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结转减免税金
Ⅰ 资产负债表上以前年度的应交税费是以前年度的一个减免税金没有结转现在要怎么
把以前年度、按照优惠政策享受的减免税金,转入“营业外收入”,应该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也可以通过本年利润结转、影响当期损益。
Ⅱ 减免税的税金,怎么结转
计提时,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
结转时,
借:应交税费-
贷:营业外收入-减免税/补贴收入
Ⅲ 到月底或者季度,小规模和一般纳税人都怎么进行结转购买金税盘的减免税款
小规模纳税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营业外收入
Ⅳ 应交税金减免税金借方金额月末怎么结转
采用直接减免方法的,企业得到减免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补贴收入
月末"应交增值税"子目,如果有贷方余额,即为当期应交增值税的金额,当月缴纳当月应交增值税时,应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账户进行核算。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实交金额)
贷:银行存款 (实交金额)
如果当月应交增值税未全部缴纳,未缴部分应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账户的借方,转入"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的贷方;如果当月实际交纳的增值税大于当月应交增值税额,多交部分则应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账户的贷方,转入"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的借方。结转时,会计分录如下:
结转当月应交未交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未交金额)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未交金额)
结转当月多交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多交金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多交金额)
结转之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应无余额。
如果期末"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为借方余额,其借方余额表示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留待下期继续抵扣。
Ⅳ 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如何结转
小规模纳税人直接减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月份终了时,将应免税的销售收入折算为不含税销售额,按6%或4%的征收率计算
免征增值税税额。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补贴收入
2.一般纳税人直接减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企业部分产品(商品)免税。
月份终了,按免税主营业务收入和适用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然后减去按税法规定方法计算的应分摊的进项税额,其差额即为当月销售免税货物应免征的税额。
结转免税产品(商品)应分摊的进项税额,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应分摊的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结转免税产品(商品)销项税额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免缴增值税税额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补贴收入
(2)企业全部产品(商品)免税。
如果按税法的规定,企业的全部产品(商品)都免税,工业企业应在月终将免税主营业务收入参照上年度实现的增值率计算出增值额(产销较均衡的企业也可以按月用“购进扣税法”计算),并将其折算为不含税增值额,然后依适用税率,计算应
免缴增值税税额;零售商业企业(批发企业可比照工业企业)应在月终将销售直接
免税商品已实现的进销差价折算为不含税增值额,然后按适用税率计算应免缴增值税税额。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作会计分录如下:
计算免缴税额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免缴税额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补贴收入
对生产经营粮油、饲料、氮肥等免税产品的企业,虽然其主产品免税,但也可能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如粮食企业。按国家规定价格销售免税粮食时,可免交增值税;但若加价销售,就不能免税。饲料企业如果将购入的原粮又卖出或在生产饲料的同时还生产供居民食用的制品,则要交纳增值税,会计上应分别设账和分别核算。
Ⅵ 请教各位,如果当月有减免税的,月末结转未交税金怎么结转
企业应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额自“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
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借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
(6)怎么结转减免税金扩展阅读:
应交增值税会计处理
(一)月份终了,企业应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额自“应交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这样“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不出现贷方余额,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二)月份终了,企业将当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即: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三)当月缴纳当月实现的增值税(例如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款)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记“银行存款”。
(四)当月上交上月或以前月份实现的增值税时,如常见的申报期申报纳税、补缴以前月份欠税,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记“银行存款”。
(五)“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贷方无余额。
(六)“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缴的增值税,贷方余额反映未缴的增值税。
注:财政部对该科目有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
1、《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执行新税收条例有关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字[1993]83号 ;
2、《财政部关于对增值税会计处理有关问题补充规定的通知》(财会字[1995]22号);已于2011年废止,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62号——财政部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第十一批)的决定》(三、废止的财政规范性文件目录--第380项、第392项)。
新准则下增值税月末与缴纳时会计核算的变化:
过去将增值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应交增值税;另一部分为未交增值税。月末要将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中。在缴纳时,区分是缴纳本月的增值税还是其他期的增值税。
本月缴纳本月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本月尚未缴纳或多交的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中:
若为应缴纳而尚未缴纳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若为多交的增值税,则借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本月缴纳上期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而在新的准则体系下,不再包括未交增值税部分,在缴纳时也不再区分是本期还是上期的增值税,一律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中核算。
Ⅶ 减免的金税盘如何结转
抵减前:
借:管理费用
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抵减后作: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营业外收入
Ⅷ 确认并结转的减免税款如何计算
小规模纳税人直接减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月份终了时,将应免税的销售收入折算为不含税销售额,按6%或4%的征收率计算 免征增值税税额。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补贴收入
2.一般纳税人直接减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企业部分产品(商品)免税。
月份终了,按免税主营业务收入和适用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然后减去按税法规定方法计算的应分摊的进项税额,其差额即为当月销售免税货物应免征的税额。
结转免税产品(商品)应分摊的进项税额,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应分摊的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结转免税产品(商品)销项税额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免缴增值税税额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补贴收入
(2)企业全部产品(商品)免税。
如果按税法的规定,企业的全部产品(商品)都免税,工业企业应在月终将免税主营业务收入参照上年度实现的增值率计算出增值额(产销较均衡的企业也可以按月用“购进扣税法”计算),并将其折算为不含税增值额,然后依适用税率,计算应 免缴增值税税额;零售商业企业(批发企业可比照工业企业)应在月终将销售直接 免税商品已实现的进销差价折算为不含税增值额,然后按适用税率计算应免缴增值税税额。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作会计分录如下:
计算免缴税额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免缴税额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补贴收入
对生产经营粮油、饲料、氮肥等免税产品的企业,虽然其主产品免税,但也可能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如粮食企业。按国家规定价格销售免税粮食时,可免交增值税;但若加价销售,就不能免税。饲料企业如果将购入的原粮又卖出或在生产饲料的同时还生产供居民食用的制品,则要交纳增值税,会计上应分别设账和分别核算。
Ⅸ 购买金税盘季度或者月度怎么结转减免税款
购买的金税盘支出,在增值税申报时填附表四,购买税控设备,填入发生额,如果本期有缴纳增值税,填扣除额,本期没有缴纳增值税,留抵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