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10万元免税分录怎么做
Ⅰ 小规模纳税人减免税分录怎么做
小规模纳税人,以未达起征点为例,减免税分录:
发生销售时,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收入。
Ⅱ 小规模出口免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目前,我国对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的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税法上,对“免、抵、退”税办法有三步处理公式:
(1)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售货物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当期留抵税额;
(2)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
(3)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会计上,实行“免、抵、退”政策的账务处理也相应有三种处理办法。
一是,应纳税额为正数,即免抵后仍应缴纳增值税,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二是,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时,可全部退税,免抵税额为0。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三是,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时,可退税额为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通过以上三种情况的分析与处理可看出,如果不计算出“免抵税额”,会计处理上将无法平衡。下面举例说明:
某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对自产货物经营出口销售及国内销售。该企业2005年1月份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内销产品取得销售额300万元(不含税),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2400万元。假设上期留抵税款5万元,增值税税率17%,退税率15%,则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1. 外购原辅材料、备件、能源等,分录为:
借:原材料等科目 5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00
贷:银行存款5850000
2. 产品外销时,免征本销售环节的销项税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 24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4000000
3. 产品内销时,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351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0
4. 月末,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征税率-退税率)=2400×(17%-15%)=48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48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80000
5. 计算应纳税额。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51-(85+5-48)=9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90000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90000
6. 实际缴纳时。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90000
贷:银行存款90000
依上例,如果本期外购货物的进项税额为140万元,其他不变,则1至4步分录同上,其余账务处理如下:
5.计算应纳税额或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300×17%-〔140+5-2400×(17%-15%)〕=-46万元。由于应纳税额小于零,说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46万元,不需作会计分录。
Ⅲ 请问:我是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10万元,分录怎么做
一、商业小规模
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96153.85(100000÷【1+4%】)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3846.15(96153.85×4%)
结转成本时:
借:商品销售成本(购进材料的实际货物的实际成本)
贷:库存商品
计提税金:
借: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423.08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269.23(3846.15×7%)
贷:其他应付款 ---教育附加153.85(3846.15×4%)
借:管理费用-印花税28.85(96153.85×0.03%)
贷:应交税金---应交印花税28.85(96153.85×0.03%)
二、工业小规模
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100000
贷:产品销售收入94339.62(100000÷【1+6%】)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5660.38(96153.85×6%)
结转成本时:
借:产品销售成本(入库产品的实际成本)
贷:产成品
计提税金:
借: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622.65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396.23(5660.38×7%)
贷:其他应付款 ---教育附加226.42(5660.38×4%)
借:管理费用-印花税28.30(94339.62×0.03%)
贷:应交税金---应交印花税28.30(94339.62×0.03%)
最后分别结转收入、税金、成本、费用,转入本年利润。另我们这里还要计算河道管理费,按收入的0.05%征收,直接借:管理费用-河道费 贷:银行存款
你那里是否征收问一下专管员;教育附加我们这里4%,你那里多少也问一下,有可能各省不一样
Ⅳ 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会计分录
分录是这么做的
本月收入 借: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版金-未交增值税
下月再这么权做
减免税款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贷:营业外收入
上月申报的时候要把不含税收入全额申报,下月再做上面的会计分录计入营业外收入
Ⅳ 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税的账务处理
把减免的税款计入来营业外自即可,小规模纳税人最常见就是增值税减免,例如:
借:应收账款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未交增值税
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 营业外收入
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下同)的;
“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是指纳税人的年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占全年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
(5)小规模10万元免税分录怎么做扩展阅读
增值税对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征收办法,对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税率称为征收率。
考虑到小规模纳税人经营规模小,且会计核算不健全,难以按增值税税率计税和使用增值税专用抵扣进项税额,因此实行按销售额与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建议办法。自2014年7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一律调整为3%。
小规模纳税人(除其他个人外)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减按2%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只能够开具普通发票,不得由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Ⅵ 小规模免税收入会计分录怎么写
免税收入需要区分业务本身是否免税:
希望帮助到你。
Ⅶ 小规模纳税人减免了增值税,收入分录怎么做
增值税减免,
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记营业外收入。
2013年国税总局公布小规模纳税人月营业额不超过2万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财政部会计司就及时跟进,颁布了:财政部印发《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3]24号)
该规定明确指出:
小微企业在取得销售收入时,应当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应交增值税,并确认为应交税费,在达到《通知》规定的免征增值税条件时,将有关应交增值税转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因此,减免增值税分录处理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营业外收入
Ⅷ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附征税免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关于价来调基金,,从自事餐饮业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按营业收入的百分之二,金融单位按营业收入扣除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的千分之二,其它企业和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按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千分之二。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价格调节基金
贷:其他应付款-价格调节基金
上交时:
借:其他应付款-价格调节基金
贷:银行存款
如果不采取计提方式,上交时:
借:管理费用-价格调节基金
贷:银行存款
小规模纳税人。。营业收入2万以下免税,,那么,增值税免税了,,增值税的附加税就不需要计提的
月底知道自己享受免增值税时,将应缴税费转入营业外收入
借: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营业外收入
如果有缴纳的增值税,那么增值税的附加税是要计提的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缴税费-增值税附加税(包括了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
关于你已经缴纳的附加税,是不能退的,因为你申报成功后缴税了,,只是我没看懂,你为什么是缴纳95元?包括了价格调节基金?
Ⅸ 小规模纳税人减免了增值税,收入分录怎么做
增值税减免,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贷记营业外收入。
2013年国税总局公布小规回模纳税人月营业额不超过答2万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财政部会计司就及时跟进,颁布了:财政部印发《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3]24号)
该规定明确指出:
小微企业在取得销售收入时,应当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应交增值税,并确认为应交税费,在达到《通知》规定的免征增值税条件时,将有关应交增值税转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因此,减免增值税分录处理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
贷:营业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