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转税费时减免税款怎么做账
㈠ 确认并结转的减免税款如何计算
小规模纳税人直接减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月份终了时,将应免税的销售收入折算为不含税销售额,按6%或4%的征收率计算 免征增值税税额。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补贴收入
2.一般纳税人直接减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企业部分产品(商品)免税。
月份终了,按免税主营业务收入和适用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然后减去按税法规定方法计算的应分摊的进项税额,其差额即为当月销售免税货物应免征的税额。
结转免税产品(商品)应分摊的进项税额,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应分摊的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结转免税产品(商品)销项税额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免缴增值税税额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补贴收入
(2)企业全部产品(商品)免税。
如果按税法的规定,企业的全部产品(商品)都免税,工业企业应在月终将免税主营业务收入参照上年度实现的增值率计算出增值额(产销较均衡的企业也可以按月用“购进扣税法”计算),并将其折算为不含税增值额,然后依适用税率,计算应 免缴增值税税额;零售商业企业(批发企业可比照工业企业)应在月终将销售直接 免税商品已实现的进销差价折算为不含税增值额,然后按适用税率计算应免缴增值税税额。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作会计分录如下:
计算免缴税额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免缴税额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补贴收入
对生产经营粮油、饲料、氮肥等免税产品的企业,虽然其主产品免税,但也可能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如粮食企业。按国家规定价格销售免税粮食时,可免交增值税;但若加价销售,就不能免税。饲料企业如果将购入的原粮又卖出或在生产饲料的同时还生产供居民食用的制品,则要交纳增值税,会计上应分别设账和分别核算。
㈡ 增值税减免税款时,怎么做分录
增值税减免与退还的核算
根据有关规定,企业收到返还的增值税,或者直接减免的增值税,都应作为企业利润总额的组成部分—补贴收人,并增设“补贴收人”账户进行核算,对于直接减免的增值税还应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账户核算。
企业按规定享受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应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账户,贷记“补贴收入”账户。实际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收后返还的增值税,应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补贴收人”账户,不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账户核算。
例如,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某月份购进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220
000元,增值税额37
400元,当月实现销售收人350
000元,销项税额5900元。经企业申请,主管税务机关批准,该企业减半征收增值税1年,如果该企业享受免税优惠属于直接减免形式,则该企业会计处理如下:
(1)购进原材料并验收人库时:
借:原材料
22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7400
贷:银行存款
257
400
(2)销售产品实现收人时:
借:银行存款
409
500
贷:主营业务收人
35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9
500
(3)计算、缴纳当月应纳增值税额并享受减免税时:
应纳税额=(59
500-37
400)
×
50%
=11
050(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11
050
贷:银行存款
11
05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11
050
贷:补贴收人
11
050
例如,承上例,假设该企业按规定享受先征后退办法进行减免,则该企业会计处理如下
(1)当月购进原材料和销售产品会计处理同上。
(2)计算、缴纳当月应纳增值税额时:
应纳税额=59
500-37
400=22
100(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22
100
贷:银行存款
22
100
(3)收到先征后退的增值税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11
050
贷:补贴收人
11
050
㈢ 直接减免的增值税税款,应如何作账务处理
平时购销
采购时
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存货
贷
银行存款回
销售时
结转成本
借
应收答账款
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贷
存货
主营业务收入
这一步清楚吧
我再接着写
从上面的分录中
你可以看出来
如果公司是征收增值税的话
那么
增值税的销项税其实是冲减了主营业务收入
而进项税则冲减了存货
不明白的话
举个例子
第一个
分录
如果银行存款是100的话
即贷方金额恒定
那么
进项税是50的话
存货也是50
进项税的增加必然导致存货的减少
二者成反比关系
(暂时不考虑17%的比例关系)
销项税也是同样的道理
当应收账款是一个常数的话
销项税和收入必然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好
现在你的公司免税了
也就是说
销项税和进项税都取消了
那么
取消的进项税必然带来存货的增加
(二者成反比例)
若存货都已经实现了销售结转了成本
则
取消的存货就会带来成本的增加
分录是
借
成本
(增加的成本)
贷
进项税
(免掉的进项税)也就是进项税转出
另外一个分录你可以参照理解
保存文章到麦库关闭工具条
㈣ 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怎么做会计分录
免税会计分录:
如果确认免交,先按正常的分录做,然后把免交税金转入“营业外专收入”属科目核算;
发生是做: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计算各种地方附加: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缴税费—城市维护建设税
贷: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
贷:应交税费-地方教育费附加
确认免交时做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营业外收入
各种地方附加确认减免:
借:应缴税费—城市维护建设税
借: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
借:应交税费-地方教育费附加
贷:营业外收入
㈤ 计提的税款减免如何记账
计提的税款减免只需要做冲销以前提取税金的凭证就可以了。
(1)先计提的账务处理: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
(2)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
贷:银行存款
把免征的金额按上面分录做冲减的金额就可以。
(5)结转税费时减免税款怎么做账扩展阅读:
企业应当设管“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
其中,按规定计算确定的与经营活动相关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税费,企业应借记“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科目。
期末,应将“税金及附加”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税金及附加”科目无余额。企业交纳的印花税,不会发生应付未付税款的情况,不需要预计应纳税金额。
同时也不存在与税务机关结算或者清算的问题。因此,企业交纳的印花税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于购买印花税票时,直接借记“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㈥ 完的减免税款需要结转吗,是否该结转到:应交税金
进项税额
<
销项税额时,不用结转
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时,其余额结转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应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㈦ 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如何结转
小规模纳税人直接减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月份终了时,将应免税的销售收入折算为不含税销售额,按6%或4%的征收率计算
免征增值税税额。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补贴收入
2.一般纳税人直接减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企业部分产品(商品)免税。
月份终了,按免税主营业务收入和适用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然后减去按税法规定方法计算的应分摊的进项税额,其差额即为当月销售免税货物应免征的税额。
结转免税产品(商品)应分摊的进项税额,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应分摊的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结转免税产品(商品)销项税额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免缴增值税税额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补贴收入
(2)企业全部产品(商品)免税。
如果按税法的规定,企业的全部产品(商品)都免税,工业企业应在月终将免税主营业务收入参照上年度实现的增值率计算出增值额(产销较均衡的企业也可以按月用“购进扣税法”计算),并将其折算为不含税增值额,然后依适用税率,计算应
免缴增值税税额;零售商业企业(批发企业可比照工业企业)应在月终将销售直接
免税商品已实现的进销差价折算为不含税增值额,然后按适用税率计算应免缴增值税税额。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作会计分录如下:
计算免缴税额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免缴税额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补贴收入
对生产经营粮油、饲料、氮肥等免税产品的企业,虽然其主产品免税,但也可能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如粮食企业。按国家规定价格销售免税粮食时,可免交增值税;但若加价销售,就不能免税。饲料企业如果将购入的原粮又卖出或在生产饲料的同时还生产供居民食用的制品,则要交纳增值税,会计上应分别设账和分别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