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退稅怎麼贏利
A. 退稅和實際利潤究竟是多少
錯,采購商品117元,其中計稅金額100元,增值稅17元。銷售商品收入117元。兩項相抵。
退稅款為進項計稅金額乘以退稅率,最終盈利=117/(1+17%)*17%=17元。
B. 增值稅是已經交過的,退稅只是還回來,怎麼算賺錢
3201.94-2818.8=多交了383.14轉下月抵源扣
當月多交的增值稅分錄
「借」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383.14
「貸」應交稅金一應交增值稅一轉出多交增值稅383.14
經過結轉後,月份終了,應交稅金一應交增值稅,科目的余額,體現企業尚未抵扣的增值稅。
C. 出口退稅主要賺的什麼錢
出口退稅抄主要賺的退稅錢,也就是開增襲值稅成本小於退稅率的那部分。例如:做出口,開具17%的增值稅發票,向國家繳納17%,但是開具增值稅發票的成本,絕對不會是17%,因為有供應商開過來的發票,可以抵扣,那麼開增值稅發票的成本可能只有8%。

(3)購物退稅怎麼贏利擴展閱讀
條件
(1)必須是增值稅、消費稅徵收范圍內的貨物。增值稅、消費稅的徵收范圍,包括除直接向農業生產者收購的免稅農產品以外的所有增值稅應稅貨物,以及煙、酒、化妝品等11類列舉徵收消費稅的消費品。
之所以必須具備這一條件,是因為出口貨物退(免)稅只能對已經徵收過增值稅、消費稅的貨物退還或免徵其已納稅額和應納稅額。未徵收增值稅、消費稅的貨物(包括國家規定免稅的貨物)不能退稅,以充分體現"未征不退"的原則。
(2)必須是報關離境出口的貨物。所謂出口,即輸出關口,它包括自營出口和委託代理出口兩種形式。區別貨物是否報關離境出口,是確定貨物是否屬於退(免)稅范圍的主要標准之一。凡在國內銷售、不報關離境的貨物,除另有規定者外,不論出口企業是以外匯還是以人民幣結算,也不論出口企業在財務上如何處理,均不得視為出口貨物予以退稅。
D. 如果說當今出口利潤很低主要是靠退稅賺錢的話,那不靠退稅反而發展又很好的外貿公司賺什麼錢啊
靠退稅存活的企業實際上賺的就是中國國家的錢,是自己賺自己的錢,也就是說國家用本來的稅收養活了外貿企業的員工和老闆。而真正獲利的是外國佬。為什麼外國佬喜歡到中國來做加工等。實際上比中國更廉價勞動力的國家也很多,只是有出口退稅,中國可以零利率,甚至負利率來做生意。比外國的成本更低。
原材料來自國內的:
10元原材料,好比農貿產品。賣給一級經銷商,一級經銷商就已經在交稅了17%,而一般農貿會有11%的退稅,二級經銷商再加點利潤和再加工成本,還是這個稅率。到了外貿公司了,也還是這個稅率,如果沒有退稅,外國人的成本進價就要給外貿公司的再加工成本和利潤,而現在利潤不要了,甚至再加工成本也砍掉點,那麼外國人的成本更低,外貿公司的利潤就靠退稅,這樣拉來的外貿生意。而最終中國的稅收一分沒收,還賠了11%,當然除了工資的稅收,也只是少的可憐,甚至還有避稅發工資。玩來玩去,就相當於是國家賠錢給你養活一幫人。
如果是內銷,那麼消費者就要承擔這筆稅費。也就是發票上的那個稅額,叫稅後發票。這樣稅才能給了國家。搞起來的GDP實際上很多都是假象。人們還是很窮,而且利潤都給了外國人。
原材料來自國外呢。進口成本已經含稅,但也有很多避稅走私。出口再退稅。進口材料進來後的成本加上再加工成本和利潤,如果再出口的話即使不退稅也是賺錢的,當然這個稅就是國家稅收。但是為了爭取生意,給外國佬的成本都沒有進口成本高或者持平,根本沒有利潤。那麼他們也只能靠退稅生存。這樣,如果出口的價格比進口的高的話,出口退的稅比進口的稅更多點,那麼國家退的稅比收的多,所以國家在虧錢,而外國佬在賺錢。
所以出口退稅對國民是好的,但是國家在賠錢賣吆喝,或者只是為了給人民個生存空間。但是最終外國佬在賺錢。
如果進口貨內銷,那麼好,同樣的獼猴桃,在外國當地的價格摺合人民幣是相當的,然後再進過兩次關稅,在國內就會很貴,所以你可以算算,進口產品的價格乘以60%就是實際價值,如果和國產獼猴桃一樣價格的話,就不要買了,如果還高一半的話,那些就是奸商抬高價格了,如果超1倍以上 那麼說明東西確實不錯,但是價格驚人。
如果沒有出口,那麼人民會越來越窮,錢都被國家收了。賺的錢要收,消費還要收。而且,像中國移動之類的沒有實際產品的公司,那都是增值服務,還要被他們賺錢。所以國家越來越富,人民越來越窮。
E. 我有個朋友說接了個活叫做進出口退稅,這個是什麼來的,怎麼賺錢能賺多嗎
給那些不要推稅的出口商做代理,然後自己補齊退稅資料去退稅,賺還是看客戶源多否。
F. 出口退稅怎麼賺錢
做出口來,開具17個點的增值稅發票,自向國家繳納17%,但是你開具增值稅發票的成本,絕對不會是17個點,因為有供應商開過來的發票,可以抵扣,那麼你開增值稅發票的成本可能只有8個點,很簡單的數學,如果退稅率大於8個點,你就有得賺了。
就這么簡單
G. 老闆說虧錢做,靠退稅賺錢,是什麼道理
出口退稅現在是我國企業利潤的很大一層面,但也不是絕對層面。簡單的講如果你的產品附加值高,利潤率高,即使不算退稅當然也能賺錢,因為退稅最多不超過17%,即增值稅率。
這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你產品有差異化優勢,比如你的技術別人沒有,或者比別人好,那麼你的產品附加值就高,隨著利潤也會高。
第二種,有的產品價格波動變化大,比如化工原料,用薄荷醇為例,6月份26美金,現在已經40美金,這樣你前面拿到貨的人就賺的很多了。
靠退稅存活的企業實際上賺的就是中國國家的錢,是自己賺自己的錢,也就是說國家用本來的稅收養活了外貿企業的員工和老闆。而真正獲利的是外國佬。為什麼外國佬喜歡到中國來做加工等。實際上比中國更廉價勞動力的國家也很多,只是有出口退稅,中國可以零利率,甚至負利率來做生意。比外國的成本更低。
原材料來自國內的:
10元原材料,好比農貿產品。賣給一級經銷商,一級經銷商就已經在交稅了17%,而一般農貿會有11%的退稅,二級經銷商再加點利潤和再加工成本,還是這個稅率。到了外貿公司了,也還是這個稅率,如果沒有退稅,外國人的成本進價就要給外貿公司的再加工成本和利潤,而現在利潤不要了,甚至再加工成本也砍掉點,那麼外國人的成本更低,外貿公司的利潤就靠退稅,這樣拉來的外貿生意。而最終中國的稅收一分沒收,還賠了11%,當然除了工資的稅收,也只是少的可憐,甚至還有避稅發工資。玩來玩去,就相當於是國家賠錢給你養活一幫人。
如果是內銷,那麼消費者就要承擔這筆稅費。也就是發票上的那個稅額,叫稅後發票。這樣稅才能給了國家。搞起來的GDP實際上很多都是假象。人們還是很窮,而且利潤都給了外國人。
原材料來自國外呢。進口成本已經含稅,但也有很多避稅走私。出口再退稅。進口材料進來後的成本加上再加工成本和利潤,如果再出口的話即使不退稅也是賺錢的,當然這個稅就是國家稅收。但是為了爭取生意,給外國佬的成本都沒有進口成本高或者持平,根本沒有利潤。那麼他們也只能靠退稅生存。這樣,如果出口的價格比進口的高的話,出口退的稅比進口的稅更多點,那麼國家退的稅比收的多,所以國家在虧錢,而外國佬在賺錢。
H. 出口退稅以及盈利怎麼算
如果采購金額25萬是含稅金額,幷能取得增值稅發票進項稅額為25/1.17*0.17=3.63萬元。
2011年服裝的退稅率是16%。
退稅的計算:25/1.17*16%=3.42萬元。
二、盈利的計算:
收入:30萬元。
成本:25/1.17=21.37萬元。
不予退稅部分:3.63-3.42=0.21萬元。
利潤=30-21.37-0.21=8.42萬元。
三、外貿企業出口貨物應退增值稅稅額的依據及計算方法:
應退稅額=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進項金額×退稅率或徵收率
原輔材料應退稅額=購進原輔材料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進項金額×原輔材料的退稅率
加工費應退稅額=加工費發票所列金額×出口貨物的退稅率
合計應退稅額=原輔材料應退稅額+加工費應退稅
(8)購物退稅怎麼贏利擴展閱讀:
出口退稅必須滿足的條件:
一、必須是增值稅、消費稅徵收范圍內的貨物。
增值稅、消費稅的徵收范圍,包括除直接向農業生產者收購的免稅農產品以外的所有增值稅應稅貨物,以及煙、酒、化妝品等11類列舉徵收消費稅的消費品。
之所以必須具備這一條件,是因為出口貨物退稅只能對已經徵收過增值稅、消費稅的貨物退還或免徵其已納稅額和應納稅額。未徵收增值稅、消費稅的貨物不能退稅,以充分體現"未征不退"的原則。
二、必須是報關離境出口的貨物。
所謂出口,即輸出關口,它包括自營出口和委託代理出口兩種形式。區別貨物是否報關離境出口,是確定貨物是否屬於退稅范圍的主要標准之一。
凡在國內銷售、不報關離境的貨物,除另有規定者外,不論出口企業是以外匯還是以人民幣結算,也不論出口企業在財務上如何處理,均不得視為出口貨物予以退稅。
對在境內銷售收取外匯的貨物,如賓館、飯店等收取外匯的貨物等等,因其不符合離境出口條件,均不能給予退稅。
三、必須是在財務上作出口銷售處理的貨物。
出口貨物只有在財務上作出口銷售處理後,才能辦理退稅。也就是說,出口退稅的規定只適用於貿易性的出口貨物,而對非貿易性的出口貨物,
如捐贈的禮品、在國內個人購買並自帶出境的貨物、樣品、展品、郵寄品等等,因其一般在財務上不作銷售處理,故按照現行規定不能退稅。
四、必須是已收匯並經核銷的貨物。
按照現行規定,出口企業申請辦理退稅的出口貨物,必須是已收外匯並經外匯管理部門核銷的貨物。
國家規定外貿企業出口的貨物必須要同時具備以上4個條件。生產企業申請辦理出口貨物退稅時必須增加一個條件,即申請退稅的貨物必須是生產企業的自產貨物或視同自產貨物才能辦理退稅。
I. 購物退稅是什麼意思,國外購物怎麼退稅
購物退稅是指對境外遊客在退稅定點商店購買的隨身攜運出境的退稅物品,按規定退稅的政策。國外購物領取退稅支票後蓋章就可以兌換現金了。
購物退稅制度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初的瑞典。根據各國實踐,主要可分為零售出口計劃、遊客退稅計劃、中央退稅機構等三種模式。
(9)購物退稅怎麼贏利擴展閱讀:
離境退稅基本流程:離境退稅政策適用於在中國大陸境內連續居住不超過183天的外國人和港澳台同胞,其基本流程包括:購物申請退稅、海關驗核確認、代理機構退稅和集中退稅結算四個環節,境外旅客只涉及前三個環節。
可享受退稅政策的物品范圍包括:服裝、鞋帽、化妝品、鍾表、首飾、電器、醫療保健及美容器材、廚衛用具、傢具、空調、電冰箱、洗衣設備、電視機、攝影(像)設備、計算機、自行車、文具、體育用品等,共21個大類324種
離境退稅退稅條件:
1、在退稅定點商店購買退稅物品,購物金額達到起退點,並且按規定取得退稅申請單等退稅憑證。
2、在離境口岸辦理離境手續,離境前退稅物品尚未啟用或消費。
3、離境日距退稅物品購買日不超過90天
4、所購退稅物品由境外旅客本人隨身攜帶或托運出境
5、所購退稅物品經海關驗核並在退稅申請單上簽章
6、在指定的退稅代理機構辦理退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