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物流帶來哪些的商機
① 行業觀點:共享經濟趨勢下,物流行業面臨哪些商機
物流企業科技創新驅動力顯現 無人軍團時代開啟
電商加碼配送提速,開啟無人物流2.0
伴隨著電商加碼配送提速,新零售試水推動物流升級,物流行業正經歷著顛覆式的改變。從概念到普及,從倉儲延伸末端應用,物流行業進入無人技術2.0時代。由北京商報社、西街傳媒聯合主辦的2018(第四屆)互聯網+物流格局論壇8月28日上午在新聞大廈隆重開幕。大會以
「開啟無人物流2.0」為主題,物流行業政策制定和主管機構、上下游相關行業協會、物流企業精英以及專家學者,圍繞「無人黑科技與物流產業鏈的未來」、「末端配送的革新與突圍」兩大熱門話題展開觀點的碰撞,探討物流產業鏈的發展方向。同時,大會主辦方還聯合相關協會、物流企業共同啟動了2018第二屆中國快遞員節,呼籲全社會對快遞員這一日益龐大的群體加強監管與關注。
當物流行業逐漸進入每日億件包裹時代,傳統人工作業已無法更好地滿足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無人技術應運而生並迅速崛起。但無人技術應用進程中面臨著的政策、安全以及成本等諸多瓶頸又該如何破局?]
快遞行業運行情況分析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20.8億件,同比增長27.5%;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745億元,同比增長25.8%。其中,同城業務量累計完成50.9億件,同比增長26.2%;異地業務量累計完成164.7億件,同比增長27.5%;國際/港澳台業務量累計完成5.2億件,同比增長43.1%。
2018年6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42.3億件,同比增長24.2%;業務收入完成508.6億元,同比增長21.1%。
在這一背景下,技術迭代催生人工智慧高速發展,面對萬億級市場,這是一份責任更是一場機遇。科技是物流企業的「精兵簡政」之道,不僅能夠大大降低運營成本,也滿足了大眾對於「無人」這一神秘技術的所有想像。
企業爭相開啟無人軍團時代
物流業一直被視為勞動密集型行業,從傳統的手工作業時代升級到現今的人機結合,經歷近百年的歷史洗禮。無人機、無人車等「黑科技」不斷解放勞動力,被大眾接受的同時也成為吸引資本的利器。在此背景下,諸多物流企業爭相展開科技「軍備競賽」,開啟無人軍團時代。
無人軍團的出現,意味著以往出現在山區的無人機、出現在倉儲環節的機器人,正以全新的科技載體進入末端環節。實際上蘇寧物流計劃在全國建設10000+無人機智慧物流樞紐,建立低空無人機末端配送空中航線網路,提速農村物流配送,還將聯合無人機物流研發行業構建無人機業務供需對接平台並對全社會開放;菜鳥發布無人車暴力路測視頻,識別紅綠燈、交通標線、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將末端配送距離從最後1000米縮短至0米。
綜合化末端服務格局進一步形成
在企業的爭相布局之中,綜合化末端服務格局進一步形成。2018年上半年,快遞末端投遞收入同比增長31.4%,超出全部快遞業務收入5.6個百分點。物流主要企業共設立智能快件箱20.3萬組,箱遞率達到8%;全國已運營末端公共服務站4.2萬個,較去年末增長35%;全國大中城市高校規范收投率超過97%,基本實現快遞進校園規范化;城市網點標准化率達到79.8%。
在可預見的未來,隨著政策開放和技術成熟,無人技術極有可能代替人工運輸。行業內有分析認為,未來3-5年內,快遞企業在部分地區和場景或將代替人工,實現無人化配送。
物流企業的科技創新驅動力進一步顯現
2018年上半年,科技創新對提升行業運營效率的貢獻加大,運營模式和產品創新加速湧入收寄、運輸、分揀、末端服務各環節。新技術應用密集涌現,自動分揀系統、分揀機器人、無人倉逐漸規模應用。
期間,順豐獲得國內首張無人機航空運營(試點)許可證;智能快遞塔、菜鳥小盒、移動投遞車、太陽能智慧配送車等探索應用場景。
快遞員群體生存考問
在物流行業日益無人化的今天,仍不能完全繞過快遞員這一直達末端的重要群體。「快遞小哥」也早已成為向消費者直接面對面呈現電商企業、傳統企業新零售服務的重要窗口。
然而,由於人手稀缺、工作繁重,也發生了個別快遞員的過激行為引發社會公眾對快遞群體的誤解。物流科技迅速發展,更多的末端應用技術正在改變這一群體的生存現狀。在以「少人」甚至「無人」為遠景的科技創新推動下,快遞員也將逐漸改變簡單的重復勞動,迎來全新的時代。
② 物流行業帶來的機遇有哪些
總感覺你想問的不是機遇,而是商機
商機:許多以前具有時間局限性的行業都可以擴大商圈了(舉個列子:外賣)
③ 網購會帶動哪些行業具體一點說明理由,回答的好加分
1.快遞物流業發抄展(有一次接一個快遞 和快遞員閑聊 他調侃到 如果沒有網購 好多快遞公司就得破產 有些道理!)2.促進網上金融的規范和發展3.也許還會增加一些新的咨詢或服務職業 比如網購咨詢師,秒殺職業人等4.無疑網購低價是他的一個重要的亮點之一,樓上說的對 這應該會促進實體銷售業的發展 ,品質的提高覺得 合理請採納!謝謝!
④ 網上購物興起了哪些行業 你從這個行業看到了什麼商機
物流快遞
⑤ 國家電子商務與物流快遞試點城市,能給老百姓帶來什麼商機
隨著我國給予=電商越來越多的政策支持,將為航空貨運帶來越來越大的剛性需求。電商與快遞的崛起,其意義絕不只是物流問題,它既影響了消費端也影響了供給端。可以說,小到地區大到全球經濟版圖都在因此而改變。
⑥ 將互聯網思維應用到物流領域將引爆哪些商機
2014年,「互聯網思維」一詞已經被各大領域濫用,在各種吐槽面前,我認為看問題得一分為二的看,詞語本無錯,錯在利用和應用者的心態和出發點。如果是拿去忽悠,那一定沒有多大價值,且不長遠;如果借這樣的思維去跨界思考,並落地應用,那一定會對每個領域帶來啟發。我曾經說過:越傳統的行業,在互聯網化的今天,越有商業機會。當然物流也不例外!
先盤點那些被互聯網化的商業:零售+互聯網=電商,最後發展到O2O;金融+互聯網=互聯網金融;品牌+代工模式+互聯網=小米模式;傳統製造+互聯網=海爾新模式;傳統教育+互聯網=互聯網教育;物流+互聯網會是什麼?這成為大家所關心的話題。剛好本人在物流領域紮根13年,同時將互聯網與物流結合有4年,因此,今天利用跨界的思維來思考和探索,如何用互聯網思維來思考物流業的商業機會。
一、你必須關注的物流前端商業變遷,讀懂互聯網商業的趨勢
過去10年電子商務的發展,將傳統的中國物流推進快車道,今天京東、阿里等企業陸續在海外上市,物流成為其估值的重頭戲。這也是為何劉強東自始至終都強調京東物流的核心價值,這也是為何馬雲會在阿里上市頭一年(2013年)高調啟動菜鳥物流平台的關鍵內因,物流對於大型平台電商企業有著不言而喻的戰略價值。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真正服務於電商的物流企業,反而缺乏對行業價值的認識。諸多物流企業的經營者的思路大部分處於被動服務角色,從運營中獲取微薄的利潤,這樣的企業是典型的低頭做事的思維,缺乏抬頭看天商業視覺。先來看看2014年的行業變化吧:
1、快遞量的變化:當物流企業看全國包裹數量從2012年57億到,2013年的92億變遷,2014年可能超過120個億的趨勢時,只看到量的變化,沒有注意物流前端商業的變化。
2、物流需求的變遷:曾經諸多企業在服務於合同物流(B2B)的業務時,電商B2C物流需求來了;當物流企業全面爭奪B2C物流需求時,O2O和C2B來了。面對京東、阿里、蘇寧O2O的布局,面對海爾、小米C2B的趨勢,順豐、日日順等企業早就開始布局這個市場了。傳統的物流企業,你知道下一個服務的價值點了嗎?特別是那些繼續玩合同物流的企業。
3、物流載體的變化:有關數據顯示,2013年高速路貨車的流量相對於上年降低了2-5%,半掛車銷量降低了27%;而三通一達、順豐等的流量增幅到50%-100%,順豐的飛機達到34架(自有全貨機達15架),德邦等零擔企業的業務量遞增40%左右。這一切基礎數據可以看出整個物流業態的變遷。
4、物流上游商業的變遷:2014年的商業已經從工業化思維升級到互聯網思維。從供應鏈的角度看,2014年各大產業的供應鏈模式都面臨新的變遷。傳統的工業化思維是批量生產產品,從不同的渠道滲透末端消費者,渠道供應鏈是賣庫存模式;而2014年的互聯網商業已經從O2O的體驗到C2B的定製化服務,傳統的手機模式到C2B小米模式,傳統的家電模式到海爾的互聯網轉型的DIY模式,傳統的底特律汽車模式到矽谷的特斯拉生產汽車模式,這一切互聯網化的產業,都將是C端驅動為核心,以信息替代庫存,顛覆了傳統的商業模式,當然隨之而來的是物流服務模式的變革。
新型的互聯網商業,帶動的是個性化的定製消費+O2O的體驗,這將催生小批量、多批次、高頻率的物流服務需求,B2B的物流服務一定會落寞,隨之而來的是快遞、零擔的需求遞增,要打造這樣的物流服務體系,一定是平台化物流企業的春天。
所以,物流上游商業因互聯網思維而加速發展,物流企業若還不快速轉型和創新,市場的淘汰是無情的。
二、互聯網思維給物流行業帶來的商機
既然說越傳統的行業,在互聯網化的今天,越有商業機會,當然物流也不例外!那麼物流互聯網化究竟會有哪些商機呢?
1、物流平台互聯網化,迎來新的商機
我曾經盤點過中國物流的十大平台,包括零擔物流平台、公路港平台、快遞平台、最後一公里平台、物流園區平台、物流運力資源平台、物流人脈商業平台…從不同的角度解析未來平台化發展的商業價值,其實這些平台永遠不是孤立的,疊加在一起就構成了中國物流的商業生態。
中國物流的平台化企業2014年已經初具規模,但平台化的商業業態還尚未成型,物流平台企業的商業模式還比較傳統,如何轉型經營思維?
物流平台應該思考阿里巴巴模式、小米模式、360模式:
1)物流平台企業應該學習阿里巴巴生態模式,不賺取上下游的錢,從平台角度延伸出數據、金融、流量、營銷等商業價值,其實物流平台交易的資金池是足夠大的,大數據的價值也明顯,阿里巴巴讓更多創業者實現了創業夢想,同樣物流平台也會帶動更多的中小物流企業創業。
2)物流平台企業應該學習小米模式,主流產品手機並不賺錢,代工而且是外包富士康,備件和增值服務是其主要的盈利渠道。同樣,物流平台應該是上游下游整合的模式,自己的主流商品或服務不賺錢,延伸出來的服務是獲利的重要方式。
3)物流平台企業應該學習360模式,那就是免費模式,當年金山、瑞星、卡巴斯基打得火熱的時,360的免費模式推出,讓整個殺毒市場顛覆性的變革,今天還有那家殺毒軟體賣錢的,這種顛覆性的思維,可以吸收大量的用戶,從而帶來另一種商業升級。
2014年的今天,陸續有企業推出互聯網車隊、互聯網整合物流園區、互聯網的物流交易平台、以及美國打車軟體Uber開始應用到物流領域,這一切都是互聯網模式融入到傳統物流的商業模式,蘊含這重要的商業潛力。
【小結】互聯網是開放的、無邊際的、無時空約束的,物流平台一定要以開放的思維玩創新。當技術無法再次升級或者不容易推動物流行業升級創新的時候,商業模式的變革就是最佳的機會。利用互聯網企業的經營思維滲透物流,這里的商業價值將呈幾何級裂變。
2、物流業的粉絲經濟,對物流行業帶來的新價值
今年3月,在成都和增益快遞總經理楊華深度交流的時候,大家有一個共鳴,當今的物流企業是抱著金飯碗討飯吃。如何理解?物流企業作為乙方,通過提供物流服務獲取微薄的利潤,其實物流作為商業通路,擁有重大的營銷和數據價值。這是互聯網時代唯一能面對客戶的群體,在保證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這里蘊含這重大的大數據分析和精準營銷的價值,物流行業是積累粉絲的價值遠遠超出常人所意料。
以快遞來說,2013年全國快遞包裹數量92億,中國的網購人群超過4億,這4億網名的地理位置、購物頻率、購物喜好都可以通過物流角度去分析和挖掘。物流行業的粉絲經濟的玩法:
1)整合物流用戶的粉絲經濟,通過微信或APP提供給顧客查詢追蹤服務,最終獲取用戶的信息,實現精準營銷,這個方面順豐、百世物流做得很不錯,而且積累了大量的使用快遞用戶的粉絲,獲得良好的體驗的同時匯集了大量的用戶人群。將快遞C端用戶(會員)與電商平台平台整合,這是典型的順豐速運+順豐優選模式。
2)新營銷功能,物流末端數據將孵化出新的營銷功能,曾經與陝西落地配企業黃馬甲高層交流的時候,他們定義末端的落地配不僅僅做好物流,也是營銷也是其中要的工作。與成都知名物流企業螞蟻物流董事長李浪交流的時候,李董說螞蟻通過搬家為切入口滲透每一個小區、每一個家庭,通過物流為渠道成功推進目錄式營銷,掌握每個社區的人群的大數據,螞蟻的從物流角度獲利並不是看好的,但通過物流延伸整個供應鏈,推動試銷體驗、推動商貿這是其中大的戰略。
3)ToB的粉絲經濟,多說粉絲經濟是toC的服務,其實toB的粉絲經濟一樣的有潛力,如果企業能夠整合各大甲方(物流需求方)的需求和關注點,幫助家訪打造一個為甲方高層服務的有價值的平台,這將帶來很大的客戶粘度。5月我在給大物流集團培訓提到這個思維,大田的高層很受啟發。
4)最大的物流行業粉絲平台,本想把這個環節省略的,因為打造全國最大的物流行業的粉絲平台,正是本人所在的企業的商業秘密。所有物流行業的商業合作都是由人決策的,不同層次的物流人的商業需求差異很大,細分不同人群的需求,本質上就是一種粉絲經濟的服務,面對72萬的物流人的需求(截至2014年6月1日)有著重大的商業的價值,在這里就不必細說了。
【小結】物流是面對C端用戶的重要一環,要跳出傳統物流的思維去思考粉絲經濟的價值,或許有一天,真的送快遞都免費了,那將是對物流行業的又一次革命。這個大家不要奇怪,互聯網思維重要的一點就是免費經濟。
3、信息扁平化,促進行業供求和運營監控的平台化
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帶來的價值,就是將商業溝通、交易變得越來越輕松、便捷、高效、安全,電子商務發展到今天,大家都能親自體會到。當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融入到物流行業,將會帶來哪些革命呢?
1)貨主與承運方的交易將越來越扁平化,當然革掉信息中介黃牛的命,還不是一時半會,因為新一代的貨運車場黃牛,他們也在互聯網化。不管怎麼樣信息通路打通,對行業健康發展一定起到良好的促進著用。2014年第一個將打車模式融入到物流的「路歌車場」就是很重要的一個例子,他將是2014年物流行業互聯網化的重要標桿。
2)監控管理越來越可視化,5月匯通天下的G7平台推出,這將是實現物流運營數據的實施可視化監控,讓一線的信息與後台的監控徹底扁平化。
3)公路港、物流園區平台化的整合,也將促進信息扁平化的發展的重要手段。
4)物流人才供求的扁平化,中國物流行業唯一的新媒體平台的物流指聞,5月啟動了一項免費的服務,就是幫助企業向72萬人發布行業招聘信息,通過微博、微信同步覆蓋全行業,堅持一個月下來,成功幫助幾十家企業找到40多位行業優秀人才,互聯網的思維徹底將物流行業的供求信息扁平化,這只是第一個嘗試。
【小結】物流商業信息的扁平化,這對行業來說一定是行業趨勢,同時一定會傷及傳統模式的利益,正所謂新商業的出現正是對舊商業的顛覆,不破不立。
4、眾籌模式,對物流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思維
將互聯網領域的眾籌模式應用到物流行業,這將具備各種想像空間。不管是資本的眾籌還是資源的眾籌,都會帶來很大的想像空間。
1)資本的眾籌,大家可以想到互聯網領域的3W咖啡模式,是典型的用互聯網思維眾籌業界大佬,形成的一個商業平台。其實物流行業的平台思維完全可以參考3W咖啡模式,這對物流行業資本、資源整合帶來很大的想像空間。前台表象整合的是資本,後台整合的是資源,最後整合的是商業。
2)運力整合,這個低級點的玩法就是屬於快遞、零擔的加盟模式,新的社會化運力整合就是今年快速興起,因為外行不懂物流行業的潛規則,而快速被「滅掉」的「人人快遞」。模式本無錯,錯在經營的思維和商業策略。眾籌的運力整合會給當前的物流行業帶來巨大商機,有的在觀望,有的已經在嘗試,行業發展的新長征路上,一定會有很多血和淚的。
【小結】眾籌模式在國外已經不是新鮮事,在國內市場,特別是在物流行業,擁有巨大的嘗試空間,值得探索。
5、物流新營銷、物流新媒體迎來新商機
在5月份一位物流企業的高管給我吐槽,說現在的物流越來越不好做了,客戶要求越來越挑剔,運營難度越來越大,向我取經。我反問道,你了解你的客戶嗎?你了解你的客戶的需求及困惑嗎?你是否引導你的客戶,客戶是否在你的粉絲群里?是否是你的忠實粉絲?
物流行業的營銷方式將面臨新的變革,基於互聯網思維的營銷將變革傳統物流營銷模式,互聯網營銷大師杜子建曾經說過:」內容驅動產品」的時代已經全面到來,尤其是移動互聯網領域,一個優秀的總編足抵100個優秀的銷售代表。物流業的營銷思路必須面臨新的轉型,誰手上掌握了物流行業最有影響力、最有價值的粉絲群體,誰將是最大的營銷平台。同時營銷方式也必須採用互聯網的思維,體驗式、互動式、案例式成為主流趨勢。
【小結】互聯網思維推動了物流新營銷的變遷,當你的思維跟不上客戶的思維的時候,你的營銷註定要失敗,新時代的物流營銷,一定要從思維上賽過客戶,這樣你才能把握商機。
三、未來的物流互聯網化的結果是怎樣的?
讀完全面的文字後,很多朋友都會問,未來的物流互聯網後,整個行業會變成爭議的業態?因此這里很有必要簡單的對前面的描述進行整合梳理。
未來的物流互聯網化將是:
1、免費經濟經濟的出現;
2、扁平化信息通路將徹底打通;
3、粉絲經濟和流量思維將成為下一個盈利點,而不是通過物流運營盈利;
4、社會化營銷和大數據驅動的精準營銷將是未來物流營銷的主流趨勢,得粉絲者得天下;
5、商業模式的變化,將是駕馭在技術創新基礎上的新的創新;
6、眾籌的思維、平台的思維、跨界整合的思維將為物流行業帶來新的商業價值。
總結:
從工業社會邁向互聯網社會,催生了眾多商業的變化。物流作為一個非常傳統的行業,在互聯網化的今天,新的互聯網思維會給物流行業的發展和變革帶來諸多想像空間。現在的物流企業家,不僅僅要運營幹得好,更要思維跟得上,互聯網社會,商業瞬息萬變,只有把持著「小步快跑、快遞迭代」的思維,才能夠保持著行業的發展的商機同行。
2014年,在中國物流界能夠獲得這樣的商機的企業一定是那些走在創新前沿的企業,是那些敢於革自己命的企業,機會面前人人平等,看到機會的未必是最大的贏家,真正的商業形態是做出來的。今天,你可以不關注新商業,你可以不跨界思考模式顛覆,但移動互聯確實在悄悄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商業。等你有一天發現已經掉隊了,那已經來不及了,互聯網社會,完全不是按照常規的商業思維發展的。借用業界的一句話:優勢打不過趨勢,擁抱趨勢才能贏在未來。
⑦ 網路經濟的發展對物流帶來了哪些機遇和挑戰
我國物流業發展前景廣闊,面臨巨大發展機遇和挑戰。
第一,經濟增長和結構升級帶來物流市場的廣闊前景。
未來2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物流需求增量和物流市場規模最大的國家。同時,從中等收入國家邁向高收入國家,居民消費的水平、心理、方式和結構的變化,要求物流發展更加註重效率、特色、個性和人性,基於更高時間和空間價值的物流需求會越來越大。保守估計,2020、2030年電子商務產生的日快遞量將分別突破2000萬和4000萬件。
第二,城鎮化和區域增長新格局對物流空間分布、效率、獲得性等提出更高要求。
我國正經歷著大規模的城鎮化,推動著物流活動集中於城市群、城市帶、大中小城市和城際間,激增的物流量、機動車量以及能源短缺、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和道路安全等,迫切需要提升城市內、城際間物流效率,構建集成式城市物流配送體系。
第三,全球化縱深和開放新格局推動物流市場深刻調整。
全球化推動我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系和相互作用日益加深。短期內,受歐美經濟疲弱的影響,我國與發達國家的貿易增長會有所放緩,與新興經濟體以及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增長會成為新的亮點,貿易格局的變化帶動國際物流活動此消彼長。中長期看,我國國際貿易仍將有相對較高增長,帶動我國國際物流繼續高速發展。
跨國物流企業將深度滲透我國的傳統物流領域。由於國際經濟新秩序尚未完全建立,隨著我國物流企業走向世界,國際貿易摩擦和各種形式的壁壘有可能增加。
第四,新技術突破和廣泛應用促進物流業升級。
交通運輸、物流、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在孕育新的技術突破,新材料技術、節能環保技術、物聯網、下一代信息技術等將在物流領域得到推廣和應用,電子商務、移動互聯、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將與物流業深度融合,這些都對物流業升級帶來重大促進作用。未來物流技術創新將反映安全、快速、大型化、信息化、智能化、個性化、人性化、精細化、綠色化和節能化等時代性特點。
第五,可持續發展和要素成本上升等驅動物流發展轉型。
未來一二十年,我國物流能源消耗仍處於快速增長期,對液體燃料的需求將大幅增加。由於物流企業運營成本的提高,加之服務價格偏低、融資環境不佳等影響,傳統物流運作模式難以為繼,面臨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可持續發展的轉型要求。
第六,應急和民生物流的重要性日益凸現。
我國自然環境和氣候復雜多樣,自然生態災害嚴重。在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經濟社會轉型時期,各類突發性事故發生幾率將會加大,應急物流體系建設十分迫切。
⑧ 互聯網+帶來哪些商機
網路諜戰
目錄:
第一章 網路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章 網路黑客笑傲天下
第三章 角色互換——黑客的利用
第四章 網路——間諜的新天地
第五章 網路警察在行動
第六章 網路戰爭
第七章 網路帶來的商機與危機
⑨ 互聯網 給快遞行業帶來哪些商機
你好 回答很簡單 增加了網路渠道上更豐富的贏潤!
望採納
⑩ 互聯網思維應用到物流領域將引爆哪些商機
2014年,「互聯網思維」一詞已經被各大領域濫用,在各種吐槽面前,我認為看問題得一分為二的看,詞語本無錯,錯在利用和應用者的心態和出發點。如果是拿去忽悠,那一定沒有多大價值,且不長遠;如果借這樣的思維去跨界思考,並落地應用,那一定會對每個領域帶來啟發。我曾經說過:越傳統的行業,在互聯網化的今天,越有商業機會。當然物流也不例外! 先盤點那些被互聯網化的商業:零售+互聯網=電商,最後發展到O2O;金融+互聯網=互聯網金融;品牌+代工模式+互聯網=小米模式;傳統製造+互聯網=海爾新模式;傳統教育+互聯網=互聯網教育;物流+互聯網會是什麼?這成為大家所關心的話題。剛好本人在物流領域紮根13年,同時將互聯網與物流結合有4年,因此,今天利用跨界的思維來思考和探索,如何用互聯網思維來思考物流業的商業機會。 一、你必須關注的物流前端商業變遷,讀懂互聯網商業的趨勢 過去10年電子商務的發展,將傳統的中國物流推進快車道,今天京東、阿里等企業陸續在海外上市,物流成為其估值的重頭戲。這也是為何劉強東自始至終都強調京東物流的核心價值,這也是為何馬雲會在阿里上市頭一年(2013年)高調啟動菜鳥物流平台的關鍵內因,物流對於大型平台電商企業有著不言而喻的戰略價值。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真正服務於電商的物流企業,反而缺乏對行業價值的認識。諸多物流企業的經營者的思路大部分處於被動服務角色,從運營中獲取微薄的利潤,這樣的企業是典型的低頭做事的思維,缺乏抬頭看天商業視覺。先來看看2014年的行業變化吧: 1、快遞量的變化:當物流企業看全國包裹數量從2012年57億到,2013年的92億變遷,2014年可能超過120個億的趨勢時,只看到量的變化,沒有注意物流前端商業的變化。 2、物流需求的變遷:曾經諸多企業在服務於合同物流(B2B)的業務時,電商B2C物流需求來了;當物流企業全面爭奪B2C物流需求時,O2O和C2B來了。面對京東、阿里、蘇寧O2O的布局,面對海爾、小米C2B的趨勢,順豐、日日順等企業早就開始布局這個市場了。傳統的物流企業,你知道下一個服務的價值點了嗎?特別是那些繼續玩合同物流的企業。 3、物流載體的變化:有關數據顯示,2013年高速路貨車的流量相對於上年降低了2-5%,半掛車銷量降低了27%;而三通一達、順豐等的流量增幅到50%-100%,順豐的飛機達到34架(自有全貨機達15架),德邦等零擔企業的業務量遞增40%左右。這一切基礎數據可以看出整個物流業態的變遷。 4、物流上游商業的變遷:2014年的商業已經從工業化思維升級到互聯網思維。從供應鏈的角度看,2014年各大產業的供應鏈模式都面臨新的變遷。傳統的工業化思維是批量生產產品,從不同的渠道滲透末端消費者,渠道供應鏈是賣庫存模式;而2014年的互聯網商業已經從O2O的體驗到C2B的定製化服務,傳統的手機模式到C2B小米模式,傳統的家電模式到海爾的互聯網轉型的DIY模式,傳統的底特律汽車模式到矽谷的特斯拉生產汽車模式,這一切互聯網化的產業,都將是C端驅動為核心,以信息替代庫存,顛覆了傳統的商業模式,當然隨之而來的是物流服務模式的變革。 新型的互聯網商業,帶動的是個性化的定製消費+O2O的體驗,這將催生小批量、多批次、高頻率的物流服務需求,B2B的物流服務一定會落寞,隨之而來的是快遞、零擔的需求遞增,要打造這樣的物流服務體系,一定是平台化物流企業的春天。 所以,物流上游商業因互聯網思維而加速發展,物流企業若還不快速轉型和創新,市場的淘汰是無情的。 二、互聯網思維給物流行業帶來的商機 既然說越傳統的行業,在互聯網化的今天,越有商業機會,當然物流也不例外!那麼物流互聯網化究竟會有哪些商機呢? 1、物流平台互聯網化,迎來新的商機 我曾經盤點過中國物流的十大平台,包括零擔物流平台、公路港平台、快遞平台、最後一公里平台、物流園區平台、物流運力資源平台、物流人脈商業平台…從不同的角度解析未來平台化發展的商業價值,其實這些平台永遠不是孤立的,疊加在一起就構成了中國物流的商業生態。 中國物流的平台化企業2014年已經初具規模,但平台化的商業業態還尚未成型,物流平台企業的商業模式還比較傳統,如何轉型經營思維? 物流平台應該思考阿里巴巴模式、小米模式、360模式: 1)物流平台企業應該學習阿里巴巴生態模式,不賺取上下游的錢,從平台角度延伸出數據、金融、流量、營銷等商業價值,其實物流平台交易的資金池是足夠大的,大數據的價值也明顯,阿里巴巴讓更多創業者實現了創業夢想,同樣物流平台也會帶動更多的中小物流企業創業。 2)物流平台企業應該學習小米模式,主流產品手機並不賺錢,代工而且是外包富士康,備件和增值服務是其主要的盈利渠道。同樣,物流平台應該是上游下游整合的模式,自己的主流商品或服務不賺錢,延伸出來的服務是獲利的重要方式。 3)物流平台企業應該學習360模式,那就是免費模式,當年金山、瑞星、卡巴斯基打得火熱的時,360的免費模式推出,讓整個殺毒市場顛覆性的變革,今天還有那家殺毒軟體賣錢的,這種顛覆性的思維,可以吸收大量的用戶,從而帶來另一種商業升級。 2014年的今天,陸續有企業推出互聯網車隊、互聯網整合物流園區、互聯網的物流交易平台、以及美國打車軟體Uber開始應用到物流領域,這一切都是互聯網模式融入到傳統物流的商業模式,蘊含這重要的商業潛力。 【小結】互聯網是開放的、無邊際的、無時空約束的,物流平台一定要以開放的思維玩創新。當技術無法再次升級或者不容易推動物流行業升級創新的時候,商業模式的變革就是最佳的機會。利用互聯網企業的經營思維滲透物流,這里的商業價值將呈幾何級裂變。 2、物流業的粉絲經濟,對物流行業帶來的新價值 今年3月,在成都和增益快遞總經理楊華深度交流的時候,大家有一個共鳴,當今的物流企業是抱著金飯碗討飯吃。如何理解?物流企業作為乙方,通過提供物流服務獲取微薄的利潤,其實物流作為商業通路,擁有重大的營銷和數據價值。這是互聯網時代唯一能面對客戶的群體,在保證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這里蘊含這重大的大數據分析和精準營銷的價值,物流行業是積累粉絲的價值遠遠超出常人所意料。 以快遞來說,2013年全國快遞包裹數量92億,中國的網購人群超過4億,這4億網名的地理位置、購物頻率、購物喜好都可以通過物流角度去分析和挖掘。物流行業的粉絲經濟的玩法: 1)整合物流用戶的粉絲經濟,通過微信或APP提供給顧客查詢追蹤服務,最終獲取用戶的信息,實現精準營銷,這個方面順豐、百世物流做得很不錯,而且積累了大量的使用快遞用戶的粉絲,獲得良好的體驗的同時匯集了大量的用戶人群。將快遞C端用戶(會員)與電商平台平台整合,這是典型的順豐速運+順豐優選模式。 2)新營銷功能,物流末端數據將孵化出新的營銷功能,曾經與陝西落地配企業黃馬甲高層交流的時候,他們定義末端的落地配不僅僅做好物流,也是營銷也是其中要的工作。與成都知名物流企業螞蟻物流董事長李浪交流的時候,李董說螞蟻通過搬家為切入口滲透每一個小區、每一個家庭,通過物流為渠道成功推進目錄式營銷,掌握每個社區的人群的大數據,螞蟻的從物流角度獲利並不是看好的,但通過物流延伸整個供應鏈,推動試銷體驗、推動商貿這是其中大的戰略。 3)ToB的粉絲經濟,多說粉絲經濟是toC的服務,其實toB的粉絲經濟一樣的有潛力,如果企業能夠整合各大甲方(物流需求方)的需求和關注點,幫助家訪打造一個為甲方高層服務的有價值的平台,這將帶來很大的客戶粘度。5月我在給大物流集團培訓提到這個思維,大田的高層很受啟發。 4)最大的物流行業粉絲平台,本想把這個環節省略的,因為打造全國最大的物流行業的粉絲平台,正是本人所在的企業的商業秘密。所有物流行業的商業合作都是由人決策的,不同層次的物流人的商業需求差異很大,細分不同人群的需求,本質上就是一種粉絲經濟的服務,面對72萬的物流人的需求(截至2014年6月1日)有著重大的商業的價值,在這里就不必細說了。 【小結】物流是面對C端用戶的重要一環,要跳出傳統物流的思維去思考粉絲經濟的價值,或許有一天,真的送快遞都免費了,那將是對物流行業的又一次革命。這個大家不要奇怪,互聯網思維重要的一點就是免費經濟。 3、信息扁平化,促進行業供求和運營監控的平台化 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帶來的價值,就是將商業溝通、交易變得越來越輕松、便捷、高效、安全,電子商務發展到今天,大家都能親自體會到。當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融入到物流行業,將會帶來哪些革命呢? 1)貨主與承運方的交易將越來越扁平化,當然革掉信息中介黃牛的命,還不是一時半會,因為新一代的貨運車場黃牛,他們也在互聯網化。不管怎麼樣信息通路打通,對行業健康發展一定起到良好的促進著用。2014年第一個將打車模式融入到物流的「路歌車場」就是很重要的一個例子,他將是2014年物流行業互聯網化的重要標桿。 2)監控管理越來越可視化,5月匯通天下的G7平台推出,這將是實現物流運營數據的實施可視化監控,讓一線的信息與後台的監控徹底扁平化。 3)公路港、物流園區平台化的整合,也將促進信息扁平化的發展的重要手段。 4)物流人才供求的扁平化,中國物流行業唯一的新媒體平台的物流指聞,5月啟動了一項免費的服務,就是幫助企業向72萬人發布行業招聘信息,通過微博、微信同步覆蓋全行業,堅持一個月下來,成功幫助幾十家企業找到40多位行業優秀人才,互聯網的思維徹底將物流行業的供求信息扁平化,這只是第一個嘗試。 【小結】物流商業信息的扁平化,這對行業來說一定是行業趨勢,同時一定會傷及傳統模式的利益,正所謂新商業的出現正是對舊商業的顛覆,不破不立。 4、眾籌模式,對物流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思維 將互聯網領域的眾籌模式應用到物流行業,這將具備各種想像空間。不管是資本的眾籌還是資源的眾籌,都會帶來很大的想像空間。 1)資本的眾籌,大家可以想到互聯網領域的3W咖啡模式,是典型的用互聯網思維眾籌業界大佬,形成的一個商業平台。其實物流行業的平台思維完全可以參考3W咖啡模式,這對物流行業資本、資源整合帶來很大的想像空間。前台表象整合的是資本,後台整合的是資源,最後整合的是商業。 2)運力整合,這個低級點的玩法就是屬於快遞、零擔的加盟模式,新的社會化運力整合就是今年快速興起,因為外行不懂物流行業的潛規則,而快速被「滅掉」的「人人快遞」。模式本無錯,錯在經營的思維和商業策略。眾籌的運力整合會給當前的物流行業帶來巨大商機,有的在觀望,有的已經在嘗試,行業發展的新長征路上,一定會有很多血和淚的。 【小結】眾籌模式在國外已經不是新鮮事,在國內市場,特別是在物流行業,擁有巨大的嘗試空間,值得探索。 5、物流新營銷、物流新媒體迎來新商機 在5月份一位物流企業的高管給我吐槽,說現在的物流越來越不好做了,客戶要求越來越挑剔,運營難度越來越大,向我取經。我反問道,你了解你的客戶嗎?你了解你的客戶的需求及困惑嗎?你是否引導你的客戶,客戶是否在你的粉絲群里?是否是你的忠實粉絲? 物流行業的營銷方式將面臨新的變革,基於互聯網思維的營銷將變革傳統物流營銷模式,互聯網營銷大師杜子建曾經說過:」內容驅動產品」的時代已經全面到來,尤其是移動互聯網領域,一個優秀的總編足抵100個優秀的銷售代表。物流業的營銷思路必須面臨新的轉型,誰手上掌握了物流行業最有影響力、最有價值的粉絲群體,誰將是最大的營銷平台。同時營銷方式也必須採用互聯網的思維,體驗式、互動式、案例式成為主流趨勢。 【小結】互聯網思維推動了物流新營銷的變遷,當你的思維跟不上客戶的思維的時候,你的營銷註定要失敗,新時代的物流營銷,一定要從思維上賽過客戶,這樣你才能把握商機。 三、未來的物流互聯網化的結果是怎樣的? 讀完全面的文字後,很多朋友都會問,未來的物流互聯網後,整個行業會變成爭議的業態?因此這里很有必要簡單的對前面的描述進行整合梳理。 未來的物流互聯網化將是: 1、免費經濟經濟的出現; 2、扁平化信息通路將徹底打通; 3、粉絲經濟和流量思維將成為下一個盈利點,而不是通過物流運營盈利; 4、社會化營銷和大數據驅動的精準營銷將是未來物流營銷的主流趨勢,得粉絲者得天下; 5、商業模式的變化,將是駕馭在技術創新基礎上的新的創新; 6、眾籌的思維、平台的思維、跨界整合的思維將為物流行業帶來新的商業價值。 總結: 從工業社會邁向互聯網社會,催生了眾多商業的變化。物流作為一個非常傳統的行業,在互聯網化的今天,新的互聯網思維會給物流行業的發展和變革帶來諸多想像空間。現在的物流企業家,不僅僅要運營幹得好,更要思維跟得上,互聯網社會,商業瞬息萬變,只有把持著「小步快跑、快遞迭代」的思維,才能夠保持著行業的發展的商機同行。 2014年,在中國物流界能夠獲得這樣的商機的企業一定是那些走在創新前沿的企業,是那些敢於革自己命的企業,機會面前人人平等,看到機會的未必是最大的贏家,真正的商業形態是做出來的。今天,你可以不關注新商業,你可以不跨界思考模式顛覆,但移動互聯確實在悄悄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商業。等你有一天發現已經掉隊了,那已經來不及了,互聯網社會,完全不是按照常規的商業思維發展的。借用業界的一句話:優勢打不過趨勢,擁抱趨勢才能贏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