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免税后不退税怎么做账
A. 出口商品报关后不退税应该如何处理
只要是出口报关的货物,如果是属于取消退税率且不属于免税产品的货物,不需要进行出口退税申报,须视同内销计提销项税额;如果是属于免税的货物,不需要进行出口免税申报,须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填写免税销售额,其相应进项税额转出计入成本;
排除以上两种情况,不申报出口退税的,逾期的(在出口之日的次年4月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前进行出口退税申报;在出口之日的次年5月增值税纳税申报期进行出口免税申报,即在增值税申报表上填写免税销售额;超过上述退免税申报期限的)视同内销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
溢征退税:
纳税人缴纳关税后,海关或纳税人发现应征税额少于实征税额,即构成溢征。海关将实征税额大于应征税额的部分追还给纳税人的行政行为,即称为溢征退税。
根据中国现行海关法的规定,下列造成溢征关税的,情况属溢征退税范围:
1、海关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错误或不适当。
2、海关计征关税中有技术性错误。
3、海关核准免验进口货物,税后发现有短卸(包括装船时短装)事情。
4、进口货物征收关税后海关放行前,发现国外运输或起卸过程中遭受损坏或损失,并不再补偿进口;起卸后因不可抗力遭受损坏或损失;以及海关查验时发现非因仓库管理人员或货物所有人保管不当而致货物破漏。损坏、腐烂。
5、海关放行后发现货物不符合规定标准,索赔后不再补偿进口者。
6、已征出口税因故未能装运出口,申报退关者。
7、依法可以享受减免关税优惠,但申报时未能缴验有关证明,征税后补交有关证明,经海关同意者。
(1)做了免税后不退税怎么做账扩展阅读:
一般出口报关程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申报:
出口货物的发货人根据出口合同的规定,按时、按质、按量备齐出口货物后,即应当向运输公司办理租船订舱手续,准备向海关办理报关手续,或委托专业(代理)报关公司办理报关手续。
需要委托专业或代理报关企业向海关办理申报手续的企业,在货物出口之前,应在出口口岸就近向专业报关企业或代理报关企业办理委托报关手续。接受委托的专业报关企业或代理报关企业要向委托单位收取正式的报关委托书,报关委托书以海关要求的格式为准。
准备好报关用的单证是保证出口货物顺利通关的基础。一般情况下,报关应备单证除出口货物报关单外,主要包括:托运单(即下货纸)、发票一份、贸易合同一份、出口收汇核销单及海关监管条件所涉及的各类证件。
2、查验:
通过核对实际货物与报关单证来验证申报环节所申报的内容与查证的单、货是否一致,通过实际的查验发现申报审单环节所不能发现的有无瞒报、伪报和申报不实等问题。
通过查验可以验证申报审单环节提出的疑点,为征税、统计和后续管理提供可靠的监管依据。海关查验货物后,均要填写一份验货记录。需要查验的货物自接受申报起1日内开出查验通知单,自具备海关查验条件起1日内完成查验,除需缴税外,自查验完毕4小时内办结通关手续。
3、征税:
根据《海关法》的有关规定,进出口的货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均应征收关税。关税由海关依照海关进出口税则征收。需要征税费的货物,自接受申报1日内开出税单,并于缴核税单2小时内办结通关手续。
4、放行:
对于一般出口货物,在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如实向海关申报,并如数缴纳应缴税款和有关规费后,海关在出口装货单上盖“海关放行章”出口货物的发货人凭以装船起运出境。
出口货物的退关:申请退关货物发货人应当在退关之日起三天内向海关申报退关,经海关核准后方能将货物运出海关监管场所。
签发出口退税报关单:海关放行后,在浅黄色的出口退税专用报关单上加盖“验讫章”和已向税务机关备案的海关审核出口退税负责人的签章,退还报关单位。
B. 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怎么做帐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进口材料人民币金额 X (征税率-退税率)解释:①“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一般来说指的是当月取得的所有进口材料的人民币价格。②“征税率”和“退税率”,原则上是根据其出口货物的商品编号进行确定。但实际操作中,日常的计算是根据进料加工合同手册登记时的“复出口商品码”进行确定的。直到该进料加工合同核销时,才根据整个合同的出口产品去确定其实际适用的“征税率”和“退税率”。
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生产型出口企业在货物报关出口后,发生退关退运的,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帐务处理:
(一) 本年度出口货物发生退关退运时
1、用退关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冲减当期出口销售收入
借:应收账款(或银存等科目)(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红字)
2、调整已结转的退关退运货物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红字)
贷:库存商品(红字)
(二)以前年度出口货物在当年发生退关退运时
1、按退关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应付账款(或银存等科目)(红字)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红字)
2、调整已结转的退关退运货物销售成本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红字)
贷:库存商品(红字)
3、按退关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乘原出口退税率计算补交免抵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红字)
C. 多交增值税不退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若多交了增值税,抵减下期应纳税款时,将其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内》第25项“期初未缴容税额(多缴为负数)”。
增值税多交税款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抵减以后期间应交增值税,无需编制会计分录,只在申报表填列即可。
D. 免税了怎么做账
做帐分录是一样,只是需要填写申报表。
E. 出口商品不退税流程及帐务处理
出口开票开的是外销发票,退税本来就是指拿工厂开过来的增值税发票专认证后去退税属。 账务处理: 1.收到厂方开过来的增值税发票时: 借:库存出口商品 8034.19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5.81 贷:应付账款-*** 9400 2.货物出口后 借:应收外汇帐款 USD1030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 USD1030.00 3.计算17%的退税 借:应收出口退税 1365.81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365.81 4.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 8034.19 贷:库存出口商品 8034.19 如为13%的退税: 则第3点改为 借:借:应收出口退税 1044.44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044.44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 321.37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21.37
F. 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怎么做帐
我想问一下你们是什么类型的出口企业,像我们公司是生产型出口企业,我们公司的征税税率是17%,产品退税率是15%,征税率与退税率之差是2%,这个出口人民币销售额*2%的差额就是要在每个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2第18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这一栏。这个差额可以在免抵退明细表上查得到,而且如果不是征税率跟退税率一样的话,这个差额一定存在,每个月在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上都得要填写。而且一般情况是先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并申报成功后,才会填写出口免抵税汇总表,因为这个汇总表需要增值税申报表的资料才能生成。
对于出口业务,我们公司是这样做账的:
开发票确认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免抵税额即主营业务收入*出口退税率
摘要:出口转内销部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出口不得抵免部分,即主营业务收入*征税率与退税率之差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转载龙泉2007发的一个有关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典型例题:
例1:某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对自产货物经营出口销售及国内销售。该企业2005年1月份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内销产品取得销售额300万元,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2400万元。假设上期留抵税款5万元,增值税税率17%,退税率 15%,假设不设计信息问题。则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1)外购原辅材料、备件、能耗等,分录为:
借:原材料等科目 5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00
货:银行存款 5850000
(2)产品外销时,分录为:
借:应收外汇账款 24000000
货:主营业务收入 24000000
(3)内销产品,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3510000
货: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00
(4)月末,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征税率-退税率)=2400 ×(17%-15%)=48(万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 480000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80000
(5)计算应纳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51-(85+5-48)=9(万元)
结转后,月末“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贷方余额为90000元。
(6)实际缴纳时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90000
货:银行存款 90000
(7)计算应免抵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2400×15%=36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3600000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600000
例2:引用例1的资料,如果本期外购货物的进项税额为140万元,其他资料不变,则(1)-(6)分录同上。其余账务处理如下:
(8)计算应纳税额或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300×17%-[140+5-2400×(17%-15%)]=51-97=-46(万元)
由于应纳税额小于零,说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46万元。
(9)计算应退税额和应免抵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2400×15%=360(万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46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360万元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46(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360-46=314(万元)
借:应收出口退税 46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3140000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600000
(10)收到退税款时,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460000
货:应收出口退税 460000
上面的例题应该很清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G. 免税的收入,账务上怎么处理
根据 财税[2008]151号:来财政部源、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 一、财政性资金 (一)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除属于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本条所称财政性资金,是指企业取得的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以及其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包括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和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各种税收,但不包括企业按规定取得的出口退税款;”免税收入应记入营业外收入缴纳所得税。会计分录:
1、销售时,借:银行存款、现金、应收账款等科目。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2、记入营业外收入时: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H. 不退税商品出口如何做账
一般贸易出口,不做退税处理,这种可以凭借外贸合同去税局开免税证明,不退税也不需要开票
正常走账就可以了
I. 申请免税后怎么做账
没有开票,只是白条收入,可以按照不开票收入来申报纳税。销售不开票不影响做专账和交属税。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4800
贷:库存商品4800
----------------------------------------
不惧恶意采纳刷分
坚持追求真理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