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免稅額怎麼計入費用裡面
『壹』 關於減免稅的分錄怎麼做問題,請高手解答!!!
應作如下復分錄:
借:管制理費用 407.00
貸:庫存現金 407.00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額) 407.00
貸:營業外收入 407.00
『貳』 關於減免稅的分錄
一、來防偽稅控減免分錄
借:管源理費用 370
貸:庫存現金 370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抵減稅款) 370
貸:營業外收入(或管理費用) 370
二、營業額不超過2萬元,暫時性減免,而超過2萬元又要交的,所以要一致性,另外這個免稅是免給納稅人,所以減稅應該計入營業外收入。
借: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減免營業稅)
貸:營業外收入
『叄』 直接減免的稅收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企業對減來免的流源轉稅作計入「補貼收入」科目的會計處理,但是,新會計准則不僅取消了「補貼收入」科目,而且對減免稅的會計處理也未作明確規定。
新會計准則第16號的應用指南中對「稅收返還」的解釋: 「稅收返還是政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採取先征後返(退)、即征即退等辦法向企業返還的稅款,屬於以稅收優惠形式給予的一種政府補助。增值稅出口退稅不屬於政府補助。
除稅收返還外,稅收優惠還包括直接減征、免徵、增加計稅抵扣額、抵免部分稅額等形式。這類稅收優惠並未直接向企業無償提供資產,不作為本准則規范的政府補助。」
個人觀點:直接減免的流轉稅款,沒有發生實際的現金流出或流入的,不屬於政府補助准則的規范范圍。與原制度下做法一樣,直接沖減「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對於直接減免的所得稅,相當於減少了當期所得稅的納稅義務,可以沖減當期所得稅費用處理。
如果計入營業外收入,則由於減免的所得稅不會再重復徵收所得稅,會導致永久性差異。所以,直接減免的所得稅還是不做帳務處理為好(和以前的實務做法一樣),相當於減少了所得稅費用,不要作為營業外收入。
『肆』 請問新企業所得稅法中減免稅款應該計入哪一個會計科目
你的問題中減免的稅款是指減免的所得稅還是所有的減免稅?只有減免的增值稅才轉版入\「補貼收權入」(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或\「營業外收入」,其他減免稅,直接沖減已經的稅金。比如減免營業稅的,借記:應繳稅費——應交營業稅,貸記:營業稅金及附加;減免所得稅的,借記:應繳稅費——應交所得稅,貸記:所得稅費用。
『伍』 減免稅抵扣費如何做分錄
減免稅抵扣費會計分錄為:
借:應交稅費或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
《企業會計准則第版16號——政府補助》應用指南權第二條規定,政府補助表現為政府向企業轉移資產,通常為貨幣性資產,也可能為非貨幣性資產。政府補助主要有以下形式:
稅收返還。稅收返還是政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採取先征後返(退)、即征即退等辦法向企業返還的稅款,屬於以稅收優惠形式給予的一種政府補助。增值稅出口退稅不屬於政府補助。
除稅收返還外,稅收優惠還包括直接減征、免徵、增加計稅抵扣額、抵免部分稅額等形式。這類稅收優惠並未直接向企業無償提供資產,不作為本准則規范的政府補助。
根據上述規定,生產銷售免稅產品屬於直接免徵稅收優惠形式,免徵的增值稅額會計上不需要進行專門會計處理,利潤表上也不體現直接免徵的增值稅額。如銷售免稅農產品收入100元,賬務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1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00
『陸』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務-減免稅額如何結轉
該科來目不需結轉。年源底終,為新帳當年累計數准確,應將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各明細科目余額借貸方轉平。如果有留抵稅額的情況下,則只保留進項稅額一項數字,即為留抵稅額。
為了計算利潤,要把當期的銷售收入、銷售成本、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所得稅、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等科目的發生額都要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最後,要在會計年度末把所有會計科目的余額結轉到下個會計年度。
(6)減免稅額怎麼計入費用裡面擴展閱讀
本年利潤賬戶的余額表示年度內累計實現的凈利潤或凈虧損,該賬戶平時不結轉,年終一次性地轉至利潤分配一未分配利潤賬戶,借:本年利潤,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年終利潤分配各明細賬只有未分配利潤有餘額,需將其他明細賬轉平,借:利潤分配一未分配利潤,貸:利潤分配— 提取盈餘公積、向投資者分配利潤等。至此,所有結轉分錄可以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柒』 以前年度稅費減免如何入賬
以前年度稅費減免的入賬分以下兩種情況處理:
1、如果是稅收減免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
2、如果原來入管理費用等科目,則
借:銀行存款
貸:管理費用等
3、註:一般情況下不用調整以年度損益。
『捌』 小微企業的減免稅額是要計入『營業外收入—補貼收入』裡面,那麼它需要交納稅款嗎
月末收入未超過二萬,無需交稅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或應交營業稅)
貸:營內業外收入容
月銷售、營業稅不超過二萬 流轉稅免了,還要交所得稅。
目前的免稅政策只針對流轉稅,所得稅無論是核定還是查帳徵收還應按原政策執行
『玖』 減免稅收如何進行帳務處理
借:應交所得稅——已交所得稅70萬元
應交所得稅——減免稅30萬元
貸:國家扶持資金30萬元
銀行存款70萬元
稅收優惠除「先征後返(退)、即征即退」外,還包括直接減征、免徵和增加計稅抵扣額及抵免部分稅額等形式,對於企業享受的這些稅收優惠,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應用指南的規定,不作為該准則所規范的政府補助的范疇。
對於企業享受的各種稅收優惠,除減免及返還的所得稅及國務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有指定用途的減免及返還的稅款以外,一律都應並入企業當年度(或處理年度)的計稅所得額,照章計交企業所得稅。
(9)減免稅額怎麼計入費用裡面擴展閱讀:
減免稅稅款,必須按國家規定的用途和有利於經濟發展的要求使用,稅務機關要對其加強監督檢查。監督檢查包括(國家的規定):
經批准減免稅的納稅人,在享受減免稅期間,必須按照統一規定報送納稅申報表和財務會計報表以及減免稅稅款的使用情況等資料,接受稅務機關的監督檢查。
納稅人享受減免稅的條件發生變化時,應當及時向稅務機關報告,經稅務機關審核後,根據變化情況依法確定是否繼續給予減免稅。
主管稅務機關要定期對納稅人減免稅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因納稅人情況發生變化不應繼續給予減免稅或者納稅人不按規定用途使用減免稅款等情況,稅務機關有權停止給予減免稅,並有權追回已減免的稅款;減免稅期滿,應當自期滿次日起恢復征稅。
納稅人以隱瞞、欺騙等手段騙取減免稅或未經稅務機關批准擅自比照有關規定自行減免稅的,應當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有關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