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不征税什么叫免税
Ⅰ 免税,减税,不征税有什么区别
1、性质的区别。
免税和减税是税收制度。是国家给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的一种鼓励或特殊照顾。
而不征税,是用来形容某一类型的收入,即从性质和根源上不属于企业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不负有纳税义务并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组成部分的收入。
2、征税金额的区别
减税是从应征税款中减征部分税款,免税是免征全部税款。
3、是否具有纳税义务
免税和减税,是国家给某些具有纳税义务的人指定的照顾政策,仍有纳税义务。
不征税收入不负有纳税义务。
4、适用对象
不征税收入:如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减免税政策:符合条件的企业、单位和个人。
(1)什么叫不征税什么叫免税扩展阅读:
减税的具体办法通常有四种:
1、减征法
税额比例减征法即对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计算出来的应纳税额减征一定比例,以减少纳税人应纳税额的一种方法、税额比例减征法的计算公式为: 减征税额=应纳税额×减征比例
2、税率比例
税率比例减征法即按照税法规定的法定税率或法定税额标准减征一定比例,计算出减征税额的一种方法。税率比例减征法的计算公式为:
减征税额=法定税率×减征比例×计税依据
3、降低税率法
降低税率法即采用降低法定税率或税额标准的方法来减少纳税人的应纳税额降低税率法的计算公式为:减征税额=(法定税率-降低后的税率)×计税依据
4、优惠税率法
优惠税率法是在税法规定某一税种的基本税率的基础上,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再规定一个或若干个低于基本税率的税率,以此来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的一种减税方法。
Ⅱ 上面的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是什么意思
不征税收入就是始终不征税,免税收入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免税,将来有可能征税。
Ⅲ 免税收入与不征税收入的区别是什么
免税收入与不征税收入的区别如下:
1、从根本上来说,免税收入是国内家优惠政策,对于某些该容交税的经营活动准予其不交税,有可能是鼓励此项经济活动;而不征税收入是本身不需要交税的活动;
2、不征税收入是指从性质和根源上不属于企业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不负有纳税义务并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组成部分的收入。比如一些政府拨款、行政事业性收费;
3、根据税法的一些规定:免税收入,本身已构成应税收入但予以免除,属于税收优惠项目。具体包括以下4项: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收入,不包括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
Ⅳ 不征税和免税有什么区别
一、内容不同
1、不征税收入: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内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容金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2、免税收入包括:
国债利息收入。国债包括财政部发行的各种国库券、特种国债、保值公债等。原国家计委发行的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发行的金融债券及各种企业债券等,
有指定用途的减免或返还的流转税。不计入损益的补贴项、纳入财政预算或财政专户管理的各种基金、收费。技术转让收入。治理“废渣、废气、废水”收益。
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免税项目。
二、性质不同
不征税收入不属于税收优惠,而免税收入属于税收优惠。
三、免税时间不同
不征税收入是由于从根源和性质上,不属于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专门从事特定目的的收入,这些收入从企业所得税原理上讲应永久不列为征税范围的收入范畴。
免税收入是纳税人应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国家为了实现某些经济和社会目标,在特定时期或对特定项目取得的经济利益给予的税收优惠照顾,而在一定时期又有可能恢复征税的收入范围。
Ⅳ 不征税和免税的区别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免税,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免除全部应纳税款,是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鼓励、扶持或照顾的特殊规定,是世界各国及各个税种普遍采用的一种税收优惠方式。免税是把税收的严肃性和必要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制定的措施。在经济生活中,税收立法确定的税收制度,包括设立税种、设计税目和税率,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情况群体的平均承受能力来制定的,适应了普遍性、一般性的要求。但具体到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和不同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往往需要从实际出发,对一些需要扶持、鼓励或照顾的地区、行业、产业或纳税人、征税对象给予特殊的规定,以体现税收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合理负担的原则。因此,在统一征税的基础上,采取免税的税收优惠,以适应个别的特殊的情形,成为世界各国税收制度普遍采取的一种政策措施。
不征税是针对不征税项目而言的,不征税项目指的是以下四项收入:⑴独生子女补贴;⑵托儿补助费⑶按国家规定发放的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⑷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
零税率亦称“税率为零”。指对某种课税对象和某个特定环节上的课税对象,以零表示的税率。从理论上说,零税率与免税是不同的。免税是指对某种课税对象和某种纳税人,免除其本身负担的应纳税额,而外购的货物或劳务仍然是含税的。税率为零不仅纳税人本环节课税对象不纳税,而且以前各环节转移过来的税款亦须退还,才能实现税率为零。但在实际工作中,税率为零的含义在不同税种上的使用,并不严格。如所得税往往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免税金额部分以零税率表示,当然所得税并无转移税额的问题。再如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规定税率为零的投资项目仅指免掉投资项目本身应纳税额,其外购各种商品和劳务,实际上都是含税的,并不退还其已纳增值税税额。真正体现零税率理论上定义的,是增值税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即纳税人出口产品不仅可以不纳本环节增值额的应纳税额,而且可以退还以前各环节增值额的已纳税款。增值税的免税规定,只是免除纳税人本环节增值额的应纳税额,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和劳务中仍然是含税的。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目的在于奖励出口,使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以完全不含税的价格参与竞争。
希望能帮到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