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广场舞怎么做
⑴ 你如何对待“广场舞大妈”这一现象
健身与娱乐,是大妈们的权利,但一旦噪声扰民,就越过了群己权界,大妈们应懂得这一常识。受广场舞侵扰的居民,也应懂得通过法治渠道,普及这一常识,而不是选择鸣枪、泼粪。
据报道,由于邻居跳广场舞放音响过大影响了自己休息,56岁的施某拿出家中藏匿的双筒猎枪朝天鸣枪,其还放出自己饲养的3只藏獒冲散跳舞人群。近日,施某因涉嫌非法持有枪支罪在北京昌平法院受审。
施某行为虽过分,但网上却有不少网友为其叫好,抛开极端的情绪化声音不论,也足以说明广场舞扰民,确实是许多人都有切身感受的老大难问题。近期频频见诸报端的新闻,从纽约华人公园排练音乐遭投诉后警方抓人,再到武汉大妈跳广场舞遭遇泼粪,都足以说明深受群众喜爱的广场舞,也相应地深受另一批群众的不满。
老有所爱老有所乐,广场舞式的健身形式,让许多老年人退休后又重新找到了新集体。可健身权利的行使,不能以噪音侵扰他人,这也该是起码的常识。
但问题难也就难在这,如何与一群热衷广场舞的大妈讲道理。你有你要休息的理由,她有她要跳舞的说法,即便设身处地说理暂时奏效了,也不能保证以后不会报复性反弹。广场舞群体内部本身就存在不同诉求与各种分歧,领舞者或组织者的许诺,未必能得到其他人的配合。
虽说国内目前也有关于噪音污染的法律规定,但执行起来却几乎等于一纸空白,更何况法不责众的意识又盛行,如此黑压压一群大妈,报警后警察来了又能怎样,总不能一个个都带走吧。
广场舞问题搁在美国容易处理,除开他们法律清晰有效,更重要的则是在于,对个人权利的维护与尊重,更加地深入人心,让人不会诧异于大跳广场舞的大妈被警察扣走。
当然问题从深层次来说,也折射出当下人均公共体育场地严重不足的窘境,也包括一些楼盘在设计建设中,预留的绿地与公共场地偷工减料,致使那些有运动需求的退休群体,不得不就近选择场地将就了事。
在公共场地短时间内无法满足的前提下,问题需要解决还得回到协商讨论的轨道上来,将许多问题经由共同讨论后细化定下规则。附近居民是不是多数同意广场舞,地点选择在哪,时间控制在多长范围内,音量控制在多少分贝内,可在征得多数人认可的前提下达成相关条约。对不遵守约定者,也该有相应的应对措施。不过,对于一些严重扰民的情形,执法部门不应见惯不怪,还是要及时惩戒,从外部明确界限。
严复先生曾将自由翻译为群己权界,在私域内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在公域内却不得不顾忌他人的感受,但在许多问题上,私域与公域的界限是并不清晰的,纠纷与责难便由此而生,边界与限度在哪,该如何处理应对,是一个经过讨论协商的演进过程,广场舞问题也应是如此。
⑵ 怎么对付跳广场舞的大妈
我们这居民区门口一帮娘们跳舞,后来有个酒疯子耍酒疯把音箱砸了,那帮老娘们只有躲街对面去了,事实告诉我们,恶人怕不要脸的,不要脸的怕不要命的。
⑶ 广场舞大妈扰民怎么办
随时监测,超过60分贝就罚款,看谁还跳?
⑷ 跳广场舞的大妈和居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力
跳广场舞大妈应该尽量避免在居民区附近跳舞,尽量去场地宽阔一点的公园以及广场去跳舞,音响声音尽量小点。而居民应该体谅广场舞大妈的爱好,比较所有人都会有老的一天,大家互相理解体谅一下,彼此包容。
⑸ 求助,怎么对付广场舞大妈
你可以到居委会,派出所举报投诉,也可以用水泼她们赶她们走,或者用大喇叭放别的声音骚扰她们。DJ小站
⑹ 广场舞大妈太吵,怎么办呀
简单,买个蓝牙音箱,连上蓝牙,不停的放哀乐或者韩美娟啥的,百分百可以赶走
或者买个水枪,射他们
⑺ 跳广场舞的大妈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位朋来友:你是说跳广场舞源的大妈为什么要跳广场舞,是怎样想的,这问题很简单,锻炼身体,换发自己的青春,通过跳广场舞充实自己的生活,结识更多的朋友。通过各种演出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为社会娱乐做出了贡献。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⑻ 怎样赶走广场舞大妈
再买个音箱 放甜蜜之家恐怖音效,保证管用
⑼ “大妈广场舞”怎样跳才叫“好”
天津频道 大音量、节奏鲜明的乐曲,简单重复的动作,群体舞——这就是“中国大妈广场舞”。如今,不管是清晨还是傍晚,广场上富有旋律的音乐和兴致勃勃、其乐融融的广场舞队伍随处可见,其场面煞是壮观。跳广场舞已经成为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就在广场舞渐渐风生水起的时候,却不时传来不和谐的“音符”,频频发生的因跳广场舞而引发的扰民纠纷,使原本应该跳出健康,跳出快乐的广场舞,如今却跳出了烦恼。
麻烦缠身的广场舞
近一段时间,广场舞在各地惹出麻烦的新闻不断出现于报端。继遭遇泼粪、鸣枪、放藏獒等偏激的抵制之举后,广场舞再度遭遇“温柔的抵抗”。近日,河北唐山有高中生身穿印有“亲爱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唱歌小声点好吗?我们在上课”字样的文化衫,对公园噪音给予无声抗议。而此前,华人大妈也因在纽约的公园跳起广场舞接到警方传票,舞蹈领队被警方带走。一时间,广场舞在体现“大妈们”精神活力的同时,也演化为一条引发不同群体利益摩擦的导火索。
如今,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和作用正在日益凸显。在公园、小区广场风生水起的“广场舞”所引发的种种纠纷,也显示出城市治理尤其是城市公共领域治理的诸多特点:涉及不同的群体,如“大妈们”、小区居民、附近学校的学生、附近楼宇中的办公人员等;不同群体有不同的诉求,如学生要学习、居民要安静、老年人想健康和适当地娱乐与社交等。这些诉求单独来看,都是合理的,但集中到一个公共空间,却常常会引发群体间的不协调。此外,因为从各方视角看自己的诉求都觉得合理,因此一旦有了纠纷,就都不愿让步,由此加大了化解纷争的难度。
三大原因令广场舞“讨人嫌”
原因1
不看点 闻鸡起舞,苦了上班族
周日晚上7点半,家住西青区某小区的张岩转天上早班,吃过晚饭后,她准备早点睡,可刚刚躺在床上,楼下的《最炫民族风》比闹钟还准地响了起来。张岩家楼下是小区宽敞的公共活动空间,每天晚上,几支广场舞队伍会准时集结。
“这下子又没法睡了,现在都怕上早班了,因为根本不可能早睡。阿姨们跳跳广场舞锻炼身体是好的,可是这从7点半跳到9点多,楼下各种曲子交织在一起,不仅吵还闹心,哎……”张岩不堪其扰。
李晓然住在张岩家旁边那座楼,与张岩经常上早班不同,李晓然经常加班到深夜,回家已疲惫不堪,可是经常早上一过7点,楼下跳广场舞的阿姨们已经集合完毕,不同类型的音乐同时响起,各种欢快的节奏让人顿时再没睡意。李晓然曾经给物业提过不少次意见,能不能和阿姨们商量一下推迟点锻炼时间,可阿姨们以“一日之计在于晨”为理由,强调早上锻炼效率最高,每次商量都是没有结果。李晓然也想过各种防干扰的方法,用隔音耳塞、听音乐,但是一点用也没有。每到这时,李晓然只好认命地起床,肿着眼睛、带着不清醒的头脑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因为广场舞打扰,我都想过搬家了。看了圈房子,觉得换房子成本太高了,只能继续将就了。”李晓然颇感无奈。
“天哪,又开始了,我现在已经有条件反射了,一听这些音乐就恶心、头疼,快崩溃了。”王章今年刚刚大学毕业,为了离单位近一些,他租了离小公园很近的一居室,开始还觉得树木成阴,鸟语花香,环境不错。可住进去才发现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夏天早上6点半,旁边公园里音响就开始“工作”,晚上从6点多到9点多,各种音乐“络绎不绝”,阿姨们广场舞跳得酣畅淋漓,身心舒畅,可王章却实在受不了。一直在准备司法考试的他,必须等到晚上10点以后楼下阿姨们的舞跳完了才能开始复习,但常常看不了多少就困了,早上又不能得到充足休息。为了不浪费时间,王章每天下班在单位复习到晚上10点回家,到家再复习一会儿,然后睡觉,这样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保证了睡眠。
“我得再找找房子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属于自己的安静空间完全被广场舞打乱了。”王章说。
原因2
不嫌吵 噪声震耳,恼了学生族
广场舞的确在噪音的控制方面存在“短板”,不同程度影响了周围居民的作息。在部分场所,一些舞蹈队不仅用高分贝音响循环播放劲歌热曲,还经常与其他跳舞群体“比拼”谁的声音更大。
清晨走进河东区某街心公园,居民楼环绕下的公园里正高分贝地播放着快节奏的舞曲,几十名老年人聚集在一起,伴着音乐,开始了晨练。而旁边不远处还有一支太极拳的晨练队伍,收音机里也传来节奏缓慢却音量不小的乐声。
附近的居民张大爷对记者说:“这点地方本来就是锻炼身体的,你不让锻炼肯定不行。但是音乐声音大了,也确实扰民。”
位于南开区的某小区被不少家长冠以“学区房”、“陪读房”。而在小区居民楼下的空地上,每天晚上都会上演“歌舞升平”的场景。每天晚上8点多钟,在小区楼下的空地上,随着舞曲从大音箱里播出,不少上岁数的市民们聚集在这里,跳着交际舞,整个空地上挤满了人。
王奶奶今年68岁,16岁的孙子小军在附近的重点中学读高二,王奶奶说,只要吵闹的音乐声响起,在房内看书的小军就很烦躁,门窗紧闭也没有用。有一次,孙子实在无法忍受,端着一个水瓶就要顺着窗户往楼下扔,被她及时阻止。在这个小区,饱受楼下广场舞困扰的居民不在少数。
在该小区4单元2楼的屋内,25个即将参加艺术高考的考生正在紧张作画,孩子们用卫生纸紧紧塞住耳朵,防止噪音干扰。指导老师陈先生告诉记者,每天晚上只要音乐一响,学生们都会很浮躁,经常走神。“每天门窗紧闭,不堪忍受还报过警,能想的招我们都想过,但是,她们依然我行我素……”居民们告诉记者,由于小区紧邻重点中学,很多家长在此租住陪读,都希望能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生活环境。每逢音乐不合时宜地响起,就不时会有居民打开窗户,朝着楼下一通叫骂。
原因3
不好管 处理缺依据,解决全靠“劝”
类似广场舞噪声引起的邻里纠纷时有发生,其中有的因双方不能调和,相互争吵,甚至大打出手,或是采取其他极端手段。河北区一位派出所民警小田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实在太多了,大家都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加上言辞上有些过激,一般发展到拨打110,一般来说矛盾已经很深了。作为民警,在接到此类报警后,一般都采取劝解的方法。因为,实在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能约束跳广场舞的人群,劝解后如果还是无果,民警一般就是联合居委会继续做市民思想工作,同时,帮助他们在周围寻找适合跳广场舞的地方。”
作为一个典型年轻白领,张超杰对于晨练噪音扰民抱怨的同时也有着一份理解:“大爷大妈们天天聚在一起,找个地儿活动锻炼,生活肯定快乐充实。有的时候自己晚上没事也下楼看他们跳健身操,脸上洋溢着那份自信劲儿让我真的很羡慕。其实,年轻人像老人那样,生活变得规律点也不错,并不是非得熬夜,早晨空气很好,试着早点起来看看老人跳舞、打腰鼓,自己也锻炼锻炼,感觉也挺好,平时多跟老人们聊天交流的话还能学到不少东西。不过鉴于生活方式的不同,年轻人与老人还是互相谅解好一些。”
“对于晨练噪音扰民问题,有人强调争取居民安静休息的权利,与之相反,广场舞锻炼者则要求享有自由活动的权利。虽说老人锻炼造成噪音污染,侵害了其他业主的权益,这些业主可以找居委会、派出所、物业,但实际上这三方都没有硬性的处理依据。”国浩律师事务所赵立新律师说,“如果把噪音扰民问题升级,双方形成严重对立局面,争吵指责,甚至诉诸法律,对簿公堂,结果只能导致邻里失和,两败俱伤,谁都过得不愉快。其实,无非是活动者的伴奏音响太大、说话声音太大而已,这类生活矛盾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协商进行调整或解决的,没必要大动干戈。”
舞者观点
广场舞者“铁杆粉丝”:按时跳舞已成生活“必需品”
家住河北区津开里小区的吕大姐今年不到60岁,可跳广场舞的年头却有那么一段时间了。提起跳广场舞,吕大姐还经历了小小的波折呢。
“我在单位的工作属于‘特岗’,50岁就退休了。刚退休那会儿,就忙活着爱人和闺女的饮食起居,觉得一天下来特紧张。后来老伴儿也退休了,闺女结婚生孩子,又和老伴儿帮着看了段小外孙,也挺充实。一晃,小宝贝儿上幼儿园了,一个星期也就来我这一趟。忙碌的生活突然间终止了,特别不适应。那段时间几个关系不错的老姐妹都和我的境遇差不多,就合计着练点什么,既解闷,还能锻炼身体。”吕大姐说。
“要说我们这个社区的活动其实挺丰富的。什么日间照料中心,教授美术、书法、编织等的社区学校。可是想来想去都不太适合自己。你看我们这个岁数不上不下的,别说自理能力没问题,就是照顾别人也是绰绰有余的。而日间照料中心里都是年龄挺大需要照顾的老人,他们一起聊天看电视,我们去了好像还真有些融入不进去。所以几次下来就不想去了。再说社区学校吧,书法、画画什么的我们没啥天赋,从头学起是没戏了;颈椎和眼神都不好,编织基本上也放弃了。”吕大姐朝记者笑了笑。
“折腾了一阵子后,我们这些老姐妹都有点心灰意冷的感觉了。还是其中一位从年轻时就爱好个文艺啥的妹子说起了健美操广场舞什么的还不错,鼓动让我们去看看。说实话,刚接触广场舞那段时间我还真有点抹不开面子。先不说我们这体型都挺臃肿的,就说这一跳舞就有人围观我就有些受不了啊。”吕大姐瞬间打开了话匣子,“经过了前期的扭捏,我们也都放开了。你还别说,这广场舞真的特锻炼身体,这三年多来,我不但瘦了,而且以前腰疼、腿疼的毛病也见轻呢!”
“现在我们这支锻炼的队伍已经挺庞大了,队友们都成了知心朋友,谁家有个事或是难处,大家都能热心帮忙。我有时还会拽着老伴儿跟我一起跳呢。可是前段时间,我们听说好多跳广场舞的队伍都遭到了投诉,甚至是人身攻击,我特别意外。原来我们锻炼得这么带劲,却无意间影响了别人。”吕大姐显出了些许无奈。
“跳广场舞需要有音乐,说句心里话,我们也确实担心音乐声大了会影响别人。可是现在这事闹腾得还挺厉害的,不了解情况的人对广场舞甚至出现了一边倒的质疑。还有队友的孩子干脆不让跳了,这可真急坏了我们这些广场舞的‘铁杆粉丝’了。现在按时跳舞都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如果哪天真的规定不让跳了,那我们该如何是好啊!”
经验推广
广场舞可以这样跳
带着公共意识起舞才和谐
“如今,适合中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娱乐场所本来就很少,如果取消了,你让这些老年人去哪里排解时间和情绪?”“不跳广场舞,让这些老年人干啥去?现在的商业设施、社区规划,给小孩儿们提供游戏、学习的场所倒是越来越多,越贵越有人去,有几个是给老年人提供的?”“想去个老年大学,人多得报不上名,让我们也去一年三五千的健身房?”在采访过程中,老年人的确提出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享受自身的休闲娱乐权益的同时,是否能够兼顾到社区其他居民享受安静休息的权益呢?
中午时分,记者在河北区小树林附近的立交桥下看见十几位载歌载舞的老人,伴随着《康定情歌》的伴奏,老人们边唱边跳,记者上前询问:“大爷,您中午不午睡啊,怎么在这跳舞啊,您是附近的居民?小区里没地儿吗?”
“这周五我们有个演出,这不忙着彩排吗。”张保柱大爷笑着说,“大中午的不能在小区里跳舞啊,不少邻居在午睡呢,我们在小区里一跳一唱,人家都休息不好了,不合适啊。”
“找个能排练的地方真是太不易了。”舞蹈队队长郑云红告诉记者:“我们这个队伍成立已有6年多时间了,从起初的五六个人发展到现在已经二十多人了,我们大家还给这个舞蹈队起了个名字叫‘雅韵丝语’。刚开始成立时,也是苦于没有活动的地方,街道领导得知后把会议室腾出来让我们用,可后来街道办公地点搬了,我们的活动基地也就没有了。经过街道协调,中远里社区接纳了我们,给我们提供了活动场所,方便我们平时排练。”
在去中远里社区的路上,王兆伦大爷告诉记者:“我们这支队伍最年轻的四十多岁,最大的七十多岁,队员们又不都住河北区,像我就住友谊路那边,还有的队员住二号桥那边,每次骑车到这儿都得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别小看我们这支舞蹈队,个个身怀绝技,我们跳的都是高难度的舞蹈,我们这几位老哥每次彩排都要把郑队长用竹竿抬起几十次,排练时为了提高士气,经常是一边抬人、一边喊‘嘿’,那要是在小区里练习,不得吓着几个,好事变坏事了。”
随后,记者来到了舞蹈队的活动基地——中远里社区居委会会议室,这间会议室大约有50多平方米,墙上有块黑板,上面还清晰地写着《康定情歌》的曲谱,旁边还注释着在何处换气。大家放下包包后,就马上坐好,郑队长开始为大家温习昨天的乐谱重点。
专家观点
应明确规定广场舞活动时间
“广场舞带来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所长、院首席研究专家王来华说,“其实,广场舞兼顾体力和精神,兼顾了便利和经济,的确是一项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如果能够尽量考虑到他人利益,尽量不影响其他居民,就更值得尊重和鼓励。一些容易造成扰民的广场内,活动几点开始和几点结束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大家互相谅解,就会避免发生矛盾,有助于促进社区和谐。”
记者发现,几乎每个“广场舞”、“合唱团”的组织者,都曾被“活动扰民”的问题困扰,存在广场舞噪音困扰的也远非是少数居民小区。其中,有些小区的年轻业主能够主动向老人“直陈”困扰,寻求相互沟通渠道,使矛盾很快得到解决。而另一些新小区,邻居之间尚未形成默契,很多年轻人不好意思跟老人提意见,只好选择自己在小区论坛发帖,寄希望“大妈们”的孩子看到后,能够提醒父母。
王来华认为,目前市内很多小公园都是居民楼环抱,间接形成了社区公共生活空间对居民私人空间的干扰。中老年人在一起活动有着一种集体生活的归属感,然而年轻人则更倾向于在自己私密空间生活,两种生活方式本身就存在着差异。同时,广场舞噪音扰民的现象也反映出我们城市建设与管理上的一些不足,年轻人娱乐活动可以去KTV、酒吧、网吧等场所,中老年人则更多是需要有公益性的公共活动场所。城市发展中针对相应的年龄层次都应提供应有的娱乐和社交空间,有着更多空闲时间的中老年人应该有地方可以跳舞、打腰鼓等。“不过在管理上也应跟进,一些容易造成扰民的公园场所内的活动,几点开始和几点结束应该明确规定,大家互相谅解有助于促进社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