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分紅多少金額免稅
Ⅰ 股東分紅如何繳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一般來說企業的稅後利潤應當分配給股東。而股東取專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屬得也應該徵收個人所得稅。
股東分紅繳稅計算方法:
1、個人股東按照應得紅利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
2、從上市公司得到的分紅可以減半繳納征稅。
3、外國人取得的紅利無論是否為上市公司,都不需要繳稅。
4、居民企業從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分紅收益為免交稅收。
5、境外非居民企業股東從中國居民企業取得2008年及以後的股息,按1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拓展資料:
稅法修訂相關提案: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草案2018年8月27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依據決定草案,基本減除費用標准擬確定為每年6萬元,即每月5000元,3%到45%的新稅率級距不變。此外,決定擬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擬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先將工資、薪金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准提高至5000元/月,並適用新的綜合所得稅率;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業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先行適用新的經營所得稅率。
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Ⅱ 如何確定公司分紅占利潤比例多少
1、首先要明確,分紅時各個股東應該按照其所佔公司股份的比例來決定分紅的版比例,這一權點,我想大家都是很清楚的。除此之外,一家正規公司的分紅,並不是以所取得的凈利潤的多少來分的,而是根據自己公司發展的需要,從利潤中拿出一部分作為公司發展的資金,剩餘的部分才拿來作為分紅的。
2、關鍵看你們的分紅方式。但是無論如何你們都應該先決定要分多少錢,然後再根據你們所佔的股份比例決定各自應該分得的錢。需要明確的是,能得到分紅的前提是企業能夠盈利,因此,企業是否盈利或者真的盈利是很關鍵的,鑒於此種情況,不建議簽訂分紅比例協議,可以簽訂固定收益性質的協議。
(2)股東分紅多少金額免稅擴展閱讀:
分紅,亦稱利潤分享,即分配紅利的簡稱。1899年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分紅會議」中指出:「分紅是指企業單位提拔一定比例的盈利,分配給該企業單位一般被雇員工的報酬,此種報酬按自由協約的計劃,事先訂定提拔的比率;比例一經決定,即不得由僱主變更」。
股東分紅形式:
一般地說來,股東可以以三種形式實現分紅權:
1、以上市公司當年利潤派發現金;
2、以公司當年利潤派發新股;
3、以公司盈餘公積金轉增股本。
Ⅲ 股東分紅要交稅嗎
股東分紅要交稅。
《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但個人股東從上市公司取得的分紅可以減半征稅。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05〕102號)第一條規定,對個人投資者從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暫減按50%計入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現行稅法規定計征個人所得稅。
拓展資料
一、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稅如何計算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採用的就是比例稅率計稅法,即按次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
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金額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20%)
例如,王先生年底獲得公司股東分紅180000元,則應交所得稅額為180000x20%=36000元。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以個人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不扣除任何費用, 以支付單位或個人每次支付利息、股息、紅利時,個人的所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人人入股 戶戶分紅_新華網
Ⅳ 股東分紅個人所得稅是怎樣規定的
以每次收入為應納稅所得額,乘以20%稅率。
個稅計算器計算公式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應納稅所得額 =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金額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 稅率(20%)
說明: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個人每次取得的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不扣除任何費用。以每次取得的該項收入為一次。
拓展資料
《個人所得稅法》
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稅率表附後)。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稿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並按應納稅額減征百分之三十。
四、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實行加成徵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五、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事業和其他公益事業捐贈的部分,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從應納稅所得中扣除。
對在中國境內無住所而在中國境內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義務人和在中國境內有住所而在中國境外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義務人,可以根據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匯率變化情況確定附加減除費用,附加減除費用適用的范圍和標准由國務院規定。
Ⅳ 股東分紅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這一問題
股東分紅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其計稅額按照所得金額來進行計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5)股東分紅多少金額免稅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