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会计中的“起征点”和“免征额”分别是什么意思有哪位大神能说的通俗易懂点的,不要搞粘贴复制。。。。
我举一个例子你就容易懂了
比如说起征点和免征额都是3500
如果一个人需要征版税的总额权度是4000,那么如果按照起征点的话,他4000元都要征税,因为超过3500了;如果按照免征额,那么他需要征税的只有超过的500块
当然,如果一个人需要征税的总额度只有3000,那么不达到起征点,所以不需要交税
总之起征点就是超过这个数字全额征税,没有超过不征税;免征额就是免去这个数字以后再征税
㈡ 在日本 免税额 什么意思
购买的属于免税的商品的总额度不能超过30万日元。
㈢ 个人所得税申报中的收入额和免税收入额怎么填写
所得税总额为增值税发票和普通发票的不纳税总额。
具体的计算:
应纳税额=(增票不含税+总票)*税务局确定的所得税率*25%。
所得税率由税务机关决定,各企业略有不同。
应交的所得税多多少少,不能抵扣成本,而是根据你的总收入来设定。

(3)免税额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税前扣除规定和企业的实际会计处理:
税法优惠原则: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措施与税收法律、法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计算。(注: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
例如,在员工福利基金的范围内,财政部门与国税函有相关规定和不一致,而国家税务总局在税务问题上就所得税按照国税函的文件处理;在会计处理中按照财政部的财务通文件。如果没有,按照税法的标准。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税法优惠原则在其他方面的体现。例如,合同规定股权转让产生的个人所得税由个人承担,但这部分费用由另一方承担。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没有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务部门还是会找个人来承担责任。
税法的协调原则:企业财务会计系统的基础上,与实际支出已确认在金融和会计处理,谁不超过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收法规规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应根据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15号通知
税法空白原则:税法法规未明确规定的具体扣除额,在不违反税前扣除额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财务会计规定进行计算。
㈣ 个人所得税和免征额各是什么意思
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是抄调整征税机关袭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
2011年9月1日起,中国内地个税免征额调至3500元。
免征额是税法规定的扣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当课税对象小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都不予征税;当课税对象大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起征点制度要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免征额制度仅对课税对象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
㈤ 海关规定的5000免税额怎么计算
海关规定的5000免税额是指居民旅客在境外获取的总值超过人民币5000元(含5000元)的自用物品。根据单件物品不可分割原则,如果一个物品价值超过5000,是需要征税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中国籍旅客进出境行李物品的管理规定》第六条获准进境定居的中国籍非居民旅客携运进境其在境外拥有并使用过的自用物品及车辆,应在获准定居后3个月内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主管部门签发的定居证明,向定居地主管海关一次性提出申请。
上述自用物品中,除本规定所附《定居旅客应税自用及安家物品清单》所列物品需征税外,经海关审核在合理数量范围内的的准予免税进境。其中完税价格在人民币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含5000元)的物品每种限1件。自用小汽车和摩托车准予每户进境各1辆,海关照章征税。
获准进境的自用物品及车辆,应自海关批准之日起6个月内从批准的口岸运进,物品进境地海关凭定居地主管海关的批准文件,对其中的机动交通工具,同是凭旅客填具的"进口货物报关单"办理验放手续。

(5)免税额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中国籍旅客进出境行李物品的管理规定》第十条除国家禁止和限制出境的物品另按有关规定办理外,中国籍旅客携运出境的行李物品,经海关审核在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的,准予出境。
以分离运输方式运出的行李物品,应由本人持有效的出境证件,在本人出境前向所在地海关输海关手续。
第十一条中国籍旅客进出境行李物品,超出自用合理数量及规定的限量、限值或品种范围的,除另有规定者外,海关不予放行。除本人声明放弃外,应在3个月内由本人或其代理人向海关输退运手续;逾期不办的,由海关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处理。
㈥ 免税收入额是什么意思
免税收入是指属于企业的应税所得但按照税法规定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专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属国企业所得税法》所称的免税收入包括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收入,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收入,符合条件的非营利公益组织的收入等。
㈦ 什么是免税销售额
免税销售额是指交税的时候,计税依据是销售额减免税销售额,再乘以税回率。
根据税法答的有关规定,题中“销售额”均指还原后的“不含增值税价格”。如果你企业有依照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的销售收入的,应当填入“免税销售额”中;对于依照税法规定应当交纳增值税的销售收入,应当填入“应税销售额”中。所以,你应当将“9615.39”填入“应税销售额”中即可。
㈧ “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是什么
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
免征额亦称“免税点”。税法规定课税对象中免予征税的数额。无论课税对象的数额大小,免征额的部分都不征税,仅就其余部分征税。
起税点,又称“征税起点”或“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收入未达到起征点的低收入者不纳税,收入超过起征点的高收入者按全部课税对象纳税。
2、两者的侧重点不同
起征点照顾的是低收入者,免征额则是对所有纳税人的照顾。同样的数额规定为起征点和规定为免征额,对那些收入在规定数额以下的人来说,似乎看不出有什么差别,但对于收入超过规定数额的纳税人而言,其影响就截然不同了。
3、应用的领域不同
起征点在增值税和营业税中的应用比较多,主要针对增值税和营业税中的个人。而免征额在个人所得税中的应用比较多,如工资、薪金所得的免征额2011年9月1日起为3500元,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或特权使用费所得为定额800元或定率为收入的百分之二十。

(8)免税额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企税起税点
现行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实行比例税率,法定税率为25%,无起征点的规定。
国务院日前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29条具体意见,其中在税收方面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20万元(含2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自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20万至30万元之间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㈨ 其他免税收入406.4元;填报减免税额714元 什么意思,应该退多少
你说什么意思都是指什么,填报减免税额714元就是填报的减免税额啊,回那你究竟就是问这个什么意思答吗,而且我觉得在这里,应该退的钱=填报减免税额-其他免税收入=714-406.4=307.6元。
㈩ 免税限额什么意思
指在某地购买进口货之后免除税收的最高限额。例如:
1、游客希望提高免税限额。
2、世界各地的免税限额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