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免税额做进了销项税额怎么办
㈠ 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月末,如果有留抵税额,企业应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如果有应交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1)减免税额做进了销项税额怎么办扩展阅读:
应交税金科目使用说明: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业应交纳的各种税金,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个人所得税等。
小企业交纳的印花税、耕地占用税以及其他不需要预计应交数目的税金,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一) 应交增值税小企业应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内,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并按规定进行核算。
小规模纳税人只需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不需要在“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中设置上述专栏。
本规定中以下各项除特别注明外,均指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小企业的情况:
1、国内采购的物资,应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当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
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购入物资发生的退货,作相反会计分录。
2、接受投资转入的物资,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投资各方确定的价值,借记“材料”等科目,按其在注册资本终所占有的份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3、接受应税劳务,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当计入加工、修理修配等物资成本的金额,借记“生产成本”、“委托加工物资”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4、进口物资,按海关提供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进口物资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5、购进免税农业产品,按购入农业产品的买价和规定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买价减去按规定计算的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借记“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6、小规模纳税人和购入物资及接受劳务直接用于非应税项目,或直接用于免税项目以及直接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其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计入购入物资及接受劳务的成本,不通过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核算。
7、销售物资或提供应税劳务(包括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等),按实现的营业收入和按规定收取的增值税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银行存款”。
“应付利润”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发生的销售退回,作相反会计分录。
㈡ 增值税减免税款时,怎么做分录
增值税减免与退还的核算
根据有关规定,企业收到返还的增值税,或者直接减免的增值税,都应作为企业利润总额的组成部分—补贴收人,并增设“补贴收人”账户进行核算,对于直接减免的增值税还应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账户核算。
企业按规定享受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应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账户,贷记“补贴收入”账户。实际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收后返还的增值税,应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补贴收人”账户,不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账户核算。
例如,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某月份购进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220
000元,增值税额37
400元,当月实现销售收人350
000元,销项税额5900元。经企业申请,主管税务机关批准,该企业减半征收增值税1年,如果该企业享受免税优惠属于直接减免形式,则该企业会计处理如下:
(1)购进原材料并验收人库时:
借:原材料
22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7400
贷:银行存款
257
400
(2)销售产品实现收人时:
借:银行存款
409
500
贷:主营业务收人
35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9
500
(3)计算、缴纳当月应纳增值税额并享受减免税时:
应纳税额=(59
500-37
400)
×
50%
=11
050(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11
050
贷:银行存款
11
05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11
050
贷:补贴收人
11
050
例如,承上例,假设该企业按规定享受先征后退办法进行减免,则该企业会计处理如下
(1)当月购进原材料和销售产品会计处理同上。
(2)计算、缴纳当月应纳增值税额时:
应纳税额=59
500-37
400=22
100(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22
100
贷:银行存款
22
100
(3)收到先征后退的增值税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11
050
贷:补贴收人
11
050
㈢ 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如何结转
小规模纳税人直接减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月份终了时,将应免税的销售收入折算为不含税销售额,按6%或4%的征收率计算
免征增值税税额。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补贴收入
2.一般纳税人直接减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企业部分产品(商品)免税。
月份终了,按免税主营业务收入和适用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然后减去按税法规定方法计算的应分摊的进项税额,其差额即为当月销售免税货物应免征的税额。
结转免税产品(商品)应分摊的进项税额,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应分摊的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结转免税产品(商品)销项税额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免缴增值税税额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补贴收入
(2)企业全部产品(商品)免税。
如果按税法的规定,企业的全部产品(商品)都免税,工业企业应在月终将免税主营业务收入参照上年度实现的增值率计算出增值额(产销较均衡的企业也可以按月用“购进扣税法”计算),并将其折算为不含税增值额,然后依适用税率,计算应
免缴增值税税额;零售商业企业(批发企业可比照工业企业)应在月终将销售直接
免税商品已实现的进销差价折算为不含税增值额,然后按适用税率计算应免缴增值税税额。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作会计分录如下:
计算免缴税额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免缴税额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补贴收入
对生产经营粮油、饲料、氮肥等免税产品的企业,虽然其主产品免税,但也可能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如粮食企业。按国家规定价格销售免税粮食时,可免交增值税;但若加价销售,就不能免税。饲料企业如果将购入的原粮又卖出或在生产饲料的同时还生产供居民食用的制品,则要交纳增值税,会计上应分别设账和分别核算。
㈣ 当月有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和减免税额,问计提当月未交增值税时怎么计提
当月未交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减免税额。
计提附加时按以上的未交增值税计提
㈤ 关于减免增值税分录处理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 贷:营业外收入
关于增值税核算,需要注意的是,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减免税额这些本身并回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明细科答目,他们是对应交增值税进行的项目分析。
因此,实际工作中,只要每月将应交增值税科目的贷方余额转入未交增值税科目即可,其借方余额不结转,留抵下期。
年末结账,只要应交增值税科目没有余额,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各项目自动清零(如有借方余额转入下期抵扣)
㈥ 本月增值税减免税额820,销项税511.23,月末怎么做分录
增值税减免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金)
贷:营业外版收入权——政府补助收入
如果缴纳是当月的增值税那么直接做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如果是上个月的增值税,那么期末将贷方应交的销项税转入未交增值税中,表示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在实际缴纳时再转入已交税金明细科目中转销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㈦ 比如我这个月有进项税额10000元,但是本月不能抵扣。有销项税额5000元,还有减免税额1000元。我这个月需要
1、本月销项税额5000元,由于不能抵扣进项税,所以应交增值税5000元:
借:内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容销项税额)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2、减免税额,收到财政退税:
借:银行存款--1000
贷:补贴收入--1000
㈧ 公司账上一直只有进项税额和减免税额,之前一直做了进项税额结转,我要改吗,要怎么改呢
借销项 贷进项 贷未交增值税 不管要不要交增值税,月末都这样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