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的购物中心有哪些
㈠ 汕头最繁华的商业街在哪里
汕头的商业街有很多,每个商业街都很繁华
主要有:金新路步行街
长平路步行街
中山路步行街
金砂路步行街
汕头市商圈
一、城市中心商业圈
1.“三中巷”(偏低档商圈)
三中巷又称四中巷,位于旧城区,毗邻中山路。因该区域共有三所中学在此(一中,三中,四中),巷子就在学校旁边,因而得名。巷子从第三中学周围延至中山路边第一和第四中学,整个区域汇聚了许多小商店(包括服饰、文具、精品和餐饮店、小吃摊),面向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学生和年轻人。附近还有一所市级医院(市中心医院),这一带人流量很多。
2.华侨新村商业步行街路段(低档商圈)
华侨新村步行街作为汕头发展最早、而且是自然形成的一条步行街,毗邻长平路与金新路。小商品、服饰琳琅满目、价格不高,顾客以本地年轻人居多以及外来打工人口,消费能力比较低。2010年易初莲花店的入驻路口,加大人流量。
3.长平路商圈(中档商圈)
长平路是汕头最繁华的生活性次干路,整条路较具商业氛围。长平路以南国商城为中心,与金环路交界。是汕头市最繁荣、最热闹的商务区域,周边配备齐全(旁边的金环路有部分运动品牌专卖店:公鸡、匡威、ONLY、LEVI'S、Adidas、马克华菲、KAPPA等,以及五星级酒店、商务联锁酒店,苏宁电器),是商业、金融、酒店、购物、娱乐、IT数码、餐饮、政治、休闲高度集中的地方。长平路西延到中旅汽车客运站,东延至泰山路火车客运站及汽车客运中心,与黄山路高档住宅商业区相交接。
4.金园路、金新北路和新厦路商圈(中档商圈)
从金环路延伸过去,金园路、金新北路和新厦路构成的类“工”字形街区,商业亦较为发达。主要经营中档服饰,一些品牌专卖店较多汇集于此,主要以服装、鞋类、皮具为主。但现在人气已不太旺。
5.黄山路商圈(中高档商圈)
随着汕头城区范围不断扩大,楼盘自西向东不断扩张,几年前还略显荒凉的黄山路一带,随着许多炙手可热的高价楼盘齐聚,如今已经成为热闹的高档住宅新区。逐渐形成了一条自北向南以黄山路为主干,贯穿金砂东路、长平路、韩江路三条路,集休闲、商业、娱乐为一体的东西向街道,这一纵三横,恰恰形成了一个“丰”字形繁华商圈。这一片区也越来越成为商家眼中的黄金宝地。主要以经营服装、餐饮为主,还有其它茶叶店、精品店、便利店等。人流量多,具有较多较高端消费群体。
二、服饰批发商圈
1.广场服装市场、新海港商城服装批发市场(主营以男装和中高档女装为主)
位于汕头市海滨人民广场西侧,两个服装市场相临,新海港商城原为汕头港出入境大厅,广场服装市场则是汕头服装批发市场的起步者海安批发市场的延伸,云集了本地区几百个生产厂家生产、销售的产品。
2.汕头车站服装批发市场(以中低档女装为主)
位于老城区潮汕路,是粤东最大的服装及内衣商品集散地,依托汽车总站拥有便利的交通,人流旺,面积现扩大到10000多平方米,还另有新楼建设中。
3.中山路童装批发市场(以婴童服装为主)
位于老城区中山路,有主楼和周边临街铺面,总的经营婴童服饰的商家达到200多家。
4.小公园鞋岛
位于老城区安平路周围,已形成多年的鞋类批发岛。
三、开发建设中的7个城市商业综合体
1.龙湖乐园城市商业综合体(即南国商城后面,前身为龙湖乐园,现已荒废。)
北临城市主干路金砂路、南临最繁华的生活性次干路长平路、西邻金环南路。规划将建设以商业、金融、酒店、办公功能为主,兼有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设计意象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意”为平面形态,以宝鼎造型勾勒建筑形体气势,以中国红、中国结等传统中国文化符号进行立面装饰,寓意吉祥如意、国泰民富。
2.十一街区东城市商业综合体(即已形成的林百欣会展中心、华银数码广场等公共建筑群。)
是汕头北岸经济、文化中心,规划将建设成城市金融、文化、商业的重要集结点。设计意象以“城市魔方”创意,寓意作为城市总部经济的孵化器,创意、创新层出不穷。
3.十一街区西城市商业综合体
北邻南国商城及规划中的龙湖乐园商业综合体。规划建设成为以总部办公、企业写字楼为主要功能,兼有文化、休闲、商业等多种功能的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意象以“四灵宝瓶”为造型,寓意城市价值、财富源源不断。
4.金凤半岛城市商业综合体
位于汕头大港河、西港河两河交汇的半岛区域,汕头旧城次中心与鮀浦次中心的中心地带,是城市西片区改造建设的启动区域。规划将建设成为西片区商业、酒店、文化娱乐综合功能区,辐射带动北岸西片的新商圈。设计意象犹如一昂首啼飞之凤凰,以“金凤广场”命名,寓意百鸟朝凤,展翅高飞的发展态势。
5.长江路北城市商业综合体位于城区商业聚集圈内(临近工业区,周围外来打工人口多)
东临天山路、南邻长江路,交通可达性高,是城市中的风水宝地。规划将建设成为以商业为核心功能,兼有公寓式酒店、文化、娱乐、休闲等多功能的商业综合体。设计意象以钻石切面为灵感,创造尽可能多的沿街、临景卖点,最大限度地提升土地价值。以“钻石广场”命名,寓意点石成金的城市商业神话。
6.高新城市商业综合体(处于工业区)
位于汕头高新区西北角,龙湖区与金平区交界的黄金地带。随着汕头产业升级,将成为新一轮开发建设的热点地区。规划将建设成为兼有商贸、办公、大型主题购物等综合功能的商业综合体。设计意象融入低碳节能技术理念,体现高新区作为创新基地、创新生活的无限可能。
7.大洋城市商业综合体
是汕头景观海滨大道的重要节点,规划以酒店、公寓式酒店为主要功能,兼有商业、办公、娱乐等多种功能的商业综合体,设计意象以天圆地方为创意,将沙湾明珠与阳光碎片结合在一起,是城市最惬意、最优美的“阳光滨海广场”。
拓展回答
汕头
汕头,广东省辖市,经济特区,亦是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和粤东中心城市[1]。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市,西邻揭阳市,东南濒临南海。境内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大陆海岸线长217.7公里,海岛岸线长167.37公里,有大小岛屿82个。[2]下辖6个市辖区、1个县,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2016年常住人口557.92万人。
汕头是潮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无疑就有潮汕文化的存在。汕头潮汕文化历史悠久、起源于潮汕先民、成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昌盛于明清、创新于现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点,汕头有自己的潮汕方言、潮剧、潮乐、潮菜、工夫茶、潮汕工艺、潮汕民俗等特色。
汕头是全国主要港口城市、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海西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汕头港于1860年开埠,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海滨邹鲁、美食之乡”美称,享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文具生产基地。
2016年,汕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0.54亿元,比2015年增长8.7%。
㈡ 请问潮州,汕头,揭阳三个地方的中高档购物中心有哪些主要集中在哪个区
汕头的沃尔玛,新城市广场!
㈢ 汕头市有那些超市(急需)
易初莲花购物中心 (汕头\澄海)
WALMART沃尔玛购物广场
百盛购物中心
信佳超市
大众平价购物中心
好评价超市
罗长发超市
在汕头也就这几间比较大型的 可以说上是超市,但是有些分店的规模可能不是很大
㈣ 汕头华润万家购物中心建好了吗,还有什么万象城
他们是属同一集团的.
华润万家的购物卡只限于生活超市使用.像华润生活超市,万家商场可以使用.
万象城除了负一楼有一个超市是华润的,其它都是加盟商,所以不能通用..
㈤ 汕头 潮州 揭阳等地有哪些大型的购物中心
揭阳创鸿汇
㈥ 汕头苏宁广场能不能带狗,我是抱着的不会让他下来,这些购物中心是可以带狗的吧
应该是不能带宠物的!
㈦ 如何治理白色污染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笨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城市塑料协圾的消耗量、废弃量十分惊人。在“白色垃圾”中,污染最明显、最令人头痛、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头的废旧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快餐具。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以一次性塑胶泡沫快餐意为例,我国全年消耗量达4亿至7亿个,其中天津市达2000万至4000万个。
白色污染主要指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两种负面效应。
“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市容、景观的破坏,如散落在自然环境、铁道两旁、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潜在危害”是指塑料废弃物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而带来的长期的深层次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其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且长时间难以降解。
如何防治“白色污染”,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呢?有关专家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一、将“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国家对此末专门立法,广大群众希望有关法规尽快出台。
二、制定中长期治理规划。非降解塑料制品从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有个紧迫观念,为其做两种准备,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时间表。有关部门要在根治污染、减经污染、预防污染三个层次上规定任务、明确责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骤、有目标、有期限地稳妥展开。
三、重视“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绿色”替代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
四、增强全民环境卫生意识,把“白色污染”防治作为“两个文明”建设和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重点内容来抓。
五、狠抓污染源头治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省资源化、再资源化原则。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强调“白色垃圾”