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在哪些節日線上購物
❶ 西方有哪些宗教節日 人們在這寫節日都干什麼
第一節 新年(New Year)
1. Calendar
猶太歷七月的第一天;伊斯蘭教歷第一個月的第一天;格列高利歷 (Gregorian calendar),公歷或陽歷。為紀念1582年羅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採用此歷而命名的。按陽歷或公歷,新年從1月1日(January 1)開始。在元旦這一天,人們辭舊迎新(to see the old year out and the new year in)。
2. Wishes :Happy New Year .Happy New Year to you. wish a happy New Year.Thank you, the same to you.恭喜發財,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3. Celebrations由於文化和習俗的不同,各國人民慶祝元旦和新年的方式和形式也有一定的差異。
在西方國家,盡管聖誕節才是最大的節日,新年在人們心目中仍佔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除夕之夜(New Year\'s Day)晚會是慶祝新年到來必不可少的活動。西方各國的人們都喜歡在歡快的樂曲和絢麗的光彩中喜氣洋洋地度過一年的最後一個夜晚。此時,化裝晚會特別受歡迎。來賓們把尊嚴和謹慎藏在面具之後,打扮得稀奇古怪。大家無拘無束,盡情玩樂,與平日的行為大相徑庭。在英美兩國,午夜鍾聲一響,參加晚會的人們還要手拉手高唱"友誼地久天長"這首著名的蘇格蘭民歌。
第二節 聖誕節(Christmas)
聖誕節是基督教徒紀念耶酥基督(Jesus Christ)誕生的日子,公認的日期是12月25日。聖誕節本是一個宗教性的節日,後來逐漸演變成一個具有民族風格的全民性的節日,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甚至非洲,東南亞一些國家都很盛行。
聖誕節指聖誕日(Christmas Day)或 聖誕節節期(Christmas tide),即12月24日至第二年1月6日這段時間。另外人們把12月24日夜為聖誕前夜(Christmas Eve)。
1. Jesus Christmas
基督宗教於公元1世紀由巴勒斯坦拿撒勒人耶穌創立。他是上帝的獨生子,為聖靈感孕童貞女瑪麗婭而降生;他曾行過很多神跡,讓瞎子復明,跛子行走,死人復活,但是因為猶太公會不滿耶穌基督自稱為上帝的獨生子、唯一的救贖主,把他交給羅馬統治者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後第三天復活,顯現於諸位門徒,復活第40天後升天;還會於世界末日再度降臨人間,拯救人類,審判世界。被12使徒中的猶大叛賣並受難,受難日為星期五,最後的晚餐連耶穌有13人,所以在西方,13是人們忌諱的數字,並且與星期五一起視為凶日。
2. Christmas tree
聖誕樹可以說是聖誕節最重要的裝飾點綴物。聖誕樹通常使用整棵塔形常綠樹(如衫、柏等),或用松柏樹枝紮成一棵塔形聖誕樹。樹上掛滿了閃閃發光的金銀紙片、用棉花製成的雪花和五顏六色的彩燈、蠟燭、玩具、禮物等裝飾品。樹頂上還裝有一顆大星,樹上的彩燈或蠟燭象徵耶酥是世界的光明,大星則代表耶酥降生後將三位東方賢人引到伯利恆的那顆星。
聖誕樹的起源眾說不一。
3. Santa Claus/ Father Christmas
聖誕老人是西方老幼皆知的典型形象,是聖人與神靈的結合體,是仁愛與慷慨的代名詞。一般認為聖誕老人是一個留著銀白鬍須、和藹可親的老人。他頭戴紅色尖帽,身穿白皮領子的大紅袍,腰間扎著一條寬布帶。傳說聖誕老人在聖誕夜駕著八隻鹿拉的滿載著禮品的雪橇,從北方雪國來到各家,由煙囪下來,經過壁爐到房間內,把糖果、玩具等禮品裝進孩子們吊在壁爐和床頭上的襪子里。
相傳聖誕老人是羅馬帝國東部小亞細亞每拉城(今土耳其境內)的主教聖尼古拉的化身。17世紀荷蘭移民把聖誕老人的傳說帶到了美國。美國英語中的聖誕老人為「聖塔?克勞斯」(Santa Claus),在荷蘭語中原為「聖尼古拉」。聖尼古拉主教生前樂善好施,曾暗地裡贈送金子給一農夫的三個待嫁的女兒作嫁妝,將一袋金子從煙囪扔進去,恰好掉在壁爐上的一隻長統襪中。所以現在在聖誕夜有不少天真的孩子都把襪子口朝上小心翼翼地吊在壁爐旁或床頭,期待聖誕老人送來禮物。
在現代英美等國家,有不少百貨商店為吸引和招攬顧客,在聖誕節期間會專門派人扮成聖誕老人,向來商店購物的顧客(尤其是顧客帶的孩子)分發糖果和禮品。
4. Christmas cards and Christmas presents
按照習俗,過聖誕節時人們都互贈聖誕賀卡和聖誕禮品。賀卡可以在商店買到,也可以自製,只要寫上一句祝詞,寫上自己的姓名就行了。贈賀卡一般要根據對方的年興趣愛好以及與自己的關系等。不僅同事、同學、朋友之間互贈,家庭成員之間也有互贈賀卡和禮品的習慣。這是一種最普通的慶祝聖誕節的活動。
5. Christmas dinner
聖誕餐是聖誕節當天的主餐,有的家庭把它安排在中餐,有的把它安排在晚餐。這餐飯主要是家人聚餐,一般不邀請客人。聖誕餐主要食品為:火雞(turkey)或烤鵝(roast goose)、布丁(puddings)以及各類小甜餅(如golden butter cookies,fruit cookies)等。
按照習俗,吃聖誕餐時,往往要多設一個座位,多放一份餐具, 據說這是為了「主的使者」預備的,也有的說是為一個需要幫助的過路人而准備的。
6. Christmas carol
在聖誕夜(12月24日晚至25日晨),基督教徒們組織歌詠隊到各教徒家去唱聖誕頌歌,傳報佳音。據說,這是模仿天使在基督降生的那天夜裡,在伯利恆郊外向牧羊人報告基督降生的喜訊。頌歌很多,比如《平安夜》、《鈴兒響叮當》、《小伯利恆》、《東方三賢士》等,內容大都與耶酥的誕生有關。
第三節 復活節(Easter)
復活節(Easter)是基督教耶酥復活的重大節日。對基督徒而言,復活節僅次於聖誕節。
公元325年,尼西亞會議決定,為紀念基督教的創始人耶酥復活,將每年的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the first Sunday following the first full moon after March 21)定為復活節,所以,復活節每年的具體日期不確定。又因為復活節總是在星期天,所以它的英文說法可以是Easter/Easter Day,也可以是Easter Sunday。從復活節開始以後的一周稱為復活節周(Easter Week),在此期間,教徒每天進行祈禱。
復活節前40天有一個大齋期稱為四月齋( Lent ),是從基督教的聖灰星期三( Ash Wednesday )起至復活節前一天為止的40天,這主要是為了紀念耶酥在荒野禁食()40天而絕食或懺悔。大齋期為信徒們提供了一贖罪(penance)、齋戒(fasting)、自製(self-denial)和懺悔(repentance)的機會,要求信徒們滌凈過去一年中的劣行與罪過。
按照基督教的習慣,在復活節的前一天,教徒們要舉行夜間祈禱。這天晚上,教堂里燈火全部熄滅,意味著世界一片黑暗。等到午夜的鍾聲一響,神父手持一枝點燃的蠟燭(象徵基督光芒),走進教堂,將各個教徒手中的蠟燭點燃,不一會兒,整個教堂被眾多的蠟燭光照得通明,祈禱也就隨之結束。
復活節這一天要舉行宗教儀式和活動, 如「聖餐」等,人們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主復活了」(The Lord\'s risen)。然後人們互贈彩蛋(Easter egg),小孩吃兔子糖,講兔子的故事。按西方國家的習俗,彩蛋 和兔子是 復活節的典型象徵和吉祥物。
第四節 感恩節(Thanksgiving)
感恩節是美國民間傳統節日。時間是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the 4th Thursday in November)。
1.起源
感恩節的起源有一段有趣但很復雜的歷史,這一段歷史要從英國的宗教史說起。大約16世紀中葉,在英國教會()內出現了改革派。他們主張清除教會內殘留的天主教舊制和煩瑣的禮儀,取消教堂內華麗的裝飾,反對封建王公貴族的驕奢淫逸,主張過勤儉清潔的簡朴生活,因而被人稱為清教徒()。清教徒中又分為溫和派和激進派。溫和派主張君主立憲,代表大資產階級和上層新貴族的利益。激進派則提倡共和政體,堅持政教分離,主張用長老制改組國會,代表中小資產階級貴族的利益,後來遭到當局的迫害,部分清教徒於是被迫逃亡國外。1620年9月,102 名英國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木船(Mayflower)從英格蘭的普利茅斯(Plymouth)出發,經過將近3個月的海上漂泊,於當年12月23 日來到美洲的 Massachusetts 東南部的 Plymouth 港口,並在附近意外地找到一個印地安人的村落,他們發現村內無人於是定居下來。但是當時是冬天,又人生地不熟,白手起家,缺衣少食,以及疾病的侵襲等原因,到第一個冬天結束時,活下來的只有50來人。但有幸的是,第二年的春天,這批倖存下來的移民得到了當地印地安人的熱心幫助。善良的印地安人給他們種子,教他們打獵,教他們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種莊稼等。就這樣,在印地安人的幫助下,再加上移民們的艱苦奮斗,終於迎來了1621年的大豐收。
為了感謝上帝賜予的大豐收,移民們決定舉行一次盛大的慶祝活動,同時也是為了感謝印地安人的熱心幫助。於是他們在1621年的11月下旬的一個星期四,與邀請來的曾幫助過他們的印地安人一起舉行了一個慶祝活動。他們在天亮時鳴放禮炮,舉行宗教儀式,虔誠地向上帝表示感謝。然後他們用自己獵取的火雞以及自己種的南瓜、紅薯、玉米等做的美味佳餚,隆重慶祝上帝的賜予,這便是美國歷史上的感恩節的開始。1789年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正式宣布將11月26日作為過感恩節的日子。但一直到1941年由國會通過了一項決議,將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作為全國統一慶祝感恩節的日子。
第五節 愚人節(April Fool's Day)
愚人節(April Fool's Day/All Fool's Day)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節日。時間是每年的4月1日(April 1st)。按照西方國家的習俗,在愚人節這一天,人們可以任意說謊騙人,愚弄他人。騙人越高,越能得到推崇。在愚人節受到愚弄的人被稱為 April Fool ( 4月愚人)。按照他們的習慣,當一個人成功地使別人受到愚弄時,他就會笑著說,這時受愚弄的人恍然大悟,也會跟著哈哈大笑。愚人節活動活躍氣氛,放鬆一下大腦,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一些樂趣,本不是件壞事。但是開玩笑或愚弄人應該有個分寸,要適可而止,不要只是一味地追求騙術的高明,而不顧他人的承受性,也就是說不要把自己的一時高興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不過愚人節最典型的活動還是大家互相開玩笑,用假話捉弄對方。有的人把細線拴著的錢包丟在大街上,自己在暗處拉著線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撿起錢包,他們就出其不意地猛然把錢包拽走。還有人把磚頭放在破帽子下面擱在馬路當中,然後等著看誰來了會踢它。小孩們會告訴父母說自己的書包破了個洞,或者臉上有個黑點.等大人俯身來看時,他們就一邊喊著「四月傻瓜」。一邊笑著跑開去。總之,每逢愚人節這一天,動物園和水族館還會接到不少打給菲什(魚)先生成萊昂(獅子)先生的電話,常常惹得工作人員掐斷電話線,以便減少麻煩。
如今的愚人節在美國已主要是淘氣的男孩子們的節日了。
第六節 母親節( Mother's Day)
母親節( Mother's Day)是英美等國家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敬意而設的一個節日。日期是每年的5月第二個星期日(the 2nd Sunday in May)。
母親節起源於19世紀60年代的美國。據說當時在美國 Philadelphia 有一個小地方,人們之間彼此關系不十分友好,經常打架。當時有一位叫 Mrs Jarvis 的女士希望能改變這種狀況,於是她就開始了一個所謂「母親友誼節」(Mother\'s Friendship Day)。在母親友誼節這一天便去看望其他人的母親,並勸她們能和好如初。於 1905年5月9 日去世,她的女兒Miss Anna Javis 繼承了她的事業,繼續努力,並決心建立一個紀念母親的節日。於是她開始給當時有影響的人寫信,提出自己的建議。在她的努力下, Philadelphia 於1908年5 月10 日第一次慶祝了母親節。
每逢母親節,做兒女的會送給自己的母親節日賀卡(Mother's Day Cards)、鮮花(flowers)以及母親們喜歡的精美禮物(presents)等,同時,在這一天做父親的會領著子女們包攬家務,以便讓做母親的有個休息的機會。
第七節 父親節( Father's Day)
每年的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the 3rd Sunday in June)。主要在美國和加拿大。
父親節( Father's Day)起源與20世紀初的美國。據說當時在華盛頓州有一位名叫的人,她年幼喪母,兄弟姐妹六人全靠父親撫養成人。父親的這種既為人父,又為人母的自我犧牲精神極大地感動了她。長大後,她積極倡導父親節,並說服當時華盛頓的Ministerial Society of Spokane作一次特殊的禮拜儀式向父親們表達敬意。後來在1916年她的建議得到了Woodwork Wilson總統的官方承認。從此父親節便成為了美國的一項傳統節日。
按照習慣,父親節這一天,做孩子的通常一大早就起床`給父親做一頓豐盛的早餐,端到父親的床頭,感謝父親的養育之恩。另外,父親節這一天,孩子們還向父親贈送禮物,所送的一般是父親喜歡的衣服和愛喝的酒。
第八節 情人節( Saint Valentine's Day)
情人節( Saint Valentine's Day)是英美等國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時間是每年的2月14日。
關於情人節的起源有許多不同的解釋,現在大多無法考證,其中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它是為了紀念羅馬基督教殉道者St. Valentine而設的。相傳他在2 月14日即將被斬首之前,憑借自己執著的愛戀之情的魔力使雙目失明的女兒重見光明。
值得注意的是情人節不僅僅是年輕人的節日,也是一個大眾化的節日。情人節這一天,不僅僅情侶們互贈卡片和禮物,人們也給自己的父母、老以及其他受自己尊敬和愛戴的人贈禮物和卡片。特別引人入勝的是情人節之夜的化裝舞會。這在幾十年前就十分流行。參加舞會的入,個個煞費苦心地將自己裝扮起來,有的化裝成中世紀的騎士,有的化裝成西班牙的海盜,還有的化裝成東方的皇帝。聰明的舞會主人常常給每位客人發一個帶花邊的瓦倫丁卡片,上面寫著某個人的名字,這個人就成為你今晚的夥伴。因此在舞會上,人們便可以看到羅密歐和灰姑娘翩翩起舞;哈姆雷特同卡門談笑風生;阿拉伯公主同查理二世共進晚餐。他們化裝得那樣維妙維肖.使人覺得彷彿真的是一群古人復活了。
第九節 萬聖節 ( Halloween)
1. 萬聖節(All Saints' Day)
按照基督教的習慣,每年的11月1 日為萬聖節,是紀念所有聖徒的日子。萬聖節前夕便是萬聖節的前一天,即10月31日。在中世紀的英格蘭,萬聖節被叫做 All Hallow ,大家知道,"前夕"的英語是eve , 所以萬聖節前夕便由Halloween + eve 演變成 Halloween 。
在英國,萬聖節前夕可以說是一個鬼節。因為大多數活動都與「鬼」有關。每到萬聖節前夕這天晚上,人們就圍坐在火爐旁,講述一些有關鬼的故事,有時讓一些在場的小孩聽起來好生害怕。有的人把蘿卜或甜菜頭挖空,做成一個古怪的頭形的東西,在上面刻上嘴和眼睛,在其內放上一枝點燃的蠟燭,看上去古怪、讓人害怕,然後把它掛在樹枝上或大門上,據說這樣可以驅逐妖魔鬼怪。
在美國,人們製作「傑克燈」或叫「南瓜燈」(Jack-o'-lantern)。小孩們身穿古怪的服裝,頭戴面具,裝扮成鬼怪的形象,手裡提著一盞南瓜燈,從一家走到另一家,在大門口大聲叫著「是請客還是要我們搗亂(Trick or Treat)。這時若主人不請客(treat ),這些頑皮的孩子就會動真格地搗亂(trick),有的在主人的門把上塗上肥皂或往玻璃上灑肥皂水;有的乾脆把主人的門給卸下來;還有的順手拿走主人放在門口的日常小用品等。但人們對這些天真可愛的小客人一般還是歡迎的,並且事先都准備好糖果或零錢。聽到這些小孩來到時,他們馬上迎出來,給孩子們分發糖果或零錢。
美國獨立日
美國獨立日7月4日 ,獨立日是美國主要法定節日之一。
1776年7月4日,由傑弗遜起草的《獨立宣言》在費城大陸會議上正式通過,庄嚴地宣布美利堅合眾國脫離英國而獨立。《獨立宣言》是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偉大文獻,通過《獨立宣言》的這一天也成為美國人民永遠紀念的節日,定為美國獨立日。
聖誕節(Christmas)
聖誕節是歐美國家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它原本是耶穌基督(Jesus christ)誕辰紀念日,如今已成為西方國家全民性的節日,頗似中國的春節。聖誕節定於每年12月25日,而聖誕節節期(Christmas Season)往往持續二周。這段時期里,雪片般的賀卡飛往世界各地,電話線、通訊網頻繁地傳遞人們的祝福和問候;大街小巷粉飾一新,商店櫥窗前大減價、大拍賣的廣告格外醒目;到處可見人們拎著大包小包的節日用品匆匆而過,到處可聽見歡快的歌聲和笑聲。車站、機場里此時擠滿了盼望回家的人群,因為聖誕節也是家人團聚的日子。無論外出多遠,人們都會想方設法趕回家與親人團聚。
復活節(Easter)
復活節是西方國家隆重而又盛大的宗教節日。復活節的清晨,當天邊剛抹上一縷晨略,婉轉而深沉的樂曲開始響徹晨空。在樂曲的感召下,基督教徒從四面八方湧向教堂、公園或公共廣場去迎接復活節的黎明,紀念基督耶穌的復活。
據「福音書」記載:「基督耶穌生於公元1世紀。他是上帝的獨生子,生於耶路撒冷城外的伯利恆、母親是童貞女,名叫『瑪利亞』。因『聖靈感孕』而生耶穌。耶穌為贖人類罪孽而降生為人,故稱為『救世主」』。耶穌繼承猶太教部分教義並加以改革創新。他特選了互2個門徒,賦予他們傳教的使命和權利。後來為猶太教當權者所仇視,被捕送交羅馬帝國
猶太總督彼拉多,由其判決釘死在十字架上,3天後復活。復活節就是為廠紀念耶穌復活而定的。雖然復活節是紀念耶穌的復活,但是復活節這個名字卻取自古代的春陽節(Norse Fesdval of Snrins Sun),春陽節是古代納維亞人的節日,它歡慶冬天的過去,春天的到來。
隨著基督教的傳播,復活節逐漸代替了春陽節。但是,由於耶穌是在春陽節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所以在慶祝復活節同時,春陽節的一些風俗在很長的時間里被保存下來。古時候,復活節與猶太的逾越節(Passover)是在同一天里。這是因為耶穌是到耶路撒冷慶祝猶太逾越節時被打死在十字架上的u從這個意義上說,原先復活節的R子是根據逾越節的日子而定的,而逾越節的日子是根據儒略歷(Jll-lian Calender)而定的。儒略歷是根據月亮的盈虧每年都有一定的變化而定的月B時基督教徒認為,復活節的日子不能變動,它應該是在星期日周為耶穌是在星期日復活的。為此,公元2世紀,羅馬教皇下令將星期日定為復活節。然而,這道命令遭到一些教區的反對,如英國等地的教區仍以儒略歷的逾越節為復活節。
公元325年,羅馬皇帝君士但丁在尼西亞內閣會上(Council of Nicaea)支持了羅馬教皇。尼西亞會議規定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為復活節。1582年,格利歷(Gregorian Calender)代替了儒略歷。格利歷就是現今的陽歷。但是,英國及其殖民地還是使用儒略歷,這樣就造成了正教和新教在復活節具體日子上的差異。直到 1752年,英國改用格利歷後,這種差異才消失。復活節一般是在舊歷的3月22日至4月23日之間,確切日子要根據春分那大或其後出現的滿月決定。
萬聖除夕(Halloween)
10月31日夜是西方國家的萬聖除夕。萬聖除夕起源於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中歐、西歐凱爾特部落。凱爾特人崇拜祭司神(Druid)。據凱爾特人的宗教信仰記載:每年的10月31日,死亡之神和黑夜之神要將天下亡靈驅趕到祭司神面前。又一傳說:羅馬人認為祭司神的新年是11月1日。這天,祭司神召集天上的神靈以安撫有罪的亡靈。出自這種古老的傳說,現今的萬聖節都要擺上紙剪的妖魔鬼怪、女巫精靈。
萬聖除夕的許多活動都與迷信有關。萬聖除夕的前一星期,孩子們在家長的幫助下開始准備鬼怪面具和望而生畏的服飾。入夜(萬聖除夕),當打扮得猙獰可怕的孩子們出現在家長面前時,家長要表示害怕,這樣孩子們會感到很快活。有的孩子用掃帚柄將頭帶尖頂帽,身披黑長紗裙的「女巫」送到鄰家的屋頂上;有的孩子用被單裹在身上,扮成鬼怪精靈;有的孩子則拿著或戴著令人恐懼的骷髏畫到處嚇人。在英國的切斯郡和施洛郡,許多人在萬聖除夕要外出「招魂」,但在現代,人們已不再給「幽靈」散發過去曾經散發過的「萬靈餅」。
大部分小孩子在這天晚上打扮得奇形怪狀,背上小布袋,挨家挨戶地去乞討。他們按響鄰居門鈴,有人開門時,他們就高喊:「捉弄或款待」(trick or treat)。成年人也喜歡這些「行乞」的孩子。他們摸摸孩子們隨身的小布袋,然後在布袋裡裝些糖果、糕餅和水果等。所以,這天晚上大部分西方家庭都要備些供上門「行乞」的食品。如果有人拒絕孩子們的要求,他們就要被捉弄。孩子們會將肥皂塗在人家的玻璃窗上,會把人家修剪花草的工具搬到讓人不易找到的地方。
萬聖除夕是大孩子們搗蛋和惡作劇的狂歡之夜。他們向來往的車輛扔雞蛋、西紅柿,把人家放在走道上的傢具等物搬出去扔進垃圾箱,在公共場所的柱廊欄桿上亂塗亂寫,把難以清除的蠟油塗在商店酒家的玻璃櫥窗上或汽車的擋風玻璃上。住在山區的孩子,還會將人家種在山坡上的南瓜摘下來當作皮球滾下山。英國的馬恩島將萬聖除夕稱為捶門之夜(ThumP-the-door Night)。因為在這晚,一些人聚集在一起,用蘿卜、白菜、西紅柿或類似的東西捶打人家的大門,直到有人出來給他們錢或相應的東西為止。因此,為了防止有些人的過分破壞行為,萬聖除夕的街上警察戒備森嚴,隨時阻止過分的行為,逮捕觸犯刑律的人。
南瓜燈籠、蘋果和玉米桿是萬聖除夕的吉祥物。南瓜餡餅、爆玉米花和蘋果汁是萬聖除夕的點心。萬聖除夕時用紙剪的鬼怪精靈、黑貓女巫是表示對萬聖節的敬畏。傳說古代凱爾特人為了感謝太陽神給人類帶來的豐收,為了驅趕有罪的靈魂,他們在萬聖除夕這一夜,在高山上燒一堆黃火,然後圍著火講述各自最可怕的經歷。上了年紀的婦女則要求「女巫」占卜一下來年的運氣。據說黑貓是「女巫」的吉祥物。南瓜燈籠、蘋果和玉米桿都是萬聖除夕的標記。據說古時候愛爾蘭有一個名叫傑克的人,他不敬上帝,且為人吝嗇。死後戲弄陰曹主宰,被趕出陰曹地府,並判他永遠在黑暗裡提著燈籠行走。萬聖除夕早先在美國並不盛行。1840年,隨著大批英格蘭地區的蓋蘭人來到北美後才盛行起來。但是,萬聖除夕的風俗傳到美國後有了一些變化。如人面南瓜代替了過去的蘿卜或燈籠。美國人在萬聖除夕,把大南瓜挖空,並在上面刻上人的五官,然後在挖空的南瓜里點上小蠟燭。這樣,在黑暗中遠遠望去,南瓜燈籠就象一張微笑的瞼。挖出的南瓜瓤可以做成可口的南瓜餡餅。由於南瓜在萬聖除夕中的「地位」實在重要,所以這一夜,所有的南瓜都會被搶購一空。
小孩子在萬聖除夕外出「行乞」的風俗也發源於愛爾蘭。愛爾蘭的孩子在萬聖除夕為愛爾蘭的宗教之神Muckolla而挨家挨戶地「乞討」。後來,歐洲其他地方的孩子們也仿效了愛爾蘭孩子們的做法:在萬聖除夕穿著奇裝異服,戴著鬼怪面具外出「行乞」,不過他們認為他們「乞討」來的是「靈魂餅」。1950年,美國費城的兒童首先提出要將萬聖除夕「乞討」得來的食品讓全世界兒童共享。之後,美國兒童又提出萬聖除夕要「乞討」錢而不是食品。這樣,就可以通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將「乞討」得來的錢寄給別的國家的兒童。現在,在萬聖除夕經常可以看見背著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字樣的小布袋的兒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有專人負責萬聖除夕兒童「行乞」的活動。
❷ 外國人有哪些傳統節日
聖誕節 平安夜 狂歡節
聖瓦倫丁節(情人節St. Valentine's Day)
聖帕特里克節為3月17日,以紀念愛爾蘭守護神聖帕特里克。這一節日5世紀末期起源於愛爾蘭,美國從1737年3月17日開始慶祝。
愚人節(April Fools' Day)4月1日是西方也是美國的民間傳統節日——愚人節。愚人節起源於法國。
復活節(Easter、一般指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復活節是基督教紀念耶穌復活的一個宗教節日。每年,春分過去,第一次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就是復活節。日期年年不同,一般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
植樹節(Arbor Day)五月的第二個星期五) 植樹節是一個州定節日,沒有全美統一規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間,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活動。
母親節(Mothers' Day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萬聖節(Halloween) 11月1日萬聖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
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感恩節。感恩節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古老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因此美國人提起感恩節總是倍感親切。
❸ 在外國有哪些節日
外國節日有很多,由於篇幅問題在此只列舉5個。
1、情人節(2月14日)-----ST.VALENTINE'S DAY (VALENTINE'S DAY)
2、狂歡節(巴西,二月中、下旬)-----CARNIVAL
3、愚人節(4月1日)-----FOOL'S DAY
4、國際勞動節(5月1日)-----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5、復活節(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EASTER
拓展資料
1、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起源於基督教。這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 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情人節的晚餐約會通常代表了情侶關系的發展關鍵。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其他國家也已開始流行。
2、狂歡節,通常是基督教四旬齋前飲宴和狂歡的節日,原由主節一直延長到四旬節前一天,如今通常只限四旬節前幾天。盛行於歐美地區。 許多國家都有一個傳統的狂歡節節日,化妝舞會、彩車遊行、假面具和宴會是狂歡節的幾大特色,它起源於非基督徒的節日慶典,如希臘酒神節、古羅馬農神節和牧神節以及凱爾特人的宗教儀式等。一般在2、3月份舉行。
3、愚人節(April Fool's Day、April Fool's Day或All Fools' Day)也稱萬愚節、幽默節,是西方社會民間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4月1日。愚人節與古羅馬的嬉樂節和印度的歡悅節有相似之處。
在歐美一些國家,這一天,人們以多種方式開周圍的人的玩笑,上當者當被告知是愚人節時,才恍然大悟,所以這一天總是能夠引出許多笑話,不過某些玩笑也會因開得過大而引起人們的恐慌,或改變形勢衍生成為(網路)謠言。但是,玩笑最晚只能開到中午12點,這是約定俗成的嚴格規矩。
4、五一國際勞動節(International Labor Day或者May Day),又稱國際勞動節、勞動節,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勞動節。節日源於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作出決定,將5月1日確定為勞動節。
5、復活節(Easter),是紀念耶穌基督復活的節日,西方信基督教的國家都過這個節。在西方教會傳統里,春分之後第一次滿月之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即為復活節。東方教會則規定,如果滿月恰逢星期日,則復活節再推遲一周。因此,節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復活節是最古老最有意義的基督教節日之一,慶祝的是基督的復活,世界各地的基督徒每年都要舉行慶祝。
❹ 外國人有哪些傳統節日
聖誕節 平安夜 狂歡節
聖瓦倫丁節(情人節St. Valentine's Day)
聖帕特復里克節為專3月17日,以紀念愛爾蘭守屬護神聖帕特里克。這一節日5世紀末期起源於愛爾蘭,美國從制1737年3月17日開始慶祝。
愚人節(April Fools' Day)4月1日是西方也是美國的民間傳統節日——愚人節。愚人節起源於法國。百
復活度節(Easter、一般指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復活節是基督教紀念耶穌復活的一個宗教節日。每年,春分過去,第一次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就是復活節。日期年年不同,一般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
植樹節(Arbor Day)五月的第二個星期五) 植樹節是一個州定節日,沒有全美統一規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間,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活動。
母親節(Mothers' Day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萬聖問節(Halloween) 11月1日萬聖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
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感恩節。感恩節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古老答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因此美國人提起感恩節總是倍感親切。
❺ 國外的節日有哪些
1、聖誕節
聖誕節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基督(Jesus Christ)誕生 的日子,公認的日期是12月25日。聖誕節本是一個宗教性的節日,後來逐漸演變成一個具有民族風格的全民性的節日,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甚至非洲,東南亞一些國家都很盛行。
❻ 西方過什麼節日給家人和朋友送禮物
聖誕節,西方的傳統節日,身邊如果有來自西方國家的朋友,倒是可以為他准備一份別樣的聖誕節禮物,
❼ 西方哪些節日是紀念偉人的
西方節日多來與宗教有關自,他們的「偉人」多與信仰有關,並對俗世的成就沒什麼好感。
除了紀念耶穌的聖誕節、復活節(這些節日起源來源於中東地區紀念太陽神的生日和北歐慶祝春神相關)最著名的就是情人節,紀念羅馬時代的基督徒瓦倫蒂諾。
如果到了西班牙這樣天主教氛圍濃厚的國家,隔三差五就會慶祝某某聖徒的生日或者殉難日。
不過到了現代社會,像「馬丁路德金日」「曼德拉日」這種宣揚和解、進步的日子,以後都會成為全人類關注的節日。
❽ 黑色星期五是外國人的什麼節日,這個節日對於他們有什麼意義
其實黑色星期五不是假期也不是什麼重要的節日。黑色星期五源自西方國家的宗教信仰。因為耶穌基督在星期五去世,而那一天剛好是13日,所以每個與13關聯的星期五都是不幸的數字。我在想那天會發生的壞事。今天小編和大家說說關於13日的事情吧。
盡管「黑色星期五」在西方國家很煩人,但在中國仍然很受歡迎,因為中國自1995年5月1日起實施周末制。直接目的是保護公民的休息權。 學生也從星期一到星期五上學。 現在許多學生喜歡星期五。 每個星期五意味著周末,許多電視台將在星期五晚上播放流行的綜藝節目。
❾ 外國人都有什麼節日
1、英國
諾丁山狂歡節起源於1964年,是歐洲規模最大的街頭文化藝術節,僅次於巴西的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每年8月底的最後一個周末在英國倫敦西區諾丁山地區舉行,以非洲和加勒比地區文化為主題,是英國多元文化的象徵之一。
2、美國獨立日
7月4日是美國的獨立紀念日。這一天,舉國歡騰,萬家同樂,展現著美國人民的愛國熱誠。
美國開國元勛約翰·亞當斯(JohnAdams)說,這個節日將成為重大的周年慶典,人們應銘記這個獲得解放的日子……從東岸到西岸,直到永遠,都應該舉行盛大慶典和遊行,都應該通過表演、娛樂、體育競賽、放禮炮、鳴鍾、放煙火和張燈結綵,隆重慶祝這個日子。
3、日本
建國紀念日:每年2月11日,神武天皇前660年2月11日統一日本,建立日本國。舊時稱為「紀元節」;系按陽歷推算出的公元前7世紀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元年的元旦。
4、法國
遺產日:9月的第三個周六和周日
1984年正式開始,最初的活動在9月的第三個周日舉辦,在當時的文化部長雅克·朗的推動下,諸多深宮中的歷史文化遺產敞開大門向公眾開放,目的是讓更多的人了解熱愛進而保護人類歷史和文化遺產,最初名稱為「國家文物開放日」,到1992年,開放時間延長為周六和周日兩天。
5、澳大利亞
澳新軍團日在1921年的RSA(皇家紐西蘭回歸及服役會,Royal New Zealand Returned and Services' Association)的游說活動之後,澳新軍團日成為了紐西蘭公眾假期。澳大利亞於1921年的全國州長會議中訂定每年4月25日是澳新軍團日。
❿ 歐洲那邊的人喜歡在哪些B2B網站購物的拜託了各位 謝謝
英國 堅持時尚精品的路線 9 20ltd 獨家限量的精品設計 www.20ltd.com 產品類型: 服裝、配飾以及家居類設計產品。 2007年4月2日在英國上線的20ltd.com是一個全新和獨特的網上商店。它的不同之處在於在任何時刻都只有20件不同種類的商品在銷售,同時這些商品又都是限量版,數量從3件到40件。而且所有的商品都是獨家為20ltd.com製造,在任何其他地方都無法買到。當一件商品賣完後,會從即將上架的20種商品中補充進來,因此20ltd網站上的產品會經常發生變化。品牌或設計師都要通過20ltd的編輯邀請才能參與產品開發,從而保證了產品的原創性、可靠性、別出心裁。無論是在倫敦、日內瓦、巴塞羅那、米蘭、阿姆斯特丹、斯德哥爾摩、柏林、哥本哈根、紐約或者甚至是阿拉巴馬,20ltd的工作人員都會親自去認識那些設計師和技工,了解並鑒賞他們的故事及每件產品的特殊性。 去年年底連卡佛為慶祝2008年北京奧運盛典的革新性設計活動The Collective:Synergy in Fashion與20ltd.com獨家攜手合作,6件獨一無二的設計師服裝在 www.20ltd.com 獨家發售,所有收入全額捐獻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童夢園」為四川大地震中的受災兒童所設立的特別慈善基金。而除了六位設計師以每種奧運項目為靈感的設計作品,3.1 Phillip Lim還送出了秋冬2009時裝發布會的門票,而Burberry Prorsum的創意總監Christopher Bailey更加入一個限量版簽名手提包,與其受航海啟發的服飾一起拍賣。其他珍貴的收藏品包括Costume National的Ennio Capasa送出的簽名書和圖片,以及Rick Owens的簽名書。 20ltd提供5種語言版本,英語,義大利語,俄語,日語和漢語。 10 Net-a-porter 歐洲時尚風向標 www.net-a-porter.com 產品類型:集合歐洲的眾多頂尖品牌的綜合時尚網站,以女裝,鞋子,手提包,內衣,配飾為主。 最受全球女性網購者推崇的Net-a-porter網站,時常被英國設計師以及High Fashion尖客們光顧,Landing頁看起來就像時裝雜志每期花血本製作的「大片」,這多少受到了曾經是某國際大牌雜志時裝編輯的創作者Natalie Massenet的影響。購物頁內的產品按照品牌或類別分類檢索,貨品圖片的拍攝絕對是所有網站裡面最優秀的,讓人看了就有花錢的沖動。詳盡的產品介紹頁更會做好最適合的全套搭配為消費者提供購物指導。 最能體現Net-a-porter獨具一格時尚特色的地方就是它在首選項安排了新品介紹,把這一季最新最流行的產品全部挑選出來呈現在消費者的面前,讓你不用再去翻看秀場圖片就能得到精選單品信息。更值得一提的是Net-a-porter擁有自己專門的電子版雜志周刊,每一期都會有相應主題伴隨新品介紹給大家。至於Net-a-porter把各大品牌每一季最新的秀場video刊登在網站上就更加充分體現了他們立志打造最專業化時尚消費網站的目的性。它是英國首家面向全球用戶的奢侈品網站。6折起,滿1000英鎊免運送費。英國以外的地區採用DHL物流快遞。2-3個工作日就可到達。 Net-a-porter可以郵寄到任何非歐洲國家並幫你扣除消費稅,這在境外購物網站中算是絕無僅有的。 11 Harvey Nichols 老牌英倫百貨的虛擬店面 shop.harveynichols.com 產品類型:綜合百貨,高級品牌產品,女裝,男裝,兒童用品,皮包,美容用品,家庭用品,食品等。 創建於1813年的英國老牌著名奢侈品購物商店——Harvey Nichols,是已故英國黛安娜王妃最喜愛的商店之一。如今的Harvey Nichols已經成為潮流的風向標,在時尚界地位顯赫。Harvey Nichols既有老字型大小皇家品牌如Symthson文具、Goyard皮件鎮守江山,又勤於挖掘時裝新勢力,對St. Martins學院派青睞,也不放過比利時、北歐設計師。近年更發揮英鎊優勢,大量代理美國休閑、青春品牌,高貴又不修邊幅,十分貼近好萊塢潮流。其網店風格更是秉承了實體店的高貴氣質與新興科技的時尚元素,把老牌奢侈品百貨商店重新粉飾成為電子時代的虛擬消費城堡。 如果說其他境外網站是靠網路技術的先進性跟便捷的服務質量來贏得消費者,那麼Harvey Nichols則是靠著其產品的獨家性跟老牌商店的影響力爭取到了自己的固定消費群體。值得一提的是,其網站沿襲了實體商店的嚴謹風格,在產品劃分方面使消費者搜索更為便捷。除了時裝方面的產品Harvey Nichols網站中還涵蓋大量生活用品,包括母嬰用品、身體護理用品一應俱全,在奢侈品消費網站上算是比較詳細權威的。 現在訂購滿300英鎊就可以得到一份精美的贈品禮盒。美中不足的是Harvey Nichols網站只能郵寄英國地區,如果想購買上面的商品還是需要考慮代購費用。 義大利 堅持獨特的國民風格 12 Raffaello-network 平易近人的拉斐爾在線 www.raffaello-network.com 產品類型:綜合時尚服裝服飾,男裝,女裝,鞋類,皮包,飾品,童裝等。 Raffaello-network是一家義大利特色的網站。Raffaello-network集團為消費者提供了諸多款式設計師手袋,真絲領帶和鞋子。還特別推出Gucci, Prada,Fendi 及Armani, Versace,Tod's幾個品牌。這些是使raffaello-network成為義大利時尚品網路銷售商第一名的一部分原因。消費者可以從40 位設計師和15000種款式中挑選適合自己品位的產品。自從1997年以來,Raffaello-network成功為成千上萬名顧客提供了滿意的優質服務。集約型網路銷售模式和義大利本土進貨流程使Raffaello-network的客戶享受到了平均低於零售店40%的驚喜價格,貨品種類也是極其繁多。 主頁上的漢語選項讓你輕松購物,而在歐元標注之外,用人民幣標注的產品更是方便。同時。讓我們意想不到的就是付款方式的多樣化,我們習慣在國內淘寶消費時使用的支付寶這里也可以支持支付,貨到付款也是我們在其他境外網站上幾乎看不到的付款方式。 60天內無償免費退款保證。 13 Forzieri 最原汁原味的義大利情調 www.forzieri.com 產品類型:時裝,鞋子,配飾,家居用品,禮品等。 Forzieri.com義大利大型綜合購物網站,點擊開主頁你會發現該網站已經自動根據你的IP地址幫你分類好你所在地區的語言種類了,這在眾多境外網站中算是最人性化 的一項了。點擊開右上角的選擇國家地址一項就會發現Forzieri的腳步已經遍及五大洲各個角落了。Forzieri網站整體的設計風格高貴典雅,點開產品介紹頁,精美的產品圖片更會讓你相信其產品的品質,精緻、有品位是Forzieri網站所有商品的風格定位。更為貼心的是當你准備關注產品價格的同時你會發現你所看到的價格標注已經很完美地自動換算成人民幣的價格了,這就省去了你再去翻閱匯率表格的麻煩。 Forzieri網站偏重義大利本土產品的銷售,很多更是原汁原味的產品,眾多知名品牌在其他國家很難找到的經典款式在這里絕對不會讓你失望,驚喜不斷會是Forzieri帶給你的最大感受。 第二次消費都將會有額外百分之五的折扣。 購物攻略 該如何在無法直接郵寄到中國國內的網站購物? 很多境外購物網站不能直接郵寄到國內,現在可以通過一些代購網站用它們提供的轉寄郵件服務,例如, www.myus.com ,在這個網站注冊之後,你會得到一個屬於你的美國地址,就可以在所有美國網站以及其他可以郵寄到美國的網站購物了,他們在收到你的貨物後會轉寄到你的國內地址,當然你需要付一些服務費。或者你也可以讓在美國或者其他可以直接郵寄國家的親朋好友幫你代購郵寄,這其中的郵寄費還是要自己好好計算一下的。 關於在境外網站購物所產生的關稅問題該如何處理? 一般會分為兩種情況,DDP (Delivery Duty Paid)和DDU (Delivery Duty Unpaid)。如果是DDP,那麼在你最後結算的時候,網站會自動代收關稅,並且在貨品到達你所在國家時主動報稅。如果是DDU的話,網站不負責報關也不會代收關稅,基本上所有的境外網站都會把中國列為DDU國家。他們不會代收關稅也不會替你報稅。有一些網站還會有很貼心的服務,你可以選擇在快遞單貨品內容一欄寫GIFT,這樣就更安全了,還有的網站你可以選擇在快遞單金額欄填寫實際金額的50%,這樣的話就算收稅也會少收一點,不過要注意如果商品丟失,你得到的賠償也就只有50%了,所以還是要根據自己貨品的價值來衡量。 如何在境外網站購物最省錢? 如果你看中一款產品在眾多境外網站上都有的情況下那麼選擇的空間就增加了很多,通常情況下原產歐洲的品牌還是在歐洲本土的網上更為劃算,同樣原產美國的品牌在美國本土的網站也會比在歐洲網站上價格低,同時相同品牌由於每家網站買手選擇的渠道不同也會在貨品上有所不同,也可能會影響到價格,在考慮了以上影響產品價格因素的同時,還可以考慮國外重大節假日對於產品價格的影響,如,聖誕節前的折扣,情人節前的折扣等,如果你不是很著急購買就可以等到有比較高折扣的時候再去選擇購買。當然,匯率問題也是影響貨品價格的重要元素之一,例如,當下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對於美元以及英鎊的沖擊,一下子就讓很多品牌的貨品瞬間變得劃算多了,這是我們在境外網站購物的時候也要仔細衡量的一個重要方面。 本文轉載自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http://b2b.toocle.com/detail--4443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