方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100 000
貸:銀行存款 100 000
3. 應交增值稅減免稅額怎麼做會計分錄
確認發生的經濟業務涉及哪幾類會計科目,具體哪個科目,確定每個會計科目的發生額是增還是減,數額是多少。
根據資產增加記借方,減少記貸方;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最後確認每個會計科目借貸方向、金額,再按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來檢驗會計科目做的是否正確。
會計分錄是對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所涉及的會計帳戶名稱、發生額及應借應貸的方向的記錄、簡稱分錄。
要學好做分錄,首先要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成本、費用類的會計科目熟練掌握好,這是做會計分錄的前提條件,同時,掌握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會計分錄是指預先確定每筆經濟業務所涉及的賬戶名稱,以及計入賬戶的方向和金額的一種記錄。[1]簡稱分錄。會計分錄是由應借應貸方向、對應賬戶(科目)名稱及應記金額三要素構成。按照所涉及賬戶的多少,分為簡單會計分錄和復合會計分錄。
簡單會計分錄指只涉及一個賬戶借方和另一個賬戶貸方的會計分錄,即一借一貸的會計分錄;復合會計分錄指由兩個以上(不含兩個)對應賬戶所組成的會計分錄,即一借多貸、一貸多借或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會計分錄在實際工作中,是通過填制記賬憑證來實現的,它是保證會計記錄正確可靠的重要環節。
會計核算中,不論發生什麼樣的經濟業務,都需要在登記賬戶以前,按照記賬規則,通過填制記賬憑證來確定經濟業務的會計分錄,以便正確地進行賬戶記錄和事後檢查。會計分錄有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
4. 減免稅款余額在借方還是貸方
減免稅款應該在借方,才能表明沖減稅收。
5.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務-減免稅額如何結轉
該科來目不需結轉。年源底終,為新帳當年累計數准確,應將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各明細科目余額借貸方轉平。如果有留抵稅額的情況下,則只保留進項稅額一項數字,即為留抵稅額。
為了計算利潤,要把當期的銷售收入、銷售成本、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所得稅、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等科目的發生額都要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最後,要在會計年度末把所有會計科目的余額結轉到下個會計年度。
(5)減免稅額貸方記什麼擴展閱讀
本年利潤賬戶的余額表示年度內累計實現的凈利潤或凈虧損,該賬戶平時不結轉,年終一次性地轉至利潤分配一未分配利潤賬戶,借:本年利潤,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年終利潤分配各明細賬只有未分配利潤有餘額,需將其他明細賬轉平,借:利潤分配一未分配利潤,貸:利潤分配— 提取盈餘公積、向投資者分配利潤等。至此,所有結轉分錄可以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6. 關於減免增值稅分錄處理為: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額 貸:營業外收入
關於增值稅核算,需要注意的是,進項稅額、銷項稅額、減免稅額這些本身並回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明細科答目,他們是對應交增值稅進行的項目分析。
因此,實際工作中,只要每月將應交增值稅科目的貸方余額轉入未交增值稅科目即可,其借方余額不結轉,留抵下期。
年末結賬,只要應交增值稅科目沒有餘額,應交增值稅科目下各項目自動清零(如有借方余額轉入下期抵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