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税商品 » 新个税累计减免税额怎么查

新个税累计减免税额怎么查

发布时间: 2021-02-27 04:55:30

1. 2019年新个税累计扣除的问题

《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你那第61号)第六条规定版,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权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新的个人所得税法采用的累计预扣法,与旧法最大的区别是“按年计算、按月预缴”,计算过程如下:1、计算公式: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公式里的每一项都是一个全年累计数。

公式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止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2、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表,每月计算一次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

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2. 2019新个税的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怎么计算

根据税法及相关规定,从今年1月1日起,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回所得答时,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累计预扣法,简单来说就是将您在本单位年初以来的全部工薪收入,减去年初以来的全部可以扣除项目金额,如减除费用(也就是大家说的“起征点”)、“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等,减出来的余额对照相应预扣率表(与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相同)计算年初以来应预缴的全部税款,再减去之前月份已经预缴的税款,就能计算出本月应该预缴的税款。

在实际计算税款时,单位办税人员将本月的收入、专项扣除等金额录入税务机关提供的免费软件后,可以直接计算出本月应该预缴的税款。之所以采用这种预扣税款方法,主要是考虑到税改后工资薪金所得计入综合所得,按年计税、税款多退少补,如果还按照税改前的方法预缴税款,将有不少工薪纳税人年终需要补税或者退税。而采用累计预扣法,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大部分只有一处工薪所得的纳税人,纳税年度终了时预扣预缴的税款基本上等于年度应纳税款,年终将无须再办理汇算清缴申报;同时,即使纳税人需要补税或者退税,金额也相对较小,不会占用纳税人过多资金。

3. 个税累计预扣这个是啥意思不太懂

就是按工资薪金,劳务费等收入的个税累计金额预扣个税,次年3至6月进行清算,多退少补。

详细举例如下:

工资薪金项目中,公司一个月应发15000元整,需要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3000元,剩下的钱是12000,这12000再减掉5000,剩下的钱才是要缴税的部分,也就是应纳税所得额。

公式如下:

1、应纳税所得额=(收入-五险一金-5000)

2、税款=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税率

其他类型的收入,也有各自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办法。2019年1月1日开始,按照新个税法的规定,需要按综合收入缴税,每年的收入额减除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1、应纳税所得额=(收入-五险一金-专项扣除-其他扣除)

2、税款=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税率

对于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这四项收入,之前是按月或按次计算收入,以后是按年计算综合收入。其中,居民工资、薪金所得采取累计预扣法,而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采取基本平移现行规定的做法预扣预缴。

也就是说,领取工资薪金为主的群体,将适用“累计预扣法”。所谓累计预扣法,就是通过各月累计收入减去对应扣除,对照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累计应缴税额,再减去已缴税额,确定本期应缴税额。

(3)新个税累计减免税额怎么查扩展阅读:

新个税法实施后,可以把每个人看作是一个“企业”。每个月先按照月预缴,到第二年3-6月,再进行“汇算清缴”,如果你交多了,就退给你;当然,如果交少了,还要补一下。

原文是规定: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按以下方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

年度预扣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不一致的,由居民个人于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2、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4.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到底减免了没有怎么查询,我2月份在app上填报了

你APP上填写了,单位申报个税时必须要更新下载,才可以。你可以到代扣单位查。

5. 2019新个税的累计减除费用怎么计算

累计减抄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如果觉得计算麻烦,又想要了解自己明年到底要交多少个税,不妨在“神武3手游”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新个税”获取2019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6. 个人所得税“累计减免税额”是根据什么算出来的

累计减免税额=月减免额x计算月数。
累计减免税额是减免税额的累计合计金额。
减免税额是个税纳税人根据个人所得税税法规定的可享受减免项的累加之和。

7. 报个税怎么查看正常和非正常全年累计收入

可以登录个税APP查看,里面都有的。
个税APP里没有一项的收入都有明细,可以好好看看。

8. 2019年新个税累计扣除的问题

您好 ,于2019年起实施的新个税法,首次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所得,综合按年计征个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工资薪金所得将采用累计预扣法来预缴个税,其余三类收入按次或按月预扣预缴。这与此前个税代扣代缴的方式存在明显差异,不仅需要劳动性收入来源多样的纳税人办理年度汇算清缴,而且纳税人每个月到手的工薪所得收入也将发生变化。

工薪所得预缴税额递增

工资薪金所得所适用的累计预扣法,需要根据各月累计收入减去对应的各种扣除,对照预扣率表,计算出累计应纳税额后,再减去当年已缴税额,来确定当期应缴税额。

由于每年年初累计收入较低,适用较低的预扣率,预缴税额较低,税后收入会高于个税法修订前,但随着累计收入的增加,适用的预扣率逐渐提高,到年末月份,预缴税额会高于年初。也就是说,一年之内,同样的工薪所得收入,每月的预缴税额会逐渐增加,到手收入会逐渐减少。

举例来说,张某每月工薪所得3.4万元,需缴纳“五险一金”5000元,每月可以扣除5000元免征额和4000元的专项附加扣除,按月税率方式下,其每月应缴税额为固定的2590元,但在累计预扣预缴法下,1月预缴预扣税额为600元,随后逐渐递增,到12月预缴预扣税额达到4000元。

这两种方法下,张某年应缴税额相同,但与按月税率缴税相比,累计预扣预缴方式相当于将一部分税额推迟了一段时间,对纳税人来说是件好事。

不过,工薪族以前每月税后收入基本稳定,2019年起每月税后收入将出现浮动,这需要纳税人做好财务规划,合理预测和管理个人和家庭的现金流。

如果由于更换工作或其他原因,张某在6月没有工薪收入,其7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将发生变化,并不是12万元,还要扣除6月的免征额和专项附加扣除,即11.1万元,累计预扣预缴税额降至8480元,当月预扣税额降至1000元,随后各月也会相应调整。

如果张某只有工薪所得收入,也不能享受大病医疗支出专项附加扣除,那么其全年预扣预缴税额仍将与应缴税额相同,无需办理年度汇算清缴。但如果张某在12月没有工薪所得,或者9-11月没有工薪收入,而12月的应纳税所得额又不能完全覆盖9-11月的免征额和专项附加扣除,那么张某需要在年度汇算清缴时,申请退税。

其他三类综合所得按老办法预扣预缴

工薪所得之外的三类综合所得,基本沿用此前的老办法,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个税。即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减除一定费用后,按20%预扣率预扣预缴;劳务报酬减除一定费用后,适用20%-40%的超额累进预扣率。这三类所得在预扣预缴时未考虑专项附加扣除,并且适用了较高的预扣率,对以这三类收入为主的纳税人来讲,很可能需要在年度汇算清缴时办理退税。

假设李某为自由职业者,没有工资薪金收入,一个纳税年度内有五次劳务报酬收入,每次4万元。那么李某每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时,须预扣预缴个税40000*80%*30%-2000=7600元,全年预扣预缴38000元。而即使是不考虑“五险一金”和专项附加扣除,李某的年应纳税额也只有(200000-60000)*10%-2520=11480元,预扣预缴环节多缴税26520元,需要在年度汇算清缴时申报退税。

但对工薪所得已经较高的纳税人来说,其劳务报酬、稿酬、特许使用费的预扣率很可能低于其年综合所得适用的个税税率,在汇算清缴时需要补税。

以前述张某为例,其年工薪应纳税所得为24万元,此外还有特许使用费10万元,在预扣预缴环节分别预缴了31080元和16000元(100000*80%*20%)。其年度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32万元(24万+10万*80%),应纳税额为48080元(320000*25%-31920),在年度汇算清缴环节需要补税1000元。

有财税研究人士认为,对劳务报酬、稿酬、特许使用费这三种综合所得,沿用原有方式预扣预缴个税,并没有对费用扣除重新设计,显示综合计征并不完善。采用较高的预扣率,会增加年度汇算清缴的压力,比如一些参与科研项目、获得劳务报酬的大学生,基本都会存现预缴税额过多的情况,有的甚至不需要交纳个税,但在这种操作方式下,则需先预缴然后办理退税,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

关于个人所得税的相关问题就介绍到这里,以上回答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到您,欢迎您为我们点赞及关注我们,谢谢。

热点内容
断背山有几分钟 发布:2024-08-19 08:31:17 浏览:253
日本电影 女老师和学生私奔 发布:2024-08-19 08:29:36 浏览:49
台湾电影 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02:18 浏览:134
2020最新电影在线观看网站 发布:2024-08-19 07:56:06 浏览:641
男男电影虐 发布:2024-08-19 07:04:57 浏览:10
韩国电影李采潭主演的关于发廊的 发布:2024-08-19 07:01:57 浏览:2
每期都有做的动漫 发布:2024-08-19 06:44:33 浏览:778
东宫拍摄时间 发布:2024-08-19 06:44:12 浏览:5
林正英电影情节鬼抬轿 发布:2024-08-19 06:36:35 浏览:254
懂的都懂在线观看网站 发布:2024-08-19 06:26:11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